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在那裡盯到那裡,你把它关起来,他就哭了、就叫了,你就晓得,他已经会看了。这个污染,实在讲太严重了。所以在从前没有这些科技时代,小孩的心灵纯洁的,确实没有被污染。我们是生长在乡村、在农家,十岁真的都不懂事,对人情世故一窍不通。现在几个月小孩就会察言观色,就懂得看大人的脸色,真是不得了。
古人讲童年的幸福,现在的儿童没有了;童年就是天真烂漫,现在看不到了,都被电视破坏了。家裡要没有电视又不行,小孩没有电视,他跑到隔壁邻居家裡去看去了。我们大家都要晓得,电视是我们现在这个世间第一号的魔王。佛说「邪师说法,如恆河沙」,电视就是邪师说法如恆河沙,很可怕。
如何教小孩?父母真的不可以有工作,特别是母亲,為了养育小孩,决定不能够工作,一定要在家裡照顾小孩。电视可以选择好的、教育的,现在就是一些VCD、录像带,拿这些东西来给小孩看,不要收看裡面的节目。对小孩会有正面的影响,这是真正爱护子女,真正负责任。这个道理我们不能不懂。家庭裡面的生活,节俭一点、清苦一点,没有关係。不可以把这个心完全放在赚钱、怎麼样提升自己家裡面的物质生活条件,而把对小孩的教育疏忽了,这个损失非常之大,我们应当要了解。
下面这个问题有三个。第一个是:「在印光大师净土开示有八十四题,第三十八『什麼是摄心念佛?』讲到十念法:『当念佛时,从一句至十句,须念得分明,仍须记得分明。至十句已,又须从一句至十句念,不可二十、三十。』从一句至十句,是一口气念完,还是中间可以换气?另外,『须念得分明,仍须记得分明』,若须记数记得分明,则念佛便不再是一心,心又要记数、又要念佛,虽可以减少妄念,但仍是二念,可得一心不乱?」
答:这个问题问得很长,这是讲十念法。十念法是慈云灌顶法师传的,对於工作特别繁忙的人,没有时间做早晚课,大师教给我们这个方便法,就是早晚课用十念。这个「十念」是一口气叫一念,念十口气。这一口气裡面,每一个人气的长短不一样,所以念佛多少不拘,不一定是一口气一定要念十声佛,没有这个规定。一口气不论念多少声,尽一口气叫一念,念十口气。当然这个时间不是很长,用这个来做早晚课,养成念佛的习惯,很有利益。
他这个地方讲的,一句佛号,这是印光大师特别在这裡教给我们摄心,这就是讲摄心的方法。摄心的方法,是你念佛念得很清楚,一面念佛一面记数,念佛跟记数都清楚、都明白。这个记数是暗著记的,不是很明显的,「阿弥陀佛一、阿弥陀佛二、…」不是这个念法的,这个念法就错了。也不可以用手指记数。「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一面念,一面这个数字很清楚,实在讲,不一定念到十,回过头来再从一记数起。能够这样暗记,记十句就相当不容易。
所以古德又教初学的人方便法,用什麼?用三、三、四。你念佛的时候记三,三遍能很清楚记得住,念到五、六就不行了,数字就会乱掉了。这是一种摄心的方法。摄心,说是念佛当中还是有个二念,二念也不错!比你那个杂念好多了,进步太多了。你现在不能到一心、不能到一念,你已经到二念了,功夫就相当不错。二念念纯熟,就变成一念,功夫一定会有进展、会有进步的。如果实在这十句不容易,念到六、七句数字就乱掉了、就不知道念到多少了,所以你就不必记十句,十句是个圆满数字,慢慢的来,先从三句、四句、五句,逐渐求进步,达到十句就很好。十句记得很清楚,一点都不乱,这是摄心的好办法,确确实实这个念法会把自己的妄想分别执著都念掉。
第二个问题,他说:「打坐念佛时间稍长便落昏沉,起声念佛就不能收伏乱心,不知道应如何应对?」
