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法华_bqkb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请法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5-3 10:24
  • 0

    主题

    72

    帖子

    1435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435
    31#
    发表于 2016-5-4 13:31:48 | 只看该作者
    『相待生劳』,就是我们的心法和色法相待生劳,作用与反作用。这里的『劳』,我们在前面讲无明不觉有三细的时候,已经涉及到转相。转相我们一般把它说为第七识,也叫七转识。它会转啊,怎么会转啊?往前面攀缘,直接作用在第八识,尽虚空遍法界所有的人、所有的佛、所有的众生都共一个第八识;往后面攀缘,它通过六种意识心攀缘色、声、香、味、触、法等这十法界一切的万法。就跟挑扁担一样,一头对着我们的第八识,第八识是不是我们的真心本来面目?这个时候已经是真妄和合之心,一头对着外面的境界、色法,把第八识这个种子仓库里面的业识种子拿出来,通过眼耳鼻舌身意这六根,对外面的色、声、香、味、触、法这一切的凡尘来打妄想、搞分别、造身口意三业;又反过来把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所造之业,再把它保存到第八识阿赖耶识仓库里,它是不是两种作用啊?所以叫转相。转相能够把前转到后,把后转到前,而且我们在六道轮回中是不是靠这个第七识做主啊?它做主。成佛、成菩萨、了生脱死,是不是也靠它做主啊?所以就这么好玩。
    我们曾经讲笑话把它比成是程咬金。唐朝有个大将军叫程咬金,是不是?程咬金专门会耍滑稽,在文武百官里挑拨离间,结果文武百官闹起来了,他又做和事佬,来解劝。放火也是程咬金,救火还是程咬金。因为他德高望重,所以大家事情过去了,谁也不跟他计较。他喜欢耍滑稽,喜欢捉弄人,是不是?
    所以对于生死的问题,你抓住了第七识,就已经解脱了一半。这个第七识,大家想不想现在跟它见见面啊?我们平时眼睛能看、耳朵能听、鼻子能嗅、舌头能尝、身体能接触、脑袋能想的这六识我们都知道,但六识后面还有第七识,我们天天受它的左右和摆布,却不知道它是谁。所以佛法把前面的这六种心叫作假心、假人、假意,都是假的。我们都上当受骗了,是不是?然后造业,到最后受报。而第七识,它并没有逍遥法外,是我们把它忘记了。你把它忘记,好,你去受苦去。所以现在帮助大家,想一想我们的第七识在哪里。
    打个比方,第二天要到南京去,是不是?提前把闹钟调到五点半,或者跟家人打个招呼,明天早上五点半叫我一下,为什么?我喜欢睡懒觉。可是往往到了第二天早上,闹铃还没有响,家人还没有叫,到了五点二十八自己醒过来了。有过这样情况的人,把手举给我看一看,有没有?(多数举手)大部分都有啊!那是不是你的第七识告诉你的?为什么我们平时这个第七识不告诉我们啊?并不是它不告诉你,是你不理睬它,明白吗?你只顾得眼睛看、耳朵听,把它丢到脑后去了,乐得它休息,是不是?所以修行人首先要知道我们真人在哪里。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5-3 10:24
  • 0

