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08|回复: 2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阿赖耶识”和“如来藏”杂说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难过
    2019-6-14 15:42
  • 341

    主题

    586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154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11-9 20:34:2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阿赖耶识”和“如来藏”的异同:

      首先来谈谈“阿赖耶识”的概念。在唯识学说中,人的心识分成八个部分,前五个分别为人的五种明显识别功能,即眼、耳、鼻、舌、身“五识”,但于思维了别功能时,根据意识的不同层面和各自担当的职能,唯识家们将意识分成了三个部分,一是“意识”,即第六识;二为“末拿识”,即第七识;三为“阿赖耶识”,也就是所谓的第八识。(在《中观》中,对意识不作这样的区分,所以不说第七识和八识)

      凡学过“唯识”的都一定知道,“阿赖耶识”又叫“藏识”,意思是说它具有“能藏、所藏、执藏”三种功能,能够象仓库一样,可以含藏无始以来无量无边的善恶无无记种子,并且执持不失。所以我们无论想什么做什么,“阿赖耶识”就会将其含藏而成为“因”,而后种子爆发就成了“果”。由于它具备让“因”异时异地而成熟为“果”,所以又被称为“异熟识”。

      “阿赖耶识”有一性能叫“无覆无记”,“覆”是遮盖的意思,“无覆”就是不会遮盖,“无记”是说“阿赖耶识”没有“苦”、“乐”二受,只有“舍”受,所以无论什么种子,“阿赖耶识”都一概接受下来,不做善恶分别,因为它“无记”嘛。

      说它“无记”,可不是说它“如石头一样无知无觉”。不然它不会被称为“识”,它也有五个相应的心所,即“触、作意、受、想、思”,五个“遍行心所”,既然有这个五个“心所”,说明它一定有知有觉,只是非常微细,而且没有善恶的分别而已。“心所”就是心的现象,比如贪、嗔等。

        所谓“阿赖耶识”并不是离开“见闻觉知”,它不离见闻觉知,只是不象“第六意识”那样有“极强分别”的“见闻觉知”,和第七意识那样“极为执着”的“见闻觉知”。

        禅宗中许多大师说求道于“见闻觉知”是“不离不即,不即不离”,“渠(见闻觉知)今正是我(真如),我今不是渠”。

      “阿赖耶识”还被分为“见分”和“相分”。所谓的“见分”,就是阿赖耶识中能够“了别”的那一部分功能,这部分功能被“第七识(末拿识)”执着为“我”,就是所谓的“人我执”;“相分”就是能够“变现山河大地”的那一部分功能,这部分不被证知其“空性”,就是所谓的“法我执”。

      再来说说“如来藏”,就是“自性”、“本体”、“真如”、“无上正等正觉”,也就是我们修行要追求的那个“东西”。它和“阿赖耶识”是什么关系呢?所谓的“如来藏”,其实就是“清净”了的“阿赖耶识”。

      怎么是“清净”呢,“阿赖耶识”中的种子无边无量,如果要一个一个地排除来清净,那可能是了了无期。其实最根本的“清净”,就是在修道的过程中能够认知“阿赖耶识”及其含藏的各种善恶种子也都是“空性”的,用“什么”去认知呢?就是所谓的“明觉”,也就是藏传佛教说的“光明”,这个“光明”就是“如来藏”,它本身也是“空性”的,但却“了了常知”,当证得这个“明觉”后,会知道一切显现(“阿赖耶识”的“见”、“相”二分就是显现)都是它的变异和外延,于“相分”这时候就会出现“郁郁黄花无非般若、青青翠竹皆是菩提”的觉受;于“见分”就是“烦恼即菩提”。这时候,可以说“阿赖耶识”就是“如来藏”,就象我们平常说“众生都是佛”一样。但如果在没有证得“如来藏”以前,简单地说“阿赖耶识就是如来藏”,是一种非常含混地说法,说“众生是佛”,是说众生的“本性”是佛,在这个本性没有被认知前,烦恼就是烦恼,众生就是众生,和佛有很大的区别,佛学中分出“胜义谛”和“世俗谛”,就是要将弄清楚这个问题。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顶 踩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8-12-1 22:54
  • 89

    主题

    6216

    帖子

    5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56509

    活跃会员热心会员论坛元老宣传达人最佳新人

    沙发
    发表于 2016-12-23 22:39:47 | 只看该作者
    佛法非迷信,非宗教信仰,乃是宇宙万法之真理真相!它是讲真,讲实,讲宇宙万物的起源以及所有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如是我闻   万法皆成
  • TA的每日心情
    萌哒
    2023-4-21 15:42
  • 1791