答:这是自古以来一般人通有的现象。打坐的时候,坐久了会打瞌睡,甚至於睡觉、打呼,我们常常听到的,这是「昏沉」的现象。另外一个,是「掉举」。掉举是什麼?妄念特别多;不念佛的时候好像没有妄念,一念佛的时候妄想杂念统统都起来了。这要知道,这个妄想杂念决定不是念佛念出来的,而是你本来心裡头就这麼乱,你没有发现。现在念佛想收心,这一收,才发现了。这两种是很普遍的现象。
怎麼对治?三十七道品裡面「七菩提分」就是对治的方法,你自己好好去研究研究。对付昏沉,如果感觉得自己坐的时候有昏沉的现象,就起立。起立是做什麼?经行、绕佛,这个对治。另外一种,走到佛像面前拜佛,这是对治昏沉的方法。至於掉举,比对付昏沉要困难,但是裡头最高的一个原则,就是要把妄念放下。放下又谈何容易?愈想放下是妄念愈多。所以古大德教给我们,这个时候我们要集中全部精神专注佛号。妄念虽然同时起来,不必理会,没有关係;妄念跟佛号同时都在,我们专注在佛号,不要理会妄念,时间久了,妄念自然就少了。这是一个好方法,可以去试验一下。
第三个问题:「一生作恶多端,但临终真心懺悔念佛,仍可带业得生西方净土。而极乐净土虽有诸乐,无有眾苦,此一现象是否与因果理论有矛盾之处?」
答:跟诸位说,没有矛盾。你今天有疑惑,是你没有到极乐世界去看一看。你在这裡乱猜,你怎麼会猜得出?你能够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你周边这些人都是诸上善人俱会一处,换句话说,都是善知识,决定没有恶友来诱惑你、来干扰你。所以纵然有恶因,我们带业是带了恶的因,西方极乐世界没有恶缘,因遇不到缘,不会起现行;因必须遇缘,才会起现行。西方极乐世界是纯善的缘,所以把我们阿赖耶识裡面的善因跟善缘集合,这样才一生圆满成就,道理在此地。它还是因果,与因果的理论决定没有违背。不过,真心懺悔是非常的希有难得,这是诸佛如来都讚叹的。懺悔愈早愈好,我们现在懂得这个道理了,现在就真心懺悔,不但决定往生,往生提升了我们的品位。有志气的人,要力争上游。
这位同修问:「弥勒净土法门是否也是念佛法门?為何有些法师认為求生弥勒净土将来会退转?」这是第一个问题。
答:弥勒净土也是属於念佛法门,是念弥勒菩萨。弥勒菩萨是我们贤劫第五尊佛;释迦牟尼佛是第四尊,弥勒是第五尊,所以经典上常常称他為「当来下生弥勒佛」,他现在还是等觉菩萨,后补佛。念弥勒菩萨,修弥勒净土,他的目标是兜率陀天弥勒内院,修这个法门是要修定的。弥勒菩萨在佛门裡面是法相唯识的大士,修弥勒法门多半都是修法相宗的,我们中国人也叫它做「唯识宗」。研究唯识,执持弥勒菩萨名号,生到兜率天,将来弥勒菩萨从兜率天下降,到人间来示现成佛,这些人都示现為弥勒佛的大弟子,就像释迦牟尼佛常随眾一千二百五十五人一样;他的兴趣在此地,做弥勒菩萨的弟子,帮助弥勒菩萨来教化大眾。当然,这也不是个简单事情。兜率天,佛在经上讲,有内院,有外院。外院,凡夫天;内院,圣人天;这个地方是凡圣同居土。要想进入弥勒内院,门槛很高,比净土法门阿弥陀佛门槛高得多,怕的是你进不去。
我们要再问,要到什麼条件才能进去?唯识宗的经论,入门头一部经叫《百法明门论》。《百法明门》的宗旨是什麼?「一切法无我」。你想想看,「一切法」就是讲的百法;「无我」,后面讲了两个:人无我、法无我。你就从这裡知道弥勒内院门槛有多高,你要不能够通达百法,不能够做到二无我,弥勒菩萨的大门在哪裡,你找不到!你别说进去了,门都找不到,比弥陀净土难得多。
