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妙吉祥201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请教:如何理解闻法后的成就相?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7

主题

97

帖子

100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003
121#
发表于 2018-7-5 12:31:08 | 只看该作者
佛子昌亮 发表于 2018-7-5 12:19
【众生共一阿赖耶识】。不是众生共一【个】阿赖耶识,要看清楚回答。

那么您解释一下,“一”和“一个”怎么讲,有什么不同

该用户从未签到

7

主题

97

帖子

100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003
122#
发表于 2018-7-5 20:07:49 | 只看该作者
清凉的夏天 发表于 2018-7-4 07:29
这一段讲记和我学的有差别比如第一段,证得真如之后,用意识心去观察它的运作,

《唯识三十论》对第六 ...

惭愧,这里我错了,灭尽定不是指阿罗汉位的,

对这一条大错误  非常惭愧,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12-6 21:11
  • 3

    主题

    467

    帖子

    5722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722
    123#
    发表于 2018-7-5 20:13:28 | 只看该作者
    以下供参考:

    八识:即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

    常说的第八识,即阿赖耶识。

    楞伽经于偈问偈答部分一开始,大慧菩萨所问的第一个问题即是:“云何净其念?”“念”即是意念,意念即是心。这也就是问如何净其心。然而“净心”与“净念”还是有点微妙的差别,因为心是指心体,而念则是心之功能业用,所以一个是体,一个是用。因此说“净念”只是净心之功能,令其不妄用;若说“净心”,则是于心体本身上下功夫。然而心体无相,由用而显,故第一步入手先从其业用上下功夫,渐次能达到心体,因此大慧菩萨在偈颂中的第一个问题即问“云何净其念”。

    再者,“净心”既然是一切佛法中最首要的问题,而心之组成为八识,故后来大慧菩萨在长行中提出的第一个问题即是“诸识有几种生住灭?”这便与偈颂中的第一个问题“云何净其念”遥相呼应。问诸识生住灭的种类,即是要了解心识的生灭相,通达心识的生灭相后,才有可能离生灭而入不生灭的本体。此不生灭的本体即是如来藏。

    因此楞伽经一开始即从对生灭的八识妄心幽微深入的探讨,渐次入于对不生灭的如来藏之显发,最后达到诸识即妄即真,七识不流转,如来藏受流转等甚深义之揭示。若达八识生灭之相,其所依者实是不生灭的如来藏本体,即达不生之大旨。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2-10-15 19:20
  • 445

    主题

    2190

    帖子

    5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50179
    124#
    发表于 2018-7-7 22:33:35 | 只看该作者
    xiang96 发表于 2018-7-1 06:34
    你说的有道理,但混淆了一些概念。理解没有实际受用,不是明心见性,佛说在明心见性之前,汝意不可信。所 ...

    首先,是悟后进修。,即悟就是悟了。实际受用来说,解除的根本无明,即使仍有疑惑,或者未证实,已经转业力为愿力了。就像法华经里的穷子,他知道了自己是大富长者的儿子,即使仍能耐不够,他也是儿子。不知道时,即使一直吃苦耐劳,即使认了干儿子,叫了爹,他心里始终没底气。为什么长者没有一下子直接告诉他,绕这么多弯子呢?因为当时穷苦消磨的儿子没法信,受啊。佛教菩萨也是这样啊,本为佛子,流离失所,不止自己的财富。另外,受用不止是飞天入地为受用,万物形态都是妙用。都会也是众生本具的,显现德能就需进修了。最后,识心直到阿赖耶识也是妄心,只是相对前六来讲,相对的清净。阿弥陀佛,求大德同修门指正。

    点评

    第八识是妄心?印广法师也没这么说过,楞严经让我们找不生不灭的真心,印广法师也说真心是第八识  发表于 2018-7-25 21:45
    你连第八识就是如来藏都不清楚,理论尚且错悟,又如何证悟本心,何来悟后进修?当然,你硬要说自己见性了,因果自负,楞严经对未证谓证、未得谓得讲得很详细  发表于 2018-7-25 21:39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3-25 08:34
  • 1

    主题

    573

    帖子

    5701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701
    125#
    发表于 2018-7-25 21:31:14 | 只看该作者
    楞枷经:谓八识。何等为八。谓如来藏、名识藏、心意意识、及五识身。非外道所说。

    这段经文说得很明白,第八识就是如来藏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3-25 08:34
  • 1

    主题

    573

    帖子

    5701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701
    126#
    发表于 2018-7-25 21:32:5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xiang96 于 2018-7-26 07:41 编辑