    主题

    72

    帖子

    1435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435
    32#
    发表于 2016-5-4 13:33:43 | 只看该作者
    再打一个比方,我们有时候想都没有想就信口开河,一讲出就后悔了,还挺难为情,把自己最不愿意告诉别人的事情是不是讲出来了?恨不得打嘴巴、挖牙齿、咬舌头,有没有这样的情况?这时你开始后悔烦恼的心就是第六种意识心—假人、假心。信口开河讲出来的那个东西是谁讲的?就是第七识。现在大家看到自己的真人了吗?所以今天在这里听经的人同时是双重身份。
    禅宗有个话头,叫「二人同饮一杯水」。那我们一听就知道,这一杯水两个人能不能同时饮啊?两只鸡、三只鸟都可以同饮,因为它们的嘴巴是尖的,我们人嘴巴是秃的,是不是?我往这里(一边),这个人怎么咬(另一边)?不好喝,是不是?这个「二人」就是讲我们里面还有个真人。所以我鼓励大家来听课,即使你今天在这好像感觉什么也听不懂,那是假的,其实你里面的真人已经听懂了。里面的真人是我们前面假人的智慧九倍,你别说不懂,你今天在这打瞌睡、睡觉,你都懂了,你都成佛了!你就是把个死人抬过来,把断了气的抬过来,他都成佛了,因为我们的第七识它不会死的。
    所以为什么佛在《法华经》《楞严经》讲了一段经以后,他并没有讲听懂的人举手,他有没有叫举手啊?没有。他不管你懂不懂,他都宣布你成佛了,就那么果断,是不是?这个道理啊,即使你听不懂,你里面的真人已经听懂了。我们断气以后,前面的六种心假人已经不复存在,当家做主的就是里面的真人。你现在还在这里听课,回去以后还要搞各种各样的事情,可是你里面的真人已经在佛土报到,已经是佛土国民,就这个道理。所以这个法叫「一步登天」的大法呀!《法华经》《楞严经》多处都在表这个法,修行人听佛讲了几句话呀,讲堂没有离开,板凳没有离开,佛讲他成佛了!你叫现在人家怎么理解啊?啊?我还没有修、我还没有行,怎么就成佛了???佛可不管你那一套,佛讲你成佛了,他会不会打诳语啊?不会的。所以圆顿大法心地法门叫一步登天、不历阶梯、无修无证!成佛最简单!可是有几个人相信?我们都用世间凡夫的心态,认为多劳才能多得,不可能不劳而获,是不是?所以圆顿大法心地法门就是不劳而获,这就是妙法!这就是石破天惊的妙法!为什么不敢相信?因为它太简单了!因为它成佛太快了!你说这个冤枉不冤枉啊?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5-3 10:24
  • 0

    主题

    72

    帖子

    1435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435
    33#
    发表于 2016-5-4 13:34:40 | 只看该作者
    所以『相待生劳』,这就着我们刚才的第七识来做文章。但这里『劳』已经叫「后七转识」,怎么样分前和后?前七转识它仅仅是对着虚空打妄想、在看,无意中就使我们真心本来面目现出有形有相的风云雨雾、泥巴瓦块……所以这个时候七转识感到好玩了,啊?虚空里怎么出现了这些东西啊?注意:它一定是认为虚空里出现的,明白吗?它如果知道就是真心变现出来的话,我们就不会受苦了。它这个时候执着了:我能见、我有本事,乃至以为是自己生出来的,是不是?种种妄想而陷入无明。它如果知道就是真心变现出来的话,它始终是明心见性的大菩萨来表演而已,它不会堕落为六道众生。
    所以这里的『生劳』,也就是这个劳相,在「无明不觉有三细,境界为缘长六粗」的六粗之相里,属于第一个相,叫「智」,当「智」有了相,是不是开始执着了?我有本事,所以把它作为「后七转识」起智分别。佛在十番显见的时候  把这个第七识说为「不动」,说为「真实」,是不是?当我们由前面的六种意识心已经观照到第七种心的时候,佛当下又把它说为「妄见」,之所以称为「妄见」,它能「起智分别」。「有动」就是「妄」,注意这个「妄」不同于世间法讲的「妄」。世间法讲妄,这个茶杯是白金,金中金,钻石中的钻石成就的,价值一百亿个美元,这是讲妄,是不是?叫假话。佛法里的妄是另外一种真实,它随缘显现出来。为什么讲它妄呢?它不是我们世间人认为泥巴里能长庄稼、妈妈肚子里生儿子,世间人认为一定要有来龙去脉。可我们这种妄它没有来龙去脉,在世间法里找不到它的老爸老妈,也找不到它的娘家、婆家。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5-3 10:24
  • 0