谁曾经进去过?我们在《虚云老和尚年谱》裡面看到,虚云老和尚成功了,他进去过。而且《年谱》上说过,虚老和尚入定,定中到了弥勒内院、见到弥勒菩萨,还看到座上有几个法师是认识的。这是生弥勒净土,不多,只有几个人。我们一般人修这个法门很难!到「无我」,最低限度,须陀洹的果位。因為那是凡圣同居土,你要没有到达须陀洹这个果位,也就是说,你的「我执」没有断,你生兜率天,生到外院,生不到内院。如果你要是问:「他还会不会退转?」这个话问得有道理。无著菩萨的兄弟师子觉,也是生弥勒内院的,结果到外院就退转了。外院看到天宫裡面荣华富贵的享受、看到许多天上的綵女、天女,他就被迷了,他就在外院住下来,就不到内院去了,就退转了,跟弥陀净土不一样。
他说:「有些法师认為不会,找遍所有经典也不曾看过求生弥勒净土会退转,真让我百思不得其解。可否麻烦师父慈悲开示。」
答:我刚才讲过了,师子觉三兄弟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这是经典上有记载的。
这位法师他有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不知您何时会回台湾?行程如何?」
答:这个我现在自己也不晓得。
第二个问题:「不知您会一直待新加坡多久?」
答:新加坡现在给我永久居留,我可以长住在新加坡。
第三个他说:「弟子身体有病,不知道有何方法解救?」
答:解救的方法有两种。一种,请教医生,请教医生一定要找真正高明的医生。对於你的疾病,我觉得中医比西医要可靠。中医如果在新加坡找不到,可以到中国去。在中国上海、北京这些大都市,高明的医生很多,他可以帮助你。这是从外缘。最重要的,是从内心裡面做一个大转变,这是必要的。转恶為善,转迷為悟,像三皈依裡面讲的,转污染為清净,转骄慢為平等,转自私自利為大慈大悲。你要是这样双管齐下,这个病苦很容易就可以解脱了。这个不但是对你,一切身体患病的同修都可以做参考。
下面是累积各个地区的同修。这是南京申居士,他说:「有人对您老人家的教育思想佩服得五体投地,但他们不放心,怕念佛把握不当,还要加一点密咒,这样功夫得力吗?请师父开示。」
答:如果你不放心,加一点密咒也可以。不过净宗法门裡面说得很好,正助双修。我们以持名念佛做正修,用持戒、密咒做為助修,可以的,正助双修。像莲池、蕅益大师他们所提倡的,正修是执持名号,助修还是执持名号,他把正、助统统合一,这是祖师的方法。都可以。
佛法,不但是佛法,世法也一样,世出世间法成败的关键确实是在信心;如果信心不具足,成就就很难。就以「看病」这个例子来说,你的病是不是真的医生把你医好?不见得。怎麼会好的?是你的信心把你的病治好了。你对於医生有信心,你对於医生这个处方有信心,是这麼好的。你遇到再高明的大夫,如果对他没有信心,对他疑惑、怀疑,他给你诊断的方子就没有效。由此可知,不仅仅是佛经上说「信為道元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世间法亦如是,没有一法不是取决於信心。这就是说,一切法从心想生,信心比什麼都重要。
台北永和吴居士,他有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他说他有烟癮,断不掉也伏不住。他说:「我真的不想抽它。如果抽它,将来会障碍往生吗?」
答:净土五经一论裡头,虽然没有说抽烟会障碍往生,没有这个说法,但是不抽比抽要好。现在我们都懂得,抽烟伤害生理,会导致疾病,能够把它戒掉最好。你说你戒不掉也伏不住,这是你自己没有决心,有决心确实可以能戒掉的。
第二个问题,他说:「弟子好希望赶快去极乐世界,可是上有父母,心中放不下。但又唯恐自己不小心再造业,真担心日后不能到极乐世界修行成佛、乘愿再来。想到这个问题好烦恼,请师父慈悲开示弟子好吗?我应该如何处理才好?」
