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利弗当知,我见佛子等,志求佛道者,无量千万亿。咸以恭敬心,皆来至佛所。曾从诸佛闻,方便所说法。我即作是念。如来所以出,为说佛慧故,今正是其时。舍利弗当知,钝根小智人,著相憍慢者,不能信是法。今我喜无畏,于诸菩萨中,正直舍方便,但说无上道。菩萨闻是法,疑网皆已除,千二百罗汉,悉亦当作佛。】 『来至佛所』,来者即有缘,即使来谤佛也是有缘,无缘不聚。善缘固然更好,恶缘也能因此作为来世的得度之因。因缘深厚,根机成熟者,见佛、闻法、见僧,他一定能生欢喜心。《无量寿经》讲,闻到佛号,哪怕听到庙里的钟声鼓响,他浑身地感到说不出来的感慨,乃至要流眼泪,这一定就不是凡人。什么叫『恭敬心』?从造佛的各种塑像、画像,到佛经典、出家的僧众、寺庙殿堂,我们有没有一种一见如故的感受?这种心态,是累世而有。 【曾从诸佛闻,方便所说法】,佛总结这些人之所以会有这种心态,是因为已经多生多世从佛闻法。不管是大法、小法、方便法,他与佛法已经结缘。 【我即作是念,如来所以出,为说佛慧故】。 这个时候佛想起来了,这些人是到了该成就的时候。今生今世能够遇到《法华经》,是由于过去世中的机缘已经成熟。《法华经》是三世诸佛共同守护「秘密之藏」。在佛灭度以后,能够遇到《法华经》的人是不是佛在冥中加持啊?否则你听不到《法华经》。 【舍利弗当知,钝根小智人,著相憍慢者,不能信是法】。 【钝根小智人】,指在过去世中根机比较浅薄之人。【著相憍慢者】,指今生世中所知障重、先入为主、自以为是之人。这些人【不能信是法】,如果个个都像印宗大师那样就好。印宗大师在见六祖慧能之前,已经是南方鼎鼎有名的大师。当他知道六祖惠能的智慧后——本来他是六祖的剃度师,又是其戒和尚,为其传戒后当下倒过来拜六祖为师。真修行人没有我执,只认真理。 现在很多人完全在依人不依法,甚至以能拜外国人为师,拜台湾人为师而自豪,好像讲一下脸上就长一块肉似的。就是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是你的师父,你又怎么样?几千年以来这种习气积重难返,要想拨乱反正,谈何容易!「命自我立」啊!要靠自己救自己。 【今我喜无畏,于诸菩萨中,正直舍方便,但说无上道】。那五千人已经退席了,这里都是能够接受正法的人,没有任何的顾虑了。 【于诸菩萨中】,即使那些声闻人,名义上是声闻,佛知道他们心量已经敞开。【正直舍方便】,直话直说,再也不需要拐弯抹角了。【但说无上道】,但说无疑啊!尽管说『无上道』,叫破了天也不碍事啊!不会有人反感了。 【菩萨闻是法,疑网皆已除】,菩萨根机的人,一闻即信。 【千二百罗汉】,这是小乘根机的人。【悉亦当作佛】,只要他不离开道场,只要他听下去,他就能认可。我们现在进一步落实到,不要说阿罗汉,连不信佛的人,只要认真听闻『如来藏』的道理,他都能自己印证自己成佛。因为这是真理。 所以师父讲,越是后人,他这个觉悟的水平一定是后浪推前浪。不管是佛法、世间法,历史发展的规律——车轮总是向前,不会倒转。人类在不断地进步。历史总是往前走,即使有暂时的倒退,等着就是更大的前进。这就是讲『千二百罗汉,悉亦当作佛』。真是很简单啊!所以我们讲这个法,就生起一种信心。听闻无上大法,不管你根利、根钝,你只要能当下放下我执来认真听闻,就能成就。我们这是经事实检验过的。 【如三世诸佛,说法之仪式,我今亦如是】。 【说法之仪式】,无非是由浅到深,无非是七种方便,无非是对三乘法界、六凡法界等等,无非是三藏十二部经种种仪式。 【说无分别法,诸佛兴出世】。 『无分别法』就是讲『一心三藏』,万法皆由一个人,一个念之所变现;万法虽然千差万别,却没有哪一法不是哪一法,叫『无分别法』。『无分别法』是对分别说无分别,大家明白吗?如果没有分别的话,你在这里说法不是讲废话吗?它本来就没有分别,怎么说啊? 【诸佛兴出世,悬远值遇难】。诸佛出现于世,前后两尊佛相差时间很远,叫『悬远』。娑婆世界的众生算有福报,几十亿年就能值遇一尊佛。有些国土的众生,百劫、千劫、万劫、万万亿亿年都难遇一尊佛。