    主题

    72

    帖子

    1435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435
    34#
    发表于 2016-5-4 13:36:26 | 只看该作者
    虽然找不到,却明明现前,怎么现出来的?是由我们无形无相的心变现出来的,这是别教说法。用圆教说法:我们的真心本来面目,既不是真空,也不是妙有;既不是真,也不是假。它随缘显现为真,显现为假,显现为真空,显现为妙用,显现为虚空,显现为山河大地,要明白这个道理。在这个程度上叫「妄」。懂得了妄,你当下即是真,千万不能用世间法的虚和妄,来理解佛法里的虚和妄。所以现代的藏教、通教、修禅宗的对这虚和妄的概念都搞不明白,它是按照世间法的虚妄来理解。所以佛在后面五十种阴魔境界里,对于没有明心见性、没有从圆顿大法知虚知妄这个前提之下来修禅宗,百分之九十九点九九九九九九……这个九从这里拉到美国华盛顿都拉不完,都会走火入魔,因为他的知见是错误的。
    「虚、妄、真、实、常、有、空……」等等这些佛法的名相概念被世间法滥用以后,已经失去了原汁原味。现在大部分人按照世间法的语言风格、按照世间的逻辑推理、按照凡夫的心态来妄解佛法里的一些专用的名相概念,就造成了『邪师说法,如恒河沙』!而且那些讲经的邪师大部分人都能认可,为什么?他都是按照世间凡夫的心态来观照,这是我们佛法的悲哀!
    你比如佛法里讲「常」,这个「常」是讲时时事事处处,念念在道,才叫「常」。佛法里讲的「持、坚、固、执」,同样是讲时时事事处处,念念在道!在什么道?万法都是我一念变现,在这个道。可是到了世间法里讲「常」,你隔三差五来家看看,叫常,是不是?哦,他经常来啊,隔三差五就来,这不叫「常」,这叫间或而来。世间法的坚持,你给我坚持一天,你给我坚持半个小时,这不叫坚,也不叫持,这叫「糊弄」,你给我糊弄半个小时,是不是?所以为什么有些人讲《阿弥陀经》,开口就是错的?我经常讲:你们有哪一位不服气,你认为哪个人讲经是对的,你把它拿过来给我看,我当下就告诉你他错在哪里。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5-3 10:24
  • 0

    主题

    72

    帖子

    1435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435
    35#
    发表于 2016-5-4 13:43:43 | 只看该作者
    为什么几千年以来,求道者多如牛毛,得道者凤毛麟角?就是因为我们错解如来义,不懂装懂,而且百分之百以为就是对的。为什么佛在当年出世说法,一场法会几乎都是百分之百的人当下成佛?你可不要以为那是佛在世啊!错了,佛讲「依法不依人」,只要依《法华经》《楞严经》,不管谁,只要把《法华经》《楞严经》讲对了,那就跟佛一样,听的人基本百分之百成就,要不然佛就不可以灭度。如果佛在世才能成就人,老佛爷您就不可以走,是不是?所以佛把《法华经》《楞严经》讲完了以后,完成任务了,屁股一拍就走了!为什么?你们只要按照《法华经》《楞严经》来做,百分之百能成佛。师父讲这个道理你们能不能认可?(众答能)。认可的人把手举起来,好,请放下。我们挽救如来家业,大有希望!就这个道理。
    这是我们讲的智相,就是我们的第七识,刚才已经和大家见面了。所以我们现在心已经比较松动,这个第七识就是我执。那么阿罗汉就是破除了肉团身、破除了六种意识心后,而执着于无形无相的这个第七识就是他。他那种人我空实际上是有漏人我空,他还有我执。真正的人我空,必须是明心见性的菩萨,证到了一分法我空的时候,他证到了真正的人我空;那么法我空呢,一切人、一切法都是一个人、一个念,他破除了阿罗汉那种个体本位的我,而证得一分大我。但是我们讲这个明心见性的菩萨证得了人我空、法我空,没有了我,那他为什么还现相,现这个肉身来啊?没有我,不妨假现这个我,不妨利用这个我来教化众生、来提升品位,明白吗?
    另外,我们讲证到了第七识,前面的六种意识心它灭亡了没有啊?没有。第七识当下是不是就是前面的六种意识心?是的。你可要搞明白呀!一二三四五识、六识、七识、八识、九识、十识,是不是就是一个识啊?是。其实啊,要真正来讲这个法啊,一句话:所有的东西都是一个念变出来的!可是人家不懂啊!明明只有一个念,怎么变出五识、六识、七识、八识?这就是佛的良苦用心!如果不开这个方便门,就是刚才讲的—哑巴看到贼,知道,讲不出来。所以我们即破即立,怎么「即破即立」?破了前面的六种意识心,这是即「破」;当下又把它「立」起来,当下就是七识,就是八识,当下这个意识分别心已经转识成智。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5-3 10:24
  • 0

