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288|回复: 2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根 尘 识~意林当统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9-29 12:38
  • 341

    主题

    1738

    帖子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2951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2-16 20:50:2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根 尘 识

    “根、尘、识”是佛法基本名相,其间差别应当辨析明白。
    《楞严经》讲“四科”、“七大”皆以此为基础:“五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为如来藏中已发现者,属事造之七大;“地、水、火、风、空、见、识”为如来藏中未发现者,属理具之七大。故四科一一皆非因缘、亦非自然,本如来藏妙真如性;七大皆如来藏中,性色真空,性空真色,清净本然,周遍法界。法因分别生,亦由分别灭,法法当体真常,法法圆融周遍,即是清净实相。
    “见闻觉知”六根之用,有根性、识性之分;尘(六尘境界)有生、灭之异;识(第六意识)有明了、独头之别。根识同具见闻觉知六用之了别性,六根对境如澄水映物、明镜成像,本无分别;六识缘境,则有分别,即此有无分别,为根识之分。识性虚妄,故名妄想;根性真常,故称佛性。若能舍识用根,自会成就一切种智,因远离分别,全识性即藏性。根尘相对,一念未起,正是根性取现量性境,它能现万相,却不被一物所染;它性自清净,自不被一尘所挂,此即无染觉性之照用。识性如何起念分别?若根尘相对,初起第一念,不涉名相,即是前五识随念分别;若起第二念,计执名字,分别名相,缘境之后,将外境摄入,交内之独头意识,即是第六意识计度分别。《楞严经》卷第五中,十方如来,异口同音,告阿难言:“汝欲识知,俱生无明,使汝轮转,生死结根。唯汝六根,更无他物。汝复欲知,无上菩提,令汝速证,安乐解脱,寂静妙常。亦汝六根,更无他物。”又,佛告阿难:“根尘同源,缚脱无二。识性虚妄,犹如空华。由尘发知,因根有相,相见无性,同于交芦。是故汝今,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槃,无漏真净,云何是中更容他物?”故知,单根不立,但尘无存。根尘发识,不离因缘。既籍因缘,必有生灭,尘有则有,尘无则无。五阴皆是妄想分别所成:一念执着,执则成碍,此即坚固妄想,而成色阴,依之劫浊成;一念觉知,领纳在根,任运分别,此即虚明妄想,而成受阴,依之见浊成;一念分别,缘虑前境,此即融通妄想,而成想阴,依之烦恼浊成;一念妄想,刹那变灭,不得停住,此即幽隐妄想,而成行阴,依之众生浊成;一念周圆,不动而动,似常非常,此即微细妄想,依之命浊成。五阴重叠,现十八界万法,边际皆是色心诸缘妄立,故《楞严经》讲:唯色与空,是色边际;唯触与离,是受边际;唯记与忘,是想边际;唯灭与生,是行边际;湛入合湛,归识边际。此五阴元,重叠生起,生因识有,灭从色除。理则顿悟,乘悟并销;事非顿除,因次第尽。
    “真如不守自性,一念而有无明,无明不觉生三细,境界为缘长六粗”。因最初一念妄动,迷性明而成无明,觉明为咎,一迷为心,而成众生。真心无念,绝待一如,有念即妄,不离分别。分别不离对境,所现即是无明,故何谓“念”?无明痴相与妄想动相和合即是念。真心如水,无明如风,妄想如波,风起则波动,风息则水澄 。故说:诸佛无垢识,凡夫阿赖耶,如金现诸相,辗转无分别。自性如虚空,识生三千界,无量差别相,寂然性无殊。 所谓“一念不生”是说根性性境,而“念起即觉”才是我们修行的功夫。修行是依正知见为指导,去自心自觉,自心自证,成就无上正等正觉。《华严经》说为:知幻即离,不假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楞严经》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在根解结,从闻思修,入三摩地,讲的也是离尘脱根,逆流返源,旋妄归真的见性之路。学佛要去践行,实践如来教法的过程,要求以究竟了义教理作为指路明灯、以自我身心作为实验材料、以“四依法”作为修行标准,去向内心觉照,如此才能亲证圣智。因为佛不在外,是心是佛,佛由心作。
    《唯识》云:“愚者难分识与根。”根不离尘,尘不离根,根尘发识,不离因缘。通过对识性虚妄与根性真常的剖析,我们就从理上认清无始劫生死轮回的妄本与成就菩提涅槃的真本,这样就具足了修行的正知见,然后开足马力,以虔诚心作为原动力去精进修行吧!
    意 林
    2017 年正月十五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顶 踩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8-12-1 22:54
  • 89

