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014|回复: 6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请法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5-12 15:22
  • 194

    主题

    400

    帖子

    5787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78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5-4 08:15:2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为何忽生山河大地,是啊,山河大地是怎耒的。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顶 踩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8-8-10 10:50
  • 151

    主题

    1325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1985
    沙发
    发表于 2016-5-4 09:56:43 | 只看该作者
    阿弥陀佛               
  • TA的每日心情
    萌哒
    2016-6-9 12:00
  • 287

    主题

    3393

    帖子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4249
    板凳
    发表于 2016-5-4 10:09:12 | 只看该作者
    一念不觉,从本心里,显现出来山河大地诸多万法万相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5-8 13:28
  • 42

    主题

    98

    帖子

    150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503
    地板
    发表于 2016-5-4 10:20:2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由众生的妄念,随因缘而现的?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9-8-31 11:13
  • 1

    主题

    268

    帖子

    3712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712
    5#
    发表于 2016-5-4 12:12:5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南无大乘妙法莲华经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5-3 10:24
  • 0

    主题

    72

    帖子

    1435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435
    6#
    发表于 2016-5-4 12:27:11 | 只看该作者
    《楞严经》卷第四中有开示:佛言,富楼那,如汝所言清净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汝常不闻如来宣说,性觉妙明,本觉明妙,富楼那言,唯然,世尊,我常闻佛宣说斯义,佛言:汝称觉明,为复性明,称名为觉?为觉不明,成为明觉?富楼那言:若此不明,名为觉者,则无所明,佛言:若无所明,则无明觉,有所非觉,无所非明,无明又非觉湛明性,性觉必明,妄为明觉,觉非所明,因明立所,所既妄立,生汝妄能。无同异中,炽然成异,异彼所异,因异立同。同异发明,因此复立无同无异。如是扰乱,相待生劳。劳久发尘,自相浑浊,由是引起尘劳烦恼,起为世界,静成虚空,虚空为同,世界为异。彼无同异,真有为法。
    在前面的一至三卷,佛帮助修行人从万法之相作开示,引导到万法万相没有出现之前的我们那个无形无相真实存在的心,是帮助我们「见性」,叫会相归性。从这里往后反过来,佛从无形无相的这个心开始说起,研究它是怎么样变现为山河大地、日月星辰、风云雨雾、树木华草;又怎样变现为佛菩萨、天人鬼畜、牛马猪羊等一切的有情众生。也就是反过来,从心不变随缘为万法,这叫「明心」。所以一至三卷是帮助我们「见性」;这个第四卷就帮助我们「明心」,明白这个心是怎么样变现出万法,用次第圆融的办法帮助我们开智慧。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5-3 10:24
  • 0

    主题

    72

    帖子

    1435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435
    7#
    发表于 2016-5-4 12:28:38 | 只看该作者
    【佛言:富楼那,如汝所言,清净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
    这个富楼那在前面所问:佛啊!你讲,地水火风空见识、五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都是清净本然,周遍法界。既然是清净本然,那我们这个山河大地怎么来的?在富楼那这个理解,他把这个心完全设想为无形无相、如如不动、不生不灭。有形有相和无形无相在世间人眼里是相互对立的,是水火不相容。用世间人来讲,既然这个房子里充满了火,你怎么还讲这个房子里又充满了水啊?怎么水和火在这里都是清净本然呐?这个道理大家能明白吗?就比如,既然这个虚空里都是个虚空,你怎么讲泥巴瓦块也是在这里清净本然呢?世间法提出这些疑问是不是很正常啊?要明白这个道理。佛把一切的万法万相都归入就似乎像虚空那样,都是四通八达,是不是啊?所以富楼那听了以后出现这个疑问,下面佛再慢慢地回答他。
    【汝常不闻,如来宣说,性觉妙明,本觉明妙】。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5-3 10:24
  • 0

