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凉的夏天 发表于 2018-7-4 23:07:48

本帖最后由 清凉的夏天 于 2018-7-4 23:15 编辑

佛子昌亮 发表于 2018-7-4 20:41
最後,由宏忍師作了一個比喻:「眾生的阿賴耶識,有如大海,而每個眾生又如大海中的一個小水泡,而沒有兩 ...
这一句也不对

《唯识三十论》对于阿赖耶识的描述:
“不可知、执受、处、了”

这里面的“执受”指阿赖耶识执受的对象是种子和根身,《瑜伽师地论》里讲到,阿赖耶识就附着在胎心,受精卵一形成,阿赖耶识就来了


所以,如果众生共用一个阿赖耶识,怎么分别执持不同的根身呢?

法华之子 发表于 2018-7-4 23:22:29

阿赖耶,华语翻译为藏。藏即如来藏。

阿赖耶识,即为藏识,即为第八识。

阿赖耶=如来藏; 阿赖耶识=藏识=第八识

因此,如来藏≠第八识阿赖耶识

圆瑛法师于《楞严经》讲义第三卷:识精本是妙明真体,因最初一念,无明妄动,不生不灭,与生灭和合,成阿赖耶识。全体是真,不过略带无明之妄。

讲义第六卷:此显识阴即藏性。识即阿赖耶识。《楞严经》云:识阴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第八阿赖耶识----因为有识,就有能识和所识。

一念无明,将本有真心之绝待之法,变成能见之见分和所见之相分,执己为物,执物为己,世界,众生,业果相续。

佛经都是祖师大德咬文嚼字呕心沥血翻译出来的,一字之差,谬以千里。虽说依义不依语,但众生需依严谨的文字中悟如来真实义。


佛子昌亮 发表于 2018-7-5 10:45:11

阿赖耶识是大仓库只能收藏,叫能藏所藏。。。有能所就不是究竟,是有漏世间法。此识的作用,大概来说可分别为五种,即受熏、持种、内变根身、外变器界,以及「去后来先作主公」。也就是第三、四句颂文[受熏持种根身器,去后来先作主公」

如来藏大圆镜智是无漏出世间法,是佛果是涅槃。如果要证法身必须要断二障,分别所知障就是我执,及俱生我执障。大圆镜智,具足佛果功德,一者证得万法平等实相,离诸分别; 二者所缘行相,微细难知; 三者不忘不愚一切境相; 四者性离染,净德依持,五者现身土影,尽未来际; 六者如大圆镜,现众色相。以此镜智,普照十方尘剎。


这里特别要提出的是亲证如来藏的当下,查看果德六 “大圆镜,现众色相”,这里指在当下“真俗圆融”。。。阿赖耶识不是净就是妄,哪有可能圆融??必须要到证佛果时才能圆融。。。所以说“阿赖耶识和如来藏不能相提并论”。
因此,如来藏≠第八识阿赖耶识

佛子昌亮 发表于 2018-7-5 11:33:43

清凉的夏天 发表于 2018-7-4 23:07
这一句也不对

《唯识三十论》对于阿赖耶识的描述:


这一句也不对
不要说理由,你说一下我看看!

佛子昌亮 发表于 2018-7-5 11:34:42

清凉的夏天 发表于 2018-7-4 22:50
不对,
如果共一个阿赖耶识,释迦牟尼佛成佛时为什么不能转掉我们的阿赖耶识里的无明种子呢,“”金刚道 ...

这一句不对
不要说理由,你说一下我看看

清凉的夏天 发表于 2018-7-5 12:19:20

佛子昌亮 发表于 2018-7-5 11:34
这一句不对
不要说理由,你说一下我看看

您这叫怎么话儿说的呢,还“不要说理由”?那怎么辨析法理?

您知道吗,辩法一是“教证”,二是“理证”

教证是举出经典依据,理证是根据法理进行逻辑推理,就如佛和阿难的对话,采用的就是因明,即逻辑

佛子昌亮 发表于 2018-7-5 12:19:26

清凉的夏天 发表于 2018-7-4 22:50
不对,
如果共一个阿赖耶识,释迦牟尼佛成佛时为什么不能转掉我们的阿赖耶识里的无明种子呢,“”金刚道 ...

【众生共一阿赖耶识】。不是众生共一【个】阿赖耶识,要看清楚回答。

清凉的夏天 发表于 2018-7-5 12:26:41

本帖最后由 清凉的夏天 于 2018-7-5 12:27 编辑

佛子昌亮 发表于 2018-7-5 10:45
阿赖耶识是大仓库只能收藏,叫能藏所藏。。。有能所就不是究竟,是有漏世间法。此识的作用,大概来说可分别 ...
不能圆融是您智慧不够。请看《入楞伽经》对如来藏的描述


《入楞伽经》卷七「大慧!阿梨耶识者名如来藏,而与无明七识共俱,如大海波常不断绝,身俱生故;离无常过,离於我过,自性清净;余七识者心意意识等念念不住,是生灭法。……大慧!如来藏识不在阿梨耶识中,是故七种识有生有灭,如来藏识不生不灭。何以故?彼七种识依诸境界念观而生,此七识境界一切声闻辟支佛外道修行者不能觉知,不如实知人无我故,以取同相别相法故,以见阴界入法等故。大慧!如来藏如实见五法体相法无我故不生,如实知诸地次第展转和合故,余外道不正见不能观察。



大慧!言剎尼迦者,名之为空,阿梨耶识名如来藏,无共意转识熏习故名为空,具足无漏熏习法故,名为不空。大慧!愚痴凡夫不觉不知,执着诸法剎那不住,堕在邪见而作是言,无漏之法亦剎那不住;破彼真如如来藏故。



清凉的夏天 发表于 2018-7-5 12:31:08

佛子昌亮 发表于 2018-7-5 12:19
【众生共一阿赖耶识】。不是众生共一【个】阿赖耶识,要看清楚回答。

那么您解释一下,“一”和“一个”怎么讲,有什么不同

清凉的夏天 发表于 2018-7-5 20:07:49

清凉的夏天 发表于 2018-7-4 07:29
这一段讲记和我学的有差别比如第一段,证得真如之后,用意识心去观察它的运作,

《唯识三十论》对第六 ...

惭愧,这里我错了,灭尽定不是指阿罗汉位的,

对这一条大错误非常惭愧,



页: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查看完整版本: 请教:如何理解闻法后的成就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