    主题

    6216

    帖子

    5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56509

    活跃会员热心会员论坛元老宣传达人最佳新人

    沙发
    发表于 2017-2-18 22:21:29 | 只看该作者
    自古以来,人们说为‘石破天惊说法华风起云涌演楞严’。讲到《楞严经》,可以讲是‘动天地泣鬼神’,听到《楞严经》以后,使人大开圆解,原来如此。
    如是我闻   万法皆成
  • TA的每日心情
    可爱
    2017-5-27 18:03
  • 557

    主题

    3万

    帖子

    18万

    积分

    禁止发言

    积分
    180960
    板凳
    发表于 2017-2-18 23:06:1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你一念信解『如来藏』道理,天大的罪过给你一笔勾销!《楞严经》倒数第二页是不是这么讲的?!”  “佛告阿难。诸佛如来。语无虚妄。若复有人。身具四重十波罗夷。瞬息即经此方他方。阿鼻地狱。乃至穷尽十方无间。靡不经历。能以一念。将此法门。于末劫中。开示未学。是人罪障。应念销灭。变其所受地狱苦因。成安乐国。得福超越前之施人。百倍千倍。千万亿倍。如是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楞严经最后佛开示一个造下五逆十恶重罪的人,地狱景象马上现前,非常的危险,刀山火油锅马上就要出现,马上这人就要受至极之苦。有佛子为它开示如来藏心地法门,他一念明白了天地万法原来都是一人一念变现的啊,一切众生与我是同一个本体啊。  当下化地狱为佛土。因为心量扩大了,能够带业往生。弘忍大师有句话讲,叫做“一灯能灭千年暗,一智能除万年愚”比如房间漆黑一片,那一灯一下子打开,房间全部光亮了。
  • TA的每日心情
    可爱
    2017-5-27 18:03
  • 557

    主题

    3万

    帖子

    18万

    积分

    禁止发言

    积分
    180960
    地板
    发表于 2017-2-18 23:06:3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1《楞严经 . 卷四》关于对【自然心与生灭心】精辟开示。           佛对阿难开示我们真心本来面目是【非菩提心非生灭心】、二者破除方为【无功用道】后,接着又开示道:           【如是则明自然心生,生灭心灭,此亦生灭。无生灭者,名为自然】            意思说,按照前面来讲,如果说,有个自然,像这样说的话,就说明自然心生起来了,那个生灭心就灭了,其实,这也还是个生灭心啊!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你生出了个自然嘛。没有生、没有灭,才真正叫自然。           佛的开示,是针对阿难执着自然法与因缘法而言的。即,如果把因缘心灭掉了,来修自然心,那么,自然心生起来了,这自然心还是因缘心啊!还是用了【有为之心】来行【无为之法】,即,来行【自然之法】,仍然是【有为法】。没有生、没有灭才真正叫自然。          这个【自然】,可以从三个角度来观照,一是,用圆顿大法来观照,把我们整个宇宙人生真理,就说成是个自然。           二是,从通教别教观点来观照,把宇宙人生真理,即把一种属于无形无相、如如不动、不变的、那个所谓的【真如】说成自然。      
  • TA的每日心情
    可爱
    2017-5-27 18:03
  • 557

    主题

    3万

    帖子

    18万

    积分

    禁止发言

    积分
    180960
    5#
    发表于 2017-2-18 23:06:5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2《楞严经 . 卷四》关于对【自然心与生灭心】精辟开示。 三是,就是指的外道的自然,外道的自然是妄想的自然,认为太阳、月亮、山河大地、刮风下雨是自然现象。其实,刮风下雨、山河大地不是自然,是因缘所生法,是因缘变现出来的法。这个【自然】,可惜被外道抢先一步占领阵地而提前下手盗用了,所以佛没办法,把这个【自然】改成了【自性】,改成了【真】。圆教压根讲,就没有自然、没有因缘,是非因缘、非自然,但无分别不妨分别,强词夺理有了个【真真如性】,它可以随缘变现为【自然】,随缘变现为【因缘】,这才叫真正的自然。可以再进一步分析:把【拳头】比如【自然】,把【手掌】比如【因缘】,代表十法界万法。《法华经》《楞严经》没有什么自然、因缘之说,强词夺理为一个【自然】,即【真真如性】,是【非因缘、非自然】。我们眼见【手掌】,心当下就见到它是个【拳头】,【因缘】当下就是【自然】,叫【非因缘】,可毕竟是【手掌】,又是【非不因缘】;我们眼见【拳头】时,心当下就见到它是个【手掌】,所以【拳头】这个【自然】,当下就是【非自然】,但它毕竟又是【拳头】,又是【非不自然】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0-5-1 10:20
  • 430

