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41|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学佛不是要脱离俗界,而是要超越凡俗心境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3-25 12:04
  • 1855

    主题

    4867

    帖子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482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9-18 09:41:4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学佛不是要脱离俗界,而是要超越凡俗心境

    皈依是学佛的开始。皈依不仅指一个仪式,更是一种心态:以三宝为师,依据佛法来指导自己生命的决心。有这样的心,才叫做“皈依”。以皈依心为内涵,再辅以庄严的仪式,强化誓愿力,犹如学生参加开学典礼,而后正式学习。制定合理规划,按照规划来学习,而不是根据感觉来学习。

    人生的意义,是靠自己去赋予的。一个人的生命只有与更多人的生命联系在一起,才能体现出意义来;如果只关注个人的欲乐,那意义就很小,甚至自己也感觉不到意义。

    无事而平静,这人人都能做到,修行就是要修炼在境界起伏前的一颗平静心。不光要平静,还要很有力。急有急的好处,行动力强。改变,就是在事上去历练。学会认识无常、接受无常,才能处变不惊,凡事三思而后行。

    有社会责任感是好事,但不能偏激,不能只看阴暗面,不能以嗔恨心来面对果相。反之,应发“舍我其谁”之心,在因地上去做力所能及的事。与其诅咒黑暗,不如点亮光明。“想变得更好”是个很好的愿望,但这个“更好”不是想想就够了,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要实现这个愿望,就要靠真实的努力。生活中大大小小的境界,你把它当做打击就会退缩,当做让自己提升的机会就会更有力量。

    对未来有计划,并真正去实行。人的心是一个跷跷板,这头高时那头就低,不必去“忘记过去”,只要对未来更用力,自然就做到了。否则,一心想去忘记时,其实内心是在 “过去”那一头不断加码。不要给自己下结论,要多给自己打气。“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对于佛弟子来说,最终极、最究竟的大愿就是“为利众生愿成佛”,内心真实了解这一目标的意义与价值,发自内心产生希欲之心,希望自己能够做到,就是发大愿。在这一终极目标的摄持下,还可以有更加具体的善愿。可学习地藏菩萨、普贤菩萨、阿弥陀佛、释迦牟尼佛等佛菩萨所发大愿。要知道、思维僧宝功德。

    学佛本来就不是要脱离“俗界”,而是要超越凡俗的心境——贪、嗔、痴。佛法所称之善,是自我修炼、自我提升的渡船,一切众生都是我们修行善法的对境;佛法所谈的利他,究竟也是调伏烦恼。修行人只有以佛法的出发点和思维模式去思考,才能净化烦恼,这与世间法是不同的。

    我们真正要面对的是自己,不是别人。他人恶语相向时,反省一下自己内心是否也曾有看不起对方的慢心?我们控制不了自己的烦恼,更没有办法去要求别人不起烦恼。能够平静接纳讥讽,就是修行的功夫,就能培植厚福,福德,就是内心的宽广。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顶 踩
  • TA的每日心情
    萌哒
    2023-4-21 15:42
  • 1791

    主题

    1万

    帖子

    19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98042

    宣传达人最佳新人论坛元老优秀版主

    沙发
    发表于 2016-9-18 09:57:11 | 只看该作者
    印广法师在扬州文峰寺主讲《大佛顶首楞严经》视频目录(入口)
    http://www.fahua123.com/forum.ph ... 35&fromuid=1687
    (出处: 法华论坛)
    敬请关注法华论坛:http://www.fahua123.com/portal.ph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