娑婆世界最苦,但娑婆世界众生的福报也最大。 【正使出于世,说是法复难】。佛本来出世就难,出世以后说这个法更难。为什么难呢?一开始就讲大法,众生不能相信呐!所以佛讲了四十一年小法之后,才不得不讲大法。 【无量无数劫,闻是法亦难】。佛即使出世说法,你要想听《法华经》也很难。佛讲方便法的前四十一年期间是不是肯定有些弟子要往生啊?遇到佛在世,他还没有福报听《法华经》,你说可怜不可怜?相比而言,我们现在听《法华经》,福报是不是很大啊?要珍惜啊! 【能听是法者,斯人亦复难】。『能听』即「能信」。能信《法华》的人也很难,是难上加难!今天你能信解《法华经》,是天大的福报!要不然将来在中阴身期间,哭都哭不出眼泪来,你要后悔。「人身难得,佛法难闻,正法难遇」,我们现在全部遇到了。这是多大的福报啊!我们要珍惜,要倍加珍惜! 【譬如优昙华,一切皆爱乐,天人所稀有,时时乃一出。闻法欢喜赞,乃至发一言,则为已供养,一切三世佛。是人甚稀有,过于优昙华】。 赞叹《法华经》一句乃至发一言,就相当于供养三世佛——供养了古佛、现在佛、未来佛,一切佛;包括泥巴瓦块、风云雨雾,统统都供养。佛可不是在这里恭维我们呐!因为我们真正明白一切的万法都是「我」,都是「一个心」变现的,从此你就把自己的心与整个的万法融为一片,你就是供养了一切佛。这个功德不可思议!佛并没有恭维我们,佛是真语者。 这个『欢喜赞』,不是欢喜赞:《法华经》真好啊!『欢喜赞』是对一切的周边的环境,心态发生了改变,所以这样的人比优昙华还要稀有。优昙华是三千年开一回,天上地下能看到优昙华开花一定要有很大福报。 【汝等勿有疑,我为诸法王,普告诸大众,但以一乘道,教化诸菩萨,无声闻弟子】。 佛反反复复向人天大众宣布,而且打预防针——不要有任何怀疑。佛讲这些话不是三番五次,而是七番八次,十番二十番在讲。我为一切诸法之王,我的心是平等的,不会厚此薄彼,一切法都是我;而且一切法都是我讲的,我讲的那么多话只有一句话是真的,就是讲佛道——『但以一乘道』,就是《妙法莲华经》,就是教菩萨成佛。『无声闻弟子』,教声闻弟子的法不是我的法,万法都要归宗到《妙法莲华经》。 【汝等舍利弗,声闻及菩萨,当知是妙法,诸佛之秘要】。 这里『当』仍然解释为正当名分。《妙法莲华经》是「一切诸佛秘密之要」,『秘』就秘在众生迷惑颠倒,反而信假为真,这是众生的通病,积重难返;但是一旦明白这个道理,成佛易如反掌。 【以五浊恶世,但乐著诸欲,如是等众生,终不求佛道】。 在『五浊恶世』里,如果只知道吃喝玩乐,执著于各种欲望,他不会求佛道。这样的人是不是太多太多了?即使是修行人,也多多少少还会有这种习气没改掉。 【当来世恶人,闻佛说一乘,迷惑不信受,破法堕恶道】。 这里的『恶人』,特指贡高我慢之人。有些人把修行当成了一种名利工具,拒绝大法,把一个寺庙,把一个道场看成私有财产,当成子孙丛林,作为自己经商谋利的工具。这很普遍呐! 【有惭愧清净,志求佛道者,当为如是等,广赞一乘道】。 『惭愧』就是功德。他一旦听闻『如来藏』道理,当下生惭愧心:「哎呀!过去我几年、十几年、几十年都白修了!」就是这样。这样的人他能够受持《法华经》,能够弘扬《法华经》。 【舍利弗当知,诸佛法如是。以万亿方便,随宜而说法。其不习学者,不能晓了此。汝等既已知,诸佛世之师。随宜方便事,无复诸疑惑。心生大欢喜,自知当作佛】。 【自知当作佛】,这是泛泛授记。 【汝等既已知,诸佛世之师。随宜方便事,无复诸疑惑】。 再三强调,诸佛以无量的『方便』而『随宜说法』,你如果不修行,不学习,就不能明白这个道理。 【汝等既已知】,在法华会上已经传了《妙法莲华》;已经传了『一大事因缘』;已经明白了诸佛作为老师,是随顺众生的根机由浅而深步步引导,引导到《妙法莲华》。 【无复诸疑惑】,再次劝导众生可不要有任何怀疑。【心生大欢喜】,要深信不疑,这是最大的『欢喜』。 【自知当作佛】,这就是说,你们自己给自己授记,自己印证自己。而佛授记是示现方便,真正授记由自己做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