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说此经,则为见我,多宝如来,及诸化佛:若说此经,双重含义。第一:你能讲解《法华经》;第二:「说」在古汉语里还表喜悦之心。有些人说:你们师父讲「见道即已明心见性」了,你们看到天上两千多年前释迦牟尼佛在讲《法华经》了吗?他认为这是「明心见性」,把明心见性降低到鬼神等级。他这种见佛是见谁呀?他是见鬼。 佛为什么讲除了《法华经》《楞严经》其它都是「戏论之粪」?因为它是有漏,它把臭、把苦、把辣、把魔、把脏、把狗屎全部漏掉了,只要好不要坏。可那「坏」的东西是谁啊?有没有哪一个不是你呀?所以其它法叫「菩提邪」,「菩提邪」就是讲它不究竟。但是「菩提邪」,佛法里的「邪」不是世间人讲的「邪」。世间人讲的「邪」特指强盗、土匪、坏人坏事;佛法里讲的「菩提邪」是指它不究竟。 这里的「若说此经」一定带有「喜悦」。这个喜悦是「法喜」,你与《法华经》「一心三藏」之理已经道交感应,叫「喜」。你如果不明白这个道理,你皮笑肉不笑的:「哎呀!《法华经》你太美了!万岁!」你还是不懂。你欢喜死了都没有用。一定把这个真实道理搞明白。这与前面佛在对舍利弗讲:能够听你舍利弗讲《法华经》,即为见我,也为见舍利弗,也为见诸比丘。好好复习这一段,可重要了。佛并没有讲一个人看到舍利弗则为见舍利弗,是不是?听舍利弗讲《法华经》叫见舍利弗。读懂了《法华经》,明白「一心三藏」、万法皆是我一念所现,你就是见佛、见菩萨、见比丘。不懂《法华经》,你即使一天到晚抱着佛的大腿你都没见佛,你不认识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