- 有善男女等,闻我说寿命,乃至一念信,其福过于彼:「一念信」之福超过上面的功德 (0篇回复)
- 其有诸菩萨,无量劫行道,闻我说寿命,是则能信受。 如是诸人等,顶受此经典, (0篇回复)
- 知道自己过去世中的功行价值,要倍加珍惜,以此来报答佛恩,供养众生。 (0篇回复)
- 对于〈如来寿量品〉的信解有四个层次,这一段是第一个层次,叫「一念信解」。 (0篇回复)
- 因为讲经功德太大了!你能讲一句《法华经》,等于供养了一切佛。 (0篇回复)
- 所以这个「集一切功德三昧」也可以用《华严经》「四无碍」法界来解释。 (2篇回复)
- 比如说,孙悟空变成茶杯,茶杯就是孙悟空,孙悟空就是茶杯,孙悟空还能变 (0篇回复)
- 智印三昧:高于前面的「无缘三昧」,它用智慧来印证一切的万法。 (0篇回复)
- 对这三个问题能够观照明白,深信不疑,你在见道位就是证道位的「智印三昧」 (0篇回复)
- 集一切功德三昧:这就是「首楞严大定」,就是「法华三昧」。明白了「一心三藏」 (0篇回复)
- [智印三昧] (0篇回复)
- 只要明白「如来藏」,你当下就是「佛眼」。你知道这个四肢耳目是什么东西,知道泥巴瓦 (1篇回复)
- 对烦恼的知见一听就明白,但是改正很难,叫「钝使」。 (0篇回复)
- 想成究竟圆满之佛,我们还要认真对待。 (0篇回复)
- 众生浊:五蕴见慢为其体,秽名恶称是其相。在《心经》讲到「色受想行识」这「五蕴」。 (0篇回复)
- 这个特征主要是世界观、人生观的问题。 「慢」是「俱生主宰」为慢我所谓「俱生主宰」 (0篇回复)
- [俱生主宰] (0篇回复)
- 每一个第七识见分都可以从中汲取各种各样的气氛来成就自己一生一世的业报。 (0篇回复)
- 大家看这个气球手套。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释迦牟尼 (0篇回复)
- 虽然我们现在没有成佛,但是这些东西是不是我啊?所以,过去现在未来,十方法界 (0篇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