    主题

    72

    帖子

    1435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435
    36#
    发表于 2016-5-4 13:48:19 | 只看该作者
    为什么特别强调这个法呢?我就曾经遇到一位法师,说发动大家找真心,说真心在哪里……真心在哪里啊?当下是不是就是真心呐!比如说孙悟空变成茶杯,你还找孙悟空,茶杯是不是就是孙悟空?他非要把孙悟空找出来。这个道理大家搞明白了吗?(众答:搞明白了)。手掌在这里,他非要找拳头,拳头在哪里?手掌当下是不是就是拳头啊?好好把这个道理搞明白,所以圆顿大法唯智乃知。
    【劳久发尘】。
    这个『劳』,我们已经解释为是我们后面的第七识—后七转识。在众生位,我们把它说为我们的真心本来面目。其实来讲,讲这个大乘因缘法,它仍然是无明妄想,它是根本无明;而前面的眼耳鼻舌身意这六种意识心,我们把它说为枝末无明,六道众生悲剧即在于在枝末无明中执着、妄想、分别,所以佛通过七处破妄识、十番显见,把众生以方便法从前面的六种意识心—这种枝末无明引导到这个第七识—这个根本无明;接着又通过两种妄想心—所谓别业妄见和同分妄见,来逐步地破妄;那么再进一步地通过讲五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地、水、火、风、空、见、识」这四科七大,二十五个法,分别会相归性,归入到『如来藏妙真如性』。这四科七大二十五有,实际上就是从枝末无明到根本无明,来把它回归真心本来面目,在佛法里把它说为次第空如来藏。有慧根的人从次第空如来藏即已能悟到次第三个如来藏,乃至悟到『一心三藏』。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5-3 10:24
  • 0

    主题

    72

    帖子

    1435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435
    37#
    发表于 2016-5-4 13:49:59 | 只看该作者
    所以从前面这个第一卷到第三卷,如果会用心的话,我们可以达到八地以上的境界;不会用心的人,你也会超越六道轮回,看各人用心深浅。所以我们现在心里基本上有一个底:佛到这个世界上来,就是为了讲这一部《法华经》或者《楞严经》。那我们就要想到:佛为什么在《楞严经》把自己讲的三藏十二部经统统判为戏论法?在《法华经》,佛把自己讲的三藏十二部经说为『戏论之粪』?如果不读《法华经》,不读《楞严经》,每个人都会怀疑师父是在谤佛谤法!为什么古今中外没有几个人敢讲《法华经》和《楞严经》?他们甚至看了《法华经》《楞严经》都怀疑是不是佛讲的。我一开始也是怀疑是不是佛讲的,可是我后来看了,一个法不能因为它是佛讲的,还是不是佛讲的,就以此说它是真理或者不是真理。
    我们现在已经讲到第四卷,昨天进行了考试,是不是?如果《楞严经》是魔讲的,你们认可不认可?(几乎百分之百都表决认可),这就是破除迷信!所以佛给我们的教诲,依法不依佛!一定要搞明白:我们讲《法华经》《楞严经》是真理,绝不因为它是佛所讲,而是因为佛讲到我们心里去了。任何人在真理面前必须低头,他没有办法否认,因为这就是讲的我们的心!所以我们今天读了《楞严经》,就想起了:为什么佛当年在世一个楞严法会、一个法华法会就能有无量的人没有离开讲堂、没有离开板凳、无修无证而当场成佛?为什么师父讲经十来年以来所到之处,无一例外,两个小时的开示当场百分之九十以上乃至百分之百的人,自己印证自己成佛了?
    所以读了《楞严经》的同修,你们看到师父讲的《过五关斩六将证菩提》是不是完全是《楞严经》的精华呀?没有哪一句不是《楞严经》,我们要珍惜呀!你不把《楞严经》读懂,你怎么能成就?《楞严经》讲的很清楚:要明心见性以后才可以起修!可是大多数修行人都是认为通过各种法门来争取明心见性。明心见性唯一的途径就是读《法华经》《楞严经》,明白『如来藏』道理,否则任何方便法门都不能明心见性。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5-3 10:24
  • 0

