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把圆教的道理跟他讲一讲,只要没有逆反心理,往生没问题。 (0篇回复)
- 我们的真心本来面目非生相无明,非业相无明,非虚空非不虚空,非对立非不对立 (0篇回复)
- 26.众生与我是一不是二,众生是我一个念变现,那我成佛后众生为什么不能与我一起成佛 (0篇回复)
- 27.既然一切都是我,为什么还有那么多苦难众生呢?一个人一个心无量念变现无量众生, (0篇回复)
- 阿难尊者在法华会上已经蒙佛授记了,未来的佛号是山海慧自在通王佛。 (0篇回复)
- 我只看他能不能讲出一心三藏。如果可以讲明白,不要说他是人是一头猪,我都给他顶礼。 (0篇回复)
- 清净而质直:「清净」就是不被世间的种种的习气所污染。多闻能总持: (0篇回复)
- 你能不能以这个「一心三藏」,以一个念来总持一切万法?有道无道,自己知道。 (0篇回复)
- 随义解佛语:「随义」不是随便,「解」是自性流露,不需要打草稿。人家指到哪里 (0篇回复)
- 我们心量大了,我们自身的位置高了。这是破除我们的一种自卑感,叫「佛慢不可无」。 (0篇回复)
- 一念信解,我们只要确确实实地一点点都不怀疑,刻骨铭心地深信,你就是「于此无有疑」 (0篇回复)
- 又阿逸多,若有闻佛寿命长远,解其言趣,是人所得功德,无有限量,能起如来无上之慧。 (0篇回复)
- 对于佛所讲「寿命长远」,信解的程度是逐步加深:一者,一念信解——不怀疑为「信」 (0篇回复)
- 这是第三个层次的信解,由信解了「寿命长远」,进而到「广闻是经」。读懂了整部经典; (0篇回复)
- 通过各种渠道流通法宝,等等。你能做到这一点,功德更是无量无边。 能生一切种 (0篇回复)
- 阿逸多,若善男子善女人闻我说寿命长远,深心信解,则为见佛常在耆阇崛山,共大菩萨、 (0篇回复)
- 「则为」就是比量功德,你能深心信解「如来寿量」这个法义, (0篇回复)
- 法华大教就是强调一步登天,只愁悟,不愁证。有形有相的行持是间接提醒这 (0篇回复)
- 「耆阇崛山」跟娑婆世界比的话,是恒河里一粒沙子而已。 (0篇回复)
- 《法华经宝塔品第十一》——圣主世尊,虽久灭度,在宝塔中,尚为法来。 (0篇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