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身由食住,依食而立”,饮食对人的生命健康,对佛法的修行非常重要。然而,我们要正确看待饮食,树立合理的饮食观。
佛陀在经典中处处开示,饮食有如下几种过患。
第一,受用饮食过患。面对色香味俱全的精妙饮食,我们一般会垂涎三尺。然而,当美味饮食进至口中,经牙齿咀嚼,唾液浸烂缠裹,进而转入咽喉,这时先前美味的饮食所有悦意妙相一切都会消失殆尽。接着,若食过量则发生呕吐,精妙饮食变成秽相呕吐之物,就再也不能生出欣乐之心。
第二,饮食转变过患。饮食经转变消化,一方面提供生命的支撑,另一方面却是养育增长如毛发、指甲等种种不净物的根源。饮食若经消化,转变成排泄物,趣下展转流出。若手足误触,不管是自己还是他人都会心生厌恶。我们要日日洗手洗足,避免疾病传染。或由不注意饮食后卫生,或由不如量饮食,或由饮食不消化等,由饮食变异所引起的过患还有很多。
第三,饮食追求过患。为了获得饮食,人们甘愿忍受寒热逼恼,种种勤苦,无非是为了积聚饮食。如果通过百般辛苦,于饮食不能获得,就会因此而生种种忧愁烦恼。又会因饮食而有防护之心,自己辛苦所得之饮食,必定努力进行保护,因此心生忧虑:“我的财产饮食,一定不能被权利所侵夺,不能被水火等自然灾害所毁坏”。由此烦恼忧虑而生起种种防护诸行,父子兄弟、亲朋好友因此而反目,国与国之间因此而生战争。因战争、争斗而有伤亡,如是等类皆是由饮食不得自在所引起的过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