    主题

    1万

    帖子

    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0320
    6#
    发表于 2017-2-19 11:19:4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南无阿弥陀佛
  • TA的每日心情
    萌哒
    2023-4-21 15:42
  • 1791

    主题

    1万

    帖子

    19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98042

    宣传达人最佳新人论坛元老优秀版主

    7#
    发表于 2017-2-27 22:43:44 | 只看该作者
            1、我有方便力,开示三乘法,一切诸世尊,皆说一乘道。
    今此诸大众,皆应除疑惑。诸佛语无异,唯一无二乘。

    先说「开示三乘法」中有没有大乘法呀?有。但那种大乘法叫「不了义大乘」,是「权教大乘」。所以讲来讲去,佛强调了一切诸佛「皆说一乘道」,都是为了最后归宗于「一乘道」。这个「一乘道」也叫大乘,但是叫「实教大乘」,也叫「了义大乘」。一般地,《法华经》《楞严经》《涅槃经》《无量义经》被说为圆教一乘大法——《无量义经》是《法华经》的前方便;《大涅槃经》是《法华经》的后方便;《楞严经》呢,是为《法华经》鸣锣开道,投石问路。
    敬请关注法华论坛:http://www.fahua123.com/portal.php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12-28 19:47
  • 7

    主题

    5742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2831
    8#
    发表于 2017-3-4 11:58:4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楞严云『 诸法所生。唯心所现。一切因果。世界微尘。因心成体。』变现则动,动则为风。未风之前,身心本具。若不具者,无孰能有?身心虽具,却无形相。若有形相,岂不失控?虽无形相,其性本具。如诸疯癫,无非当人,妄想所至。楞严说为一念动摇妄想而有风大。地火水三,亦复如是。皆依心现识变,次第而现。是故明觉立坚,坚明立碍。一念坚固妄想而有地大。坚觉宝成,摇明风出。风金相摩,一念暖触妄想而有火大。宝明生润,籍火蒸之缘,一念湿润妄想而有水大。四大因心成体,次第变现。现即性一,变即相万。性相如是不二义故。现即不动其体,变即随缘而用。体用如是无二别故。现者即显圆融,变者即彰次第。如是次第不碍圆融,圆融无妨次第。互为总别,互别为别。次第圆融二无障故。如是乃至四大周遍,不相陵灭。性本绝待故。闻一悟千,推而广之。三界如是,一真如是。如来藏中,天真如是!
  • TA的每日心情
    可爱
    2017-5-27 18:03
  • 557

    主题

    3万

    帖子

    18万

    积分

    禁止发言

    积分
    180960
    9#
    发表于 2017-3-6 13:44:5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一心三藏】的法理是《法华》《楞严》的精华!真正明得此理,即是明心见性的菩萨!然后再悟后起修,可疾速成佛!正所谓文殊菩萨所讲【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归元】就是成佛。性就是明心见性。也就是说,我们要成佛,必须从【悟门而入】!所以我们听经闻法非常重要!然后再广修六度万行,速成就佛道!阿弥陀佛! 《成佛的法华》《开悟的楞严》,释迦牟尼佛称之为“诸经之王”!所以我们要选择“真中真”,“王中王”的最究竟了义大法是关键前提!阿弥陀佛!
  • TA的每日心情
    可爱
    2017-5-27 18:03
  • 557

    主题

    3万

    帖子

    18万

    积分

    禁止发言

    积分
    180960
    10#
    发表于 2017-3-6 13:45:1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佛观三界,无异火宅,众生身处其中,不知不觉,不惊不惧,哪怕被火所烧,都不知何者是火?自以为一切都是自然,乐享其中。佛兴无缘之慈,同体大悲,而救拔斯难。为何?因为佛证万德,明了十法界万法无一不是万德齐备,无一不是佛,跟佛无二无别。但是众生在迷中不得受用,只能自享迷惑颠倒之报,《楞严经》说为“自心取自心”,明明都是自己的性德,非要分个天地人我大小,红黄黑白多少....其实,没有哪一法不是「如来藏」。即使我们迷惑,也是迷惑颠倒的如来,我们吃穿住行,动心起念,念念用的分别心、对待心、妄想心,无一不是真心,无一不是如来藏。所以,“人人份上本有弥陀,个个心中不无净土”。你知道了如来藏的道理,当下即受如来之果报。佛在早期传法,引导人们修行、修行,到他讲《法华经》之时,直接把前面所讲之法,说为“诸法戏论之粪”,那些“羊车、鹿车、牛车”也就是方便说说。今天的分享中,佛问,我的许小予大,是打妄语吗?你看,我们本有的“七宝大车”人人本有啊,万德俱足,回光即是,当下即是,无始以来,没有离开你半步。你还在心外求法吗?还有选择吗?彻法源底,一乘了义,你了了没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