    主题

    72

    帖子

    1435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435
    8#
    发表于 2016-5-4 12:29:55 | 只看该作者
    『汝常不闻』,这是古汉语的一种语言风格,意思就是你不是常常听到我讲吗。注意啊,佛在没有讲《法华经》和《楞严经》之前,其实常常不失时机地把《法华经》《楞严经》这些口头禅提出来,这里我们要体会到佛的良苦用心。虽然佛在讲法41年之后才开始讲《法华经》,其实在这41年中佛并没有少讲《法华经》《楞严经》。那个时候讲法是旁敲侧击,先让大家心里有个印象。所以『汝常不闻』,这就说明,佛之前在各个不同的时期先是旁敲侧击地开示「法华真义」;到最后呢,是绝待地、全面地、专注地来讲《法华经》。特别是这部《楞严经》,根据我们对这部《楞严经》前后内容的观照,它不是佛在一时一处所讲,是佛在多时多处所讲,然后由弟子们把它收集整理。
    『性觉妙明』与『本觉明妙』,『性觉』就是『本觉』,『本觉』就是『性觉』,这里搞明白,是一个意思。『性觉』怎么『妙明』呢?用别教来讲,这个『性觉』是我们的真心本来面目,从性上来讲,它无形无相。虽然是无形无相的真如本性,它也包含了这个十法界无量的万法,(注意啊,讲包含都是方便说,又没有办法用更好的语言来讲),但是它仅仅是没有现相。
    举个例子来讲:这个拳头算我们的『性觉』,是不是啊?大家注意看啊,是我们『性觉』,比喻是无形无相的真心本来面目。这(举拳示之)是锤子相,是不是啊?拳头有没有这个锤子相啊?(没有)。但是有没有锤子性啊?(有)。我们眼睛看到拳头,心能不能看到这个锤子啊?(能)。所以「性是一,相是无量」。这个拳头,它可以现成锤子相;它可以现成剪子相;它现成扫把相;它现成木排相;现成一块布相;还现出一个兔子的耳朵相......这五个指头是表无量的指头,是不是啊?那天相、人相、鬼相、风相、云相、雨相……是不是都在这个手指上啊?那么这一切的相没有现之前是不是拳头?所以这个拳头这个时候叫『性觉妙明』,怎么个『妙』啊?它无形无相的当下就是有形有相,我们心能不能看到啊?你明白这个道理叫「明心」,在佛法里叫「寂而常照」,「寂」就是寂寂寞寞、默默无闻。什么相也没有,但是它「常照」,怎么「常照」呢?有形有相的万法在它心里,叫「寂而常照」,这叫『性觉妙明』。这个『觉』就是我们的本体,就是我们的本来面目;『性』是按照通教、别教方便说为的我们的真心本来面目。下面我还要讲『本』。
  • TA的每日心情
    萌哒
    2023-4-21 15:42
  • 1791

    主题

    1万

    帖子

    19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98042

    宣传达人最佳新人论坛元老优秀版主

    9#
    发表于 2016-5-4 12:31:1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一念坚固妄想而现出山河大地!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5-3 10:24
  • 0

    主题

    72

    帖子

    1435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435
    10#
    发表于 2016-5-4 12:32:23 | 只看该作者
    我再打一个比方:我们现在坐在这里,你能不能把家里沙发电脑、电摩、小轿车、床铺、被子,以及你家里的七大姑、八大姨,你现在能不能想起来?你能想起来,你现在能不能拿出来给我们看?(不能)。虽然看不到,在不在你心里?在,这就叫『性觉妙明』,是不是?我心里就是有,可是拿不出来给人家看啊!好好与我们的真心本来面目相对照。
    『本觉明妙』,这里『本觉』用别教方便说这个『本』呢,但是世间人要执着有形有相,要有根、要有本,是不是啊?也就是我们的「假人」,佛法里叫「俗谛」,也叫「第二义谛」;那个『性觉』叫「第一义谛」。『本觉』就是我们的真心本来面目,以假面具显现为十法界万法。我们仍然用「拿手好戏」来说明这个道理。我们刚才讲拳头,是不是啊?现在讲手掌(以手掌五指表万法),我现在不讲锤子剪子了,这(大拇指)是太阳、这(食指)是月亮、这(中指)是高山、这(无名指)是大海、这是释迦牟尼、这是阿弥陀、这是观世音、这是风、这是雨、这是白骨精、这是猪八戒、这是张居士、这是李和尚、这是七大姑、这是八大姨,是不是啊?这是香的、这是臭的、这是对的一百分、这是错的不及格三十分……是不是全部在这里啊?我们面对十法界,看十法界万法都从哪里来的。通过这个手掌来打比喻就能明白:我们眼见手掌,这个手掌是表万法,心是不是看到拳头啊?眼睛能不能看到拳头?(不能)。所以这叫『本觉明妙』,明明白白十法界,但是来讲,我们就是看到这个十法界,它就是由我们心变出来的。所以我们手掌现前的时候,你眼睛能不能看到拳头啊?(不能)。心能不能看到拳头?(能)。手掌表的万法,是不是当下就是拳头啊?这就叫「见性」,在相见性,以『明』显出『妙』,这在佛法里叫「照而常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