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载台中市大荣汽车装璜行店员柯吉安(家住彰化福兴乡定兴村一二○号)深夜拾获钜金,立刻送警招领,拒受任何报酬,获得各界一致赞佩。在此盗窃贪污案件,时有所闻之际,而柯君于“深夜”拾“钜金”,送警拒领,“拒受报酬”,这种好人好事,当可使那班窃贼贪官,惭愧无地,回过头来。 柯君此一善举,从任何方面看,都是利益无尽的: 第一、拾金不昧,未做亏心之事,精神感到安慰,这就是最大的报酬,再多金钱买不来的。 第二、柯君的店东和亲友,由这件善事—拾金不昧,得知他不贪非份之财,忠厚可靠,以后一切经营交易,都信任他,这种无形的财富,不可估计。 第三、报载失主曾以数百元酬谢,但为柯所拒受。足征柯君对“拾金不昧”,不自炫德色,如此宅心仁厚,必定“厚德载福”。有历史事实,可资佐证,例如: 唐朝晋国公裴度,年少之时,相命先生说他当饿死。有一天到香山寺,见一女人,入寺拜佛祈求保佑,临去遗留一包袱,公收藏守待之,明日女人凄惶来找,说是父亲因案被囚,家中典假得玉带一及犀带二,欲以贿赂有关人士,宽解父狱,不幸昨天在此遗失了。公将原物交还,女人感激泪零,伏地拜谢。并留一带酬谢,公拒绝不受。次日相命先生说他相貌变了,转贫贱为富贵,阴德救人,前程万里,不可限量。公后来官做到宰相,封晋国公,位极人臣,威震四夷,身系天下安危者垂三十年,以全德始终。大家都说他这种福气,是由以归还宝带的阴德所致。 亦许还会有人说柯君这是做傻事,现成的几十万元不知受用。其实柯君并不傻,说柯君傻的人,才是大傻瓜。佛说人生在世,无论贫富、贵贱,寿夭、穷通,都是因缘果报,自作自受。 贫穷的人,因于过去未培福,所以今生贫苦;若欲转贫为富,应当努力工作,多积阴德,这叫“自求多福”。如果舍此他图,以不正当之手段,窃取不义之财,万无一得。纵然取得,亦只是空花幻景,转眼成空,而后世必定变牛变马,偿还孽债。古今以来变作畜生还债的故事,不知多少,最近四十六年恒春林新淦变牛还债,便是个好例子。贪图一时的挥霍,换来累世作牛马,岂不是大傻瓜吗!何况,取了不义之财,常恐东窗事发,内心惴惴惶惶,痛苦万分。求财本图快乐,若得不义之财反增痛苦,那不等于自讨苦吃吗? 人是血肉之躯,需要衣食住行,自不免有金钱费用。但必须循正当的途径求得的钱财,方能安乐享受;若以非法手段勉强窃取的钱财,不但不能保有享受,而且反更增加罪恶和痛苦。试看那些贪官、窃贼、骗子、奸商,天天在搅钱,可是,谁个发了财?所以说:“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录自《醒世周刊》第九期) 【法师简介】广化律师(1924~1996年)字振教,号惭僧,江西省南康县人,生于一经商的信佛家庭。抗日战争时期曾任江西赣县潭口乡乡长,后转任军职,前往台湾。1953年皈依慈航法师,以居士身受菩萨戒,成立念佛会。1957年依律航老法师剃度出家。出家后,即持过午不食戒。广老一生致力于僧伽教育,培育僧材遍于台湾。1996年圆寂前,以戒法衰微,而不顾病痛缠身,排除万难,倾全寺人力物力,发愿举办如法的三坛大戒,戒期六个月(一般传戒多为五十三日或更短)。以病残之躯,每日为戒子宣讲戒律,并随众作早晚二堂功课,亲自开示,淳淳教导, 鞠躬尽瘁。广老生平著重于戒学之弘传,著有《戒学浅谈》、《沙弥律仪讲记》、《比丘戒讲义》等。凤凰佛教《般若讲堂》栏目今日刊登法师开示如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