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7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楞严经》开示:狂心顿歇,歇即菩提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19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9360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7 20:56:5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以下摘自《大佛顶首楞严经》卷四

。。。。。。

富楼那言:“我与如来,宝觉圆明,真妙净心,无二圆满。而我昔遭,无始妄想,久在轮回,今得圣乘,犹未究竟。世尊。诸妄一切圆灭,独妙真常。敢问如来,一切众生,何因有妄?自蔽妙明,受此沦溺?”
【财富禅注:富楼那尊者说:“我与如来佛性无二,而我因颠倒妄想而受轮回,现在虽然证到二乘圣果,也不究竟。世尊,既然一切妄本来就不存在,只有真如佛性。那么,是什么原因产生颠倒妄想,而遮蔽了众生的妙明真心呢?”】

佛告富楼那:汝虽除疑,余惑未尽。吾以世间现前诸事,今复问汝。汝岂不闻?室罗城中演若达多,忽于晨朝以镜照面,爱镜中头眉目可见,嗔责己头‘不见面目’,以为魑魅,无状狂走。于意云何?此人何因,无故狂走?
【财富禅注:佛回答富楼那尊者说:“你虽然除掉了大的疑惑,细微疑惑还没除尽。我用现在的事例来问你:
你听说过这个室罗城里,有个叫‘演若达多’的人,晨起照镜子,忽然发狂。他见镜中的人影清晰可见因此觉得可爱,却责骂自己的真头‘不能被我看见,这个头是鬼魅吧’?于是发狂出走,要离开这个被自己扛着的‘鬼魅假头’,出去找到我那‘能看得见摸得着的真头’!
这是怎么回事呢?他为什么发狂、远走?”】

富楼那言:是人心狂,更无他故。
【财富禅注:富楼那说:“是他心中发狂了,没有别的任何原因。”】

佛言:“妙觉明圆,本圆明妙,既称为‘妄’,云何有‘因’?若有所因,云何名妄?
自诸妄想,展转相因,从迷积迷,以历尘劫。虽佛发明,犹不能返。
如是迷因,因迷自有。识迷无因,妄无所依,尚无有生,欲何为灭?”
【财富禅注:佛说:“本是妙觉明菩提自性,你心迷惑,把它当做‘妄相、外尘’了,这‘妄’的产生有什么原因呢?如果‘妄相’是因缘生成的,怎么会叫做‘妄’?
这都是你的‘妄想’(迷惑不认菩提自性)自相迷惑,不断积累有五蕴尘相。佛开示你们以后,你们(由于迷惑的习气还在)还是积重难返。
迷惑的原因只是迷惑了(譬如演若达多发狂找头,不过是迷惑了而已),一切‘妄尘’不是依因缘而起(其实都是菩提自性被错觉了),‘妄相’本来就没有生起过,怎样去灭他呢?”】

【注:佛陀这一段话极为重要。妄相本来就不曾生起,你们为何想要去灭它?所以六祖说:“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此是真灭尘。而非神秀的二乘见解:“时时勤拂拭,不教染尘埃”。那样是尘上加妄,最多只能得个小果,万万不能成佛。】

“得菩提者,如寤时人说梦中事,心纵精明,欲何因缘取梦中物?况复无因,本无所有。
如彼城中,演若达多,岂有因缘,自怖头走?忽然狂歇,头非外得。纵未歇狂,亦何遗失?富楼那。‘妄’性如是,‘因’何为在?”
【财富禅注:“得菩提佛性的人,如同醒来人说梦中事,心里清醒了,怎么会回到梦里取那梦中事?况且只是梦幻中认妄为真了,没有原因,染着那无所有的事干什么?
就像城中的演若达多,发狂找头有什么原因?仅仅是迷了而已。忽然不再迷狂了,头不用找,本来现成,不从外得,也不从修习而得。纵然他仍然在迷狂的时候,他的头何曾丢失过?何用寻找呢?
富楼那,颠倒妄想也是如此啊,仅仅是迷惑了,没有任何别的原因。”】

“汝但不随,分别‘世间,业果、众生’三种相续。三缘断故,三因不生。则汝心中,演若达多,狂性自歇,歇即菩提。
胜净明心,本周法界,不从人得。何藉劬劳,肯綮修证?”
【财富禅注:你只要不再妄自分别‘世间、业果、众生’三种相续(都是你自性,无可分别、染着、取相),就没有三缘、三因。则你心中的演若达多就不再发狂迷了。狂迷之心停息了,就是菩提自性。
菩提自性本来妙觉圆明,周遍法界,不从别人那里得。哪里用得着勤苦辛劳修证呢?】

“譬如有人,于自衣中,系如意珠,不自觉知,穷露他方,乞食驰走,虽实贫穷,珠不曾失。
忽有智者,指示其珠,所愿从心,致大饶富。方悟神珠,非从外得。”
【财富禅注:“就像有人把一颗价值连城的摩尼宝珠,系在自己衣服里,后来却迷惑忘记了,到处要饭乞讨流浪生活。
忽然有智者为他指出:‘你有这样价值连城的宝珠,却为什么流浪要饭?’他忽然醒悟,就这样成了大富翁,却不是从别人那里得到的财富啊。”】

。。。。。。

【财富禅评注】:

佛陀讲‘演若达多发狂找头’这一段话,一语双关:
——凡夫的迷惑是‘认影(妄)为真’(包括认‘昭昭灵灵的定境’为真);
——而修行人的迷惑却是“将头觅头”——不知自己现在这‘能觉之心’就是一切,非要‘灭妄来求真’,企图再找一个‘昭灵的真心’来。
【——佛在《圆觉经》里讲:若如此见解,就是‘人我众寿’四相未破,此人纵然证到佛的涅盘境界,也是‘人我众寿’四相未破,不能成佛。】

佛陀这一段话又极为重要:
一切见闻觉知、与外境,犹如眼花了看到的空花,本来就没有生起过,也没有灭过。
众生迷失自己能觉之佛性,却把这幻觉信以为真,以为一切相‘有生灭’,因此沉沦生死。
妄相本来就不曾生起过,你们修行人为何想要做功夫去灭它?

所以六祖说:“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此是‘真灭尘’。——时时认得‘唯有自性,无有一物’,都不染着,不取不舍。所以宗门祖师云:‘终日吃饭没有咬着一粒米,终日穿衣没有挂着一丝纱。’
而非神秀的二乘见解:“时时勤拂拭,不教染尘埃”。那样是不解般若真理,狂作灭尘功夫,却是尘上加妄,最多只能得个二乘小果,万万不能成佛。
===========
狂心顿歇,歇即菩提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顶 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