    主题

    1万

    帖子

    19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98042

    宣传达人最佳新人论坛元老优秀版主

    板凳
    发表于 2016-12-23 22:40:27 | 只看该作者
    圆瑛大师讲:“如是之法,按本经(楞严经),如来藏妙真如性为如,如者不动之义,藏性遍满虚空,充塞法界,湛然凝然,如如不动。一切事究竟坚固为是,是者无非之称,将一切事相之法,悉心穷究,究到毕竟之处,即所谓彻法流之源底,全事即理,全相皆性,坚固不坏,无一物不是我心,无一法不是我体。”
    敬请关注法华论坛:http://www.fahua123.com/portal.php
  • TA的每日心情
    闭嘴
    2017-9-5 09:41
  • 3万

    主题

    4万

    帖子

    2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61376
    地板
    发表于 2016-12-23 22:40:4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人在做天在看,阿弥陀佛!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1-13 09:43
  • 0

    主题

    1742

    帖子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1775
    5#
    发表于 2016-12-23 23:50:40 | 只看该作者
    南无大乘妙法莲华经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1-6-26 08:54
  • 103

    主题

    2万

    帖子

    2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46045
    6#
    发表于 2016-12-24 06:05:4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圆瑛大师讲:实相有三,即三如来藏:                 一、无相之实相:无一切妄法差别之相,只有一真平等实相,即空如来藏,空诸一切,虚妄染法之相,并非本体而全无也,乃藏性不变之体。  二、无不相之实相:并非无相,而能随缘现一切相,即不空如来藏,具足十界诸法,非无诸相也,乃藏性随缘之用。  三、无相无不相之实相:若言其无,则不舍一法;若言其有,则不立一尘,即空不空如来藏,真空不碍妙有,妙有不碍真空,乃藏性体用双彰。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1-6-26 08:54
  • 103

    主题

    2万

    帖子

    2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46045
    7#
    发表于 2016-12-24 06:06:2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10句人生忠告                                                        1.敦伦尽分,闲邪存诚,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真为生死,发菩提心,以深信愿,持佛名号,求生净土。  2.一旦无常到,方知梦中人,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  3.爱河千尺浪,苦海万重波,欲免轮回苦,急早念弥陀。  4.西方故国(西方极乐世界)早日还,人命无常呼吸间,有限光阴当爱惜,今生错过出头难。  5.三界无安轮回险,一失人身万劫难,劝君急急早回头,信愿念佛生极乐。  6.烦恼即菩提。通过烦恼,生惭愧心,从而死尽偷心,靠倒阿弥陀佛,烦恼就可转成菩提。觉了念佛忆佛的心才是真心,其他一切杂念妄想均是虚妄,毫不可信。念佛是真正的安心、除八万四千种烦恼。除了一句佛号,贪恋任何人、执著任何事都是自寻烦恼。  7.人这一辈子,功名利禄,富贵荣华,儿女情长,都是过眼烟云。什么都可以放下!都应该放下!  8.信受弥陀救度,专称弥陀佛名,愿生弥陀净土,广度十方众生。  9.只要深信切愿一心专念弥陀名号求生净土,不管行住坐卧,不管时间长短,也不管出家、在家,根器高、根器低,都能够依靠阿弥陀佛的愿力往生极乐世界。  10.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三界无安,众苦充满,一失人身,万劫难复,何不痛念生死,抓紧修行,修持五戒,信愿念佛,求生净土,一旦往生净土,永远脱离生死轮回的苦难。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1-6-26 08:54
  • 103

    主题

    2万

    帖子

    2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46045
    8#
    发表于 2016-12-24 06:06:5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自在不在心外,解脱不是他人带来,只在于修好这颗心,修行只有一件事,心!不要心外求法,不要心外用功,时时提起观照,在自己的心地上用功。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1-6-26 08:54
  • 103

    主题

    2万

    帖子

    2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46045
    9#
    发表于 2016-12-24 06:07:1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法华经》中佛言:一念信解如来藏,蒙佛授记。你知道万法就是「你」一个念。没有哪一法不是一个念,没有哪一法不是哪一法,没有哪几个法不是哪几个法,凡所有相,皆是实相。时时、事事、处处,耳闻目睹身受,都是一个自己。要常常提起这个念,常作如是观照即是修心。          一心三藏就是告诉您,身心是不二的,真心是借助我们的无明之缘变现万法之相,当您知道万法都是一个自己的时候,肉身也是自己。我们的心是离一切相的当下即一切法,即一切法的当下无处不在。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1-6-26 08:54
  • 103

    主题

    2万

    帖子

    2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46045
    10#
    发表于 2016-12-24 06:07:3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法华经》中佛言:一念信解如来藏,蒙佛授记。你知道万法就是「你」一个念。没有哪一法不是一个念,没有哪一法不是哪一法,没有哪几个法不是哪几个法,凡所有相,皆是实相。时时、事事、处处,耳闻目睹身受,都是一个自己。要常常提起这个念,常作如是观照即是修心。          一心三藏就是告诉您,身心是不二的,真心是借助我们的无明之缘变现万法之相,当您知道万法都是一个自己的时候,肉身也是自己。我们的心是离一切相的当下即一切法,即一切法的当下无处不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