    《楞伽经》
    佛告大慧。三种自性及八识。二种无我。悉入五法。大慧。彼名及相。是妄想自性(遍计所执性)。大慧。若依彼妄想。生心心法。名俱时生。如日光俱。种种相各别。分别持。是名缘起自性(依他起性)。大慧。正智如如者。不可坏故。名成自性(圆成实性)。复次大慧。自心现妄想。八种分别。谓识藏、意、意识及五识身相者。不实相妄想故。我我所二摄受灭。二无我生。是故大慧。此五法者。声闻缘觉菩萨如来。自觉圣智。诸地相续次第。一切佛法悉入其中。复次大慧。五法者。相、名、妄想、如如、正智。大慧。相者。若处所。形相。色像等现。是名为相。若彼有如是相。名为瓶等。即此非余。是说为名。施设众名。显示诸相。瓶等。心心法。是名妄想。彼名彼相。毕竟不可得。始终无觉。于诸法无展转。离不实妄想。是名如如。真实决定。究竟自性不可得。彼是如相。我及诸佛。随顺入处。普为众生。如实演说。施设显示于彼。随入正觉。不断不常。妄想不起。随顺自觉圣趣。一切外道声闻缘觉。所不得相。是名正智。大慧。是名五法、三种自性、八识、二种无我。一切佛法悉入其中。

    这段经文说明:众生有八个识,八个识之外没有第九个识,更没有第十个识。因为一切佛法悉入其中。三自性及八识,二种无我,悉入五法,佛智是五法之一,说明佛也只有八个识,没有第九个,更没有第十个。说第九识、第十识是以第八识如来藏含藏的种子清净程度来区分众生与佛菩萨的第八识的不同而已。你把自己第八识含藏的种子都清净了,你就成佛了。

    何为“一切佛法悉入其中”?因为心外无法。这个心同时具足三种自性,八个识的了别及功能作用,二种无我。所以百法明门论中,心法只有八个识,若另有第九个、第十个识,则是心外有法了。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3-25 08:34
  • 1

    主题

    573

    帖子

    5701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701
    127#
    发表于 2018-7-25 23:23:1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xiang96 于 2018-7-26 08:18 编辑

    唯识对于没有证悟的人来说,本来就很难。在这里我并不想辩论唯识学的内容,我们都不具备这个能力。我只是想告诉大家,1、众生共一个第八识,2、第七识方便说是真人,3、第八识是妄,第八识之外还有第九识和第十识同时存在。这三条与大乘经典和成唯识论、百法明门论明显不符。

    既然不符合经论,就应该对自己的所悟的正确性产生怀疑,因为自古以来错悟的人很多,我奉劝大家,在没有通达经论时,不要轻易断言自己已经明心见性,你可以讲法,可以分享自己的所悟,可以诵持经典,可以观行,可以辡论,但是不要判断自己证量果位。因为这个对自己的修行并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对自度度他并没有什么切实的帮助,反而说错了就是大妄语、大我慢。楞严经四种清净明诲很明确地讲了不能未证谓证,未得谓得。我是出自一片好心来劝劝大家,听不听就随你们了。

    一场法会真有80%的人开悟,什么牛都可以吹,就是这个牛是吹不得的。众生若真有这么好的根性,一定能感得佛出世了,佛下世都是要看众生的得度机缘是否成熟。那为什么佛预言当来佛是56亿年后降生,而不是现在?为什么佛预言我们所处的时期是末法时期?既然这么多人明心见性,佛为什么不说现在是正法时期?我们不要怀疑佛的宿命通,对于未来发生的事情,佛是不会说错的。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12-6 21:11
  • 3

    主题

    467

    帖子

    5722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722
    128#
    发表于 2018-7-26 09:40:11 | 只看该作者
    xiang96 发表于 2018-7-25 23:23
    唯识对于没有证悟的人来说,本来就很难。在这里我并不想辩论唯识学的内容,我们都不具备这个能力。我只是想 ...

    请问师兄自己明心见性没有呢?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12-6 21:11
  • 3

    主题

    467

    帖子

    5722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722
    129#
    发表于 2018-7-26 12:40:07 | 只看该作者
    xiang96 发表于 2018-7-25 21:32
    《楞伽经》
    佛告大慧。三种自性及八识。二种无我。悉入五法。大慧。彼名及相。是妄想自性(遍计所执性)。 ...

    《楞严经》说,识阴虚妄。

    请师兄开示,此识,指的是第几识?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5-1-7 08:07
  • 16

    主题

    120

    帖子

    3797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797
    130#
    发表于 2018-7-26 15:22:26 | 只看该作者
    张力手 发表于 2018-7-7 22:33
    首先,是悟后进修。,即悟就是悟了。实际受用来说,解除的根本无明,即使仍有疑惑,或者未证实,已经转业 ...

    第八识是如来藏吗?
    如果是如来藏,还用转识成智了?

    点评

    如来藏能变现万法,而变现万法需要七大种子,除了第八识还有谁有含藏、执持种子的功能呢?  发表于 2018-7-27 16:44
    第八识转成大圆镜智,正是说明佛的第八识与众生的第八识有不同之处,第八识含藏的种子净染不同。第八识的体性却是相同的,本来清净。  发表于 2018-7-27 16:09
    楞枷经:谓八识。何等为八。谓如来藏、名识藏、心意意识、及五识身。第八识是不是如来藏,不是你我说了算,楞伽经就是最好的证明  发表于 2018-7-27 16:05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