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从《说法图刺孔粉本画》看敦煌佛画的绘制方法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9-2-11 23:01
  • 1万

    主题

    3万

    帖子

    1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66448

    活跃会员热心会员推广达人宣传达人论坛元老荣誉管理优秀版主突出贡献最佳新人灌水之王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9-1 13:24:28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名称:说法图粉本刺孔/Five-figure Buddha group stencil

    年代:10世纪

    尺寸:79 x 141 cm

    材质:纸质

    原始保存地:敦煌莫高窟藏经洞

    现存地:大英博物馆


    在敦煌藏经洞发现的画稿当中,有一类较为特殊的洞窟壁画稿,即“刺孔”。刺孔的使用,是中国古代绘画及敦煌壁画技法之一。具体即为绘画施粉上色专供复制用的纸本画稿,多用于壁画。元代夏文彦《图绘宝鉴》谓“古人画稿谓之粉本”。其法有二:一是用针按画稿墨线(轮廓线)密刺小孔,把白垩粉或高岭土粉之类扑打入纸、或者用透墨法印制,使白土粉或墨点透在纸、绢和壁上,然后依粉点或墨点作画。二是在画稿反面涂以白垩、高岭土之类,用簪钗、竹针等沿正面造型轮廓线轻划描印于纸、绢或壁上,然后依粉落墨或钩线着色,此法犹如现今常用的复写纸功效。唐吴道子曾于大同殿画嘉陵江三百里风光,一日而毕。玄宗问其状,奏曰:“臣无粉本,并记在心”。魏晋至唐,有不少名画家参与壁画的绘制,民间画师在长期创作实践中,师徒代代相传,总结制作方法和经验,形成口诀,利用粉本绘制大幅壁画。由此,粉本以后也引申为对一般画稿的称谓。

    说法图粉本中的刺孔局部

    这样的刺孔粉本,多有文献记载而鲜见实物资料,幸有敦煌藏经洞实物传世,可供研究,弥足珍贵。

    大英博物馆藏编号1919,0101,0.72Stein painting 72Ch.00159)的说法图粉本描述:墨画刺孔,高79厘米,宽141厘米。大张印花粉印的画,印在米黄色纸上,为一说法图,一半完整一半为刺孔。说法图完整,一佛二弟子二菩萨像,均坐于莲花座上,佛与菩萨像上有宝盖,弟子像后有宝树。人物造像及背景画法细致复杂。其中画面右面部分一佛一弟子一菩萨像全为墨绘,左面部分一弟子一菩萨像纯为针孔线。说明了是先画好右面部分,然后中间折叠,用针孔打出左面部分而成。整个画面中人物画法工整细腻,表现出特别认真与高超的技艺。需要特别说明是,在粉本的四周有破损的小洞各一排,似乎是当时用于固定在墙壁上或纸张绢帛上的痕迹。画面整体上来看有残破,使用的痕迹明显。

    同类刺孔在藏经洞有多幅留存,以单幅佛像刺孔为主,这一批刺孔的时代应该是晚唐五代宋归义军时期的作品,尤其以曹氏画院作品的可能性最大。

    说法图粉本中的墨绘局部

    对于粉本刺孔的制作,S.painting 72为我们提供了最好的原始第一手直接形象资料,由于该粉本刺孔刚好是以一佛为中心二侧对称之各一弟子一菩萨像,在原稿中二弟子与二菩萨像完全一致,也正好与佛中心轴线对称,更为有意思的是一侧者有墨线,一侧者纯为针孔线,这样只有是先画好一主佛像及右侧有墨线者弟子菩萨像,然后以中心轴线对折起来,以墨绘线为标准,打出针孔线,使成一弟子像与一菩萨像。

    从壁画中可以看出粉本画相同的形式

    由于粉本是用于绘画相当大数量的同类作品,因此需要的粉本刺孔数量较多,加上洞窟壁画要求的规定性,即造像内容、特征、大小尺寸、包括细节等的完全一样或较大的相似性,使得制作粉本是批量生产。因此,作为绘制洞窟壁画的刺孔,一定可以在相关洞窟壁画中找到可以对应的作品。

      

    研究结果表明,以S.painting 72说法图刺孔为代表的粉本画稿,是用来制作曹氏归义军时期大窟如莫高窟第9810061等窟顶千佛变说法图壁画,因此可以说是曹氏画院时期流行刺孔的重要资料,也是中国绘画史上少见的画稿实物,本身具有重要的艺术史意义和价值。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顶 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