答:你的问题简单的告诉你,也是老实的告诉你,你应该每天有一定的时间读诵、听经。每天读经、听经的时间最好能保持两个小时以上,不要少过两个小时,天天不间断,有个半年到一年,你的境界就会转过来了。总而言之一句话,是对於教理认识不够透彻。如果真正认识透彻,信心清净、愿心坚固,你的疑虑就没有了,你的愿望一定可以达到。
好,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佛学问答 ﹝2000/09/29﹞ 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档名:21-90-23
这位同修问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在家居士可不可以戴念珠?这是讲掛在身上的。」
答:这个是可以的,因為佛经裡面没有说在家人不可以掛念珠的,经典上没有,我们依法不依人。
第二个问:「什麼是十善业?」
答:现在我们每天早晨讲《十善业道经》,希望你多多去听。
这位同修问:「我想报名参加培训班,可是已经满了。我目前没有工作,父母希望我可以去工作,还认為我学佛是迷信。我不想工作,因為我厌倦一切是非人我。我想在家自修听经念佛,希望将来可以弘法利生,如果不能弘法,我留在世间也没意思。我是个没有智慧、胆小、没有主见的人,时常造作许许多多不必要的错误。以师父的慧眼看来,您老人家认為我应该听从父母的话去工作,还是留在家裡自修?
答:我觉得你要听从你父母的话,好好的去工作,从工作裡面去体会人生的价值与意义。学佛并没有离开工作,释迦牟尼佛本身一生就是从事於教学的工作,他也没有把工作放下。
这位同修问:「朋友的儿子病重,我念《无量寿经》迴向给他和无量寿水给他喝。」这有大悲水,你是无量寿水!「替他推拿过后,他病有好转,而我却祸事多多,是否他的冤亲债主找我讨债?」
答:没有这个道理。这是你做的好事,你做好事,实在讲你会有好的果报。你现在遇到的祸事多多,这是过去不善的业报,决不是你行善会得恶报,没有这个道理。
第二个问题:「弟子学佛三年多,一心一意求往生,早晚念《心经》、《无量寿经》及往生咒。有人告诉我,佛弟子一定要学大悲咒及其他的咒语,是否正确?请师父开示。」
答:不一定要学咒语。佛说无量法门对治无量眾生不同的根性,在无量法门裡面我们选择一门,一门深入,长时期的薰修,就能够得利益。很多念佛往生的人,他也不会念大悲咒,也不会念楞严咒,一样往生。最明显的例子,像倓虚法师跟我们讲的,諦老和尚当年有一位念佛的徒弟锅漏匠,他什麼都不会,只会一句「南无阿弥陀佛」,除这个之外什麼都不会,他念了三、四年,他能够预知时至,站著往生。这是一个最明显的例子,一句佛号有不可思议殊胜的成就、功德。
现在我们接著昨天从网路上传来的问题。这是北京邱秀兰居士问的。她问三个问题,第一个:「您提倡的一句佛号、一部经念到底,我基本按照您的指示去做。每天诵《弥陀经》早晚各一遍。《无量寿经》根据时间,有时候诵第六品和三十二到三十七品,有更长的时间就读一遍全经。请问其他的经典是否还要诵?如《地藏经》、《菩提道次第论》、《楞严经》和一些咒语。我以前在八大处灵光寺接受皈依,他那裡结缘的书籍是否都看?现在我愈来愈觉得时间紧迫,都想学而无从下手。」
答:这个事情,如果妳觉得时间已经很紧迫,妳就要懂得「一门深入,长时薰修」,才能真正得到佛法的利益。涉猎的经论太多,对自己决定造成障碍,这是我们不能不知道的。妳现在的功课已经就很好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