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0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佛 教 的 人 生 无 常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19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9360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10-21 12:47:2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切存在都是暂时的,没有永恒的存在。有生命的人身也是一样,只是一种暂时的存在,也难以超脱有生必有死的变异无常规律。
人生最大的不幸佛 教 的 人 生 无 常 和缺憾是迫使放弃一切的死亡无常。
抱负、事业、恩爱、财富等,当死亡来临时这一切都要放弃,一切都由不得自己。每一个人都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人总是会死的,无有例外,而且死亡无常,有的生下来不久就死了,有的十几岁就死了,有的中年便死了,能寿终正寝的都很少。死因有种种,会意想不到地降临。如此常思死无常,不回避自然规律,就能激发人的紧迫感,消除消极懒惰思想,从而对人产生积极的作用。
树立无常观的意义 ;
1 俗话说:“纵有金山银山,临终也带不走一文。”想到人终究要死,死后身外之物一切皆失,可以淡化对今世眼前利益的贪心。
2 过去有老修行说:“今晚临睡脱了鞋,不知明早能否穿。”或说“这口气咽下去,也不知道能否再有下口气吐出”,生命就是如此脆弱,死亡会随时来临。种种天灾人祸,水火盗贼,王难战乱,车祸病魔等等,人一口气上不来就完了。意识到死无常,就不会今天推明天,明天又推后天,或指望退休后再修。有没有明天,有没有退休,这都很难说呢。怎么面对死亡?身后又怎么办?这就要赶紧计划,做好安排。
缺乏无常观的过患:
1 不会珍惜随时可能失去的生命和时光。
2 不会意识到生命的短暂,而做长住久留的打算,在无意义的事务中消耗时光。
有诗云:“人无百年寿,常做千年计。”这确实是非常愚蠢、非常可怜的。因为贪心不足,还会作出许多不道德的坏事。
3 对死亡平时无思想准备,而死亡突然来临时就会承受极大的痛苦而不知所措。
总之,后世至永世的幸福靠的是今生今世的善德善行因缘,今生今世能不能积极有效的发挥利己利众的有益作用,靠的是对自身生命无常规律的认识和自觉。因此佛教把认识万物无常、人生无常看做是向积极的方面发展的精神动力。
生死是生命续流的变异过程,死亡不是生命的永远消失,而是生命再生的过程。犹如“离离原上草”,人的一生如同“一岁一枯荣”,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也如庄家成熟了、枯萎了,然后种子掉进地里,遇缘又会再次萌芽生长出新的生命。只有认识到必死、将死,才会对死后的转世再生作好思想准备和超前打算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顶 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