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海性澄圆,圆澄觉元妙】 这两句话,就是为一心三藏开路, [觉海就是我们的真心本来面目,作为一种别教开路, [性澄圆就是讲[性空真色,怎么[性空真色, [觉海是不是无形无相的真空啊, [性他的真空本性是什么, [澄圆这个[澄是寂,表空如来藏。 这个[圆是照,表不空如来藏。 寂而常照,显现出十方法界,是不是叫圆, 也就是说我们真心本来面目之真体, 真空不空,真空当下就是妙有, [澄圆就是即空即有,即寂即照, 澄是寂,圆是照。 [圆澄觉元妙 这段经文就是讲妙有非有,怎么妙有非有啊, 妙有不是有,妙有当下就是空, 也就是佛在前面讲的[性色真空, 万色万相他的本性当下就是真空, 所以这个[圆是不是讲十法界之万法啊,就是照。 这里[澄就是寂,照而常寂,即照即寂,即有即空, [圆就是弥陀,[澄就是阿,[弥陀即是[阿, 所以这里讲的[圆澄就是讲我们本体[不变随缘,随缘不变, [圆当下就是[不变,所以到了这个境界, 就是我们的这个[觉,我们的始觉智啊。 [元妙怎么样,本来就是我们的妙体, 本来就是我们的本觉智慧, [始觉原来就是[本觉,也就是重复, 原来就是那个澄,[妙有原来就是那个[真空。 [觉元妙],[元就是原来的原,这是按照别教的这种次第来观照, 没有通教别教的次第,我们也不能观照到圆教,不能忘本, 但我们不能执著在路上、桥上,而是通过这个路、这个桥而到达彼岸。 【元明照生所,所立照性亡】 这几句话,高度概括总结三种相续, 也就是世界相续,众生相续,业果相续, [元明这就讲我们的本觉,本明,本体,本来就明,本来就有智慧。 [照生所], [照就是指我们的生相无明, [生所由于生相无明而显现出业相无明,就是前面的[因明立所, [所立照性亡 [所立也就是这个业相无明,现出这个业相无明以后, 我们紧跟着就有第二个念,第三个念,然后盯住业相无明再观照, 那个第二念是表无量的第二个念,是作为转相无明, 结果转相无明、业相无明调虎离山,离开了本觉本明, 盯住了妄现的业相无明在这打妄想, 所以本觉本明就遗失在我们的邪知邪见里. 我们讲笑话是不是转相无明, 眼睛盯住了业相无明叫离开了涅槃山,来到了威虎山, 打这个比方,虽然[亡有没有真正亡掉啊, 他当下就是转相无明, 业相无明也好、生相无明也好,元明也好, 都是一个东西, 可是不这样讲,我们不容易明白, 我们果真明白什么业相无明、转相无名、 什么无明,什么色声香味触法,都是我们一个念变现的, 我告诉你,三藏十二部经你回去把它烧掉,都是废纸, 你不需要浪费时间,明白吗,这对不能很好的明白这些道理的人, 佛硬着头皮讲了《楞严经》、讲了《法华经》,真正我们大根基之人, 几句话,了事,越是真理,越简单,假传万卷书, 真传就是一句话,那一句话就是阿弥陀, 一句话就是如是我闻, 如果变成两句话就是 [觉海性澄圆,圆澄觉元妙, 你把这十个字搞明白了,你也是当下成大佛, 所以我们要理解佛的良苦用心, 所以[所立照性亡呢, 这是我们本有的智光, 就被转为能见的见分之光。 我们以上讲的那个山西的老居士, 念佛念到晚上九点半, 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那个是不是叫元明? 后来他夫人回来, 说黑咕隆咚干啥呀,一下眼睛什么也看不到了, 这个时候本有的智光,是不是就转为能见的见分之光了, 所以能见的黑暗是不是黑光啊, 如果灯一开就看到白光了,就变成见分之光了, 因为我们的见分, 比如本来在本位是不是, 他现在一讲,离开了本位, 到了另一个位置了,被局限在眼根里, 局限在眼根里他必然就黑光,白光,开灯关灯, 就有这种妄想了是不是,他原来看的时候, 他是不是在本位看啊,虽然通过眼根, 他形同摆设,他没执着他,就明白这个道理, 所以叫[所立照性亡, 因为他老婆回来,一叫黑咕隆咚的, 是不是[所立了,[所立了就[照性亡了, 现在也没有亡,变成见分之光,就看到黑暗了, 要看光、看白光,开灯, 这帮助我们观照我们这个心, 怎么变来变去的,所以为什么我们要修清净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