    主题

    72

    帖子

    1435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435
    38#
    发表于 2016-5-4 13:52:01 | 只看该作者
    所以这一段经文,从会相归性,我们见到了性以后,再反过来讲这个性是怎么样变现出相来的,是不是?这是反过来讲,要把这个道理搞明白。那这样讲好玩了,它不讲真心,不讲妙真如性,它还是在讲我们会打妄想的这个第七识,是不是?劳久发尘,劳久发尘,还是它老人家在『劳』,变现出凡夫也是它在劳,从凡夫回到佛菩萨的大光明藏,是不是还是它在劳啊?成圣成凡就是一个念在变来变去的,所以这个念叫「转相」,转来转去的,把我们由佛转成凡夫,由凡夫再转成佛,就是它一个人在转。所以真正的佛法是讲什么?它没有教我们去念佛念咒,没有教我们去拜佛、拜忏;没有教我们去什么建大殿、去建道场;没有教我们去行万善破万恶……没有。它仅仅是告诉我们善和恶、万法万相是怎么样变出来的;这一切的佛、这一切的菩萨、一切的众生是怎么样来龙去脉;天上天下无量的万法互相之间是一个什么关系,讲得何等的深刻!而讲的方法从日常的衣食住行、耳闻目睹身受这些最贴切的方面开始讲,是不是显得非常朴素、非常真实?因为听这样的大法,你可以在一生中、乃至在一年中、乃至在一天中、乃至在一个小时中、乃至在一句话、一念中当下成就!
    我们真正明白这个道理呀,你不知道该作何感慨!!!所以许多人明心见性以后他没有其它事情做,就是左右开弓,就是打自己嘴巴,认为自己太愚痴了!太无聊了!太傻了!太笨了!无量劫以来吃尽千辛万苦想要达到的东西,他不知道一念就可以成就!这既是事实,也是佛的金口玉言!佛在《楞严经》第四卷讲:『决定成佛,譬如以尘扬于顺风,有何艰险』?也就是说成佛最简单,像大风吹微尘一样!紧接着又讲:『何籍劬劳,肯綮修证』?哪里靠你去刻苦地修?哪里靠你去认真地修?你那是无聊!你那是自讨苦吃!你那是没有事找事干!你那是装模作样!佛讲得多辛辣!佛讲得多干脆多利索!所以我们要生惭愧心!要生恐惧心!要生恭敬心!只有我们明白了这个道理,你才能真正理解到师父的良苦用心!有许多弟子被我瞪着眼睛、拍桌子打板凳在骂:都是些无聊!这么重要的法,是不是?我们该怎样感恩老佛爷啊?!其实搞来搞去,是不是还是我们这个第七识在作怪啊?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5-3 10:24
  • 0

    主题

    72

    帖子

    1435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435
    39#
    发表于 2016-5-4 13:53:55 | 只看该作者
    所以你看这个『劳久发尘』,首先要看它怎么劳法。佛在前面十番显见、七处破妄的时候,讲它不动,是不是?显见不动啊!那是不是方便哄我们呀?在我们心执着在前面六种意识心的时候,它把这个第七识显现为不动,其实来讲,它动得最厉害,是前面六种意识心速度的无量百千万亿倍。它怎么劳?怎么动?它一个念头这么大的时间有1280万亿亿次生灭,劳得这么快!劳得这么凶!为什么我们看不到啊?就是因为它太快了!一个癞蛤蟆在外面「嘣嘣嘣」地跳,你能看得到,是不是?一个火箭嗖地一下从你面前经过,你能不能看到火箭飞啊?不能。这叫流急不见。所以我们现在多可怜啊!我们的心速现在跟癞蛤蟆的速度一样。而佛法教育的目的就是要把我们的心速提高、心念变细,把本有的智慧德能挖掘出来。所以祖师大德讲,如果你不把《法华经》《楞严经》读懂,三藏十二部经可以一笔勾销,不要去现世。
    你如果说:我会读《地藏经》、我会讲《金刚经》、我就是《无量寿经》是一部经王……我告诉大家,讲《无量寿经》是经王,佛没有这样讲,祖师大德也没有这样讲,这个法没有任何根据。佛明明讲《楞严经》是『妙法莲华王』,明明讲《法华经》是『诸经之王』,此外没有讲第三部经是王,大家一定要明白这个道理!祖师大德讲:你真正把《法华经》《楞严经》读懂了,三藏十二部经都是废纸!诸佛金口玉言都是废话!就看你懂不懂,如果没有读懂的话,你都是半瓶子晃荡。今天是那个法师给我怎么讲的;明天是那个法师给我怎么讲的,一会人家送我一本咒;一会又送我什么品;你都是在瞎折腾!盲修瞎练!你把《法华经》《楞严经》读懂了,好了,三藏十二部经统统是《妙法莲华经》!耶稣教、天主教、天文、地理、数学、语文统统是《妙法莲华经》! 乃至吃饭、穿衣、刮风下雨、泥巴瓦块、牛屎狗粪统统都是《妙法莲华经》。为什么?《法华经》《楞严经》就是告诉我们:一切的万法统统是一个人一个念之所变现。妙就妙在这里,「先破后立,即破即立」,并不是破了以后就完了。如果只破不立,那你把《法华经》《楞严经》也讲成了邪法。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5-3 10:24
  • 0

    主题

    72

    帖子

    1435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435
    40#
    发表于 2016-5-4 13:56:17 | 只看该作者
    『久』:劳久的『久』,在「无明不觉有三细,境界为缘长六粗」里,在六粗第二相,叫「相续相」。当我们前七转识,转化为后七转识,在快速地分别妄想、恒审思量时,是不是一个念接着一个念啊?所以这个分别的念相续不断,佛在前面怎么讲的?像爆流一样,是不是?前不落后,后不越前。所以我们的悲剧就在于,我们在动荡之中却不知道动荡的当下就是我们的真心本来面目!我们只要停止妄想,当下就是如如佛。大家知道为什么停止妄想,当下就是如如佛啊?一杯浑浊的水,你天天在这动啊动啊动啊……它能不能沉淀呐?(不能)。你放在这里不动,它能不能沉淀啊?(能)。如果里面再加一点明矾,哪一种沉淀得快啊?加明矾的沉淀得快,是不是啊?所以读《法华经》,读《楞严经》就是加明矾,很快地沉淀;不加明矾,即使我们坐在这里不动,不动是不是也是一种动啊?所以通教禅宗那种坐空定,坐到猴年马月都不一定能成就。
    唯有圆顿大法修「动中定」,这个「动」就是通过《法华经》《楞严经》法理法义来加明矾,摇摇晃晃定下来,明白吗?那么这是一盆浑水,这是一盆清水,我们的脸对着浑水,再对着清水,在浑水里你能不能照清你的脸啊?不能。在清水里你能不能照到啊?能。好,在清水你能照到就是表明心见性,就是我们通过打明矾,通过《法华经》《楞严经》先开悟,明心见性。虽然明心见性了,明心见性就是分真即佛,是不是?他已经不落六道轮回。但是定下来的泥巴是不是要把它清除掉?定下来的泥巴不清除掉,就不能成圆满的佛。所以在这个时候,我们用各种方便法门,方便有多门呐,念佛、拜佛、修禅定、念咒,包括吃饭、走路、穿衣,统统都能用得上,这个时候就是把那些泥巴逐步地清除掉。这个道理、这个比喻大家能听得懂吗?你们一定要明白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