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久伴安好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问:结跏趺坐是什么竟思?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8-15 14:18
  • 199

    主题

    7043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4418
    81#
    发表于 2016-7-25 19:45:3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学佛人的“四依四不依”  佛于《大般涅槃经》中说,要依《四依法》,即“依法不依人,依了义不依不了义,依义不依语,依智不依识”。  佛陀已经说的很清楚了!《大般涅槃经》是《法华》后部,是佛陀入灭前的临终遗言,后学当时常铭记佛陀的谆谆教诲,勿信外道邪师,勿听佛法骗子。  首先看一下,“依法不依人”。末法时代的修行人,可悲就可悲在“依人不依法”!只要哪个人的名气大,地位高,就蜂拥而上,殊不知“名师”非“明师”,名气大的多数不是真正明白佛法的老师。而一个明白的师父往往是没有名气没有地位的人,可他是真正的老师,真正的佛菩萨!  再看“依了义不依不了义”。了义经典只有《法华经》,《楞严经》,《心经》,《佛说阿弥陀经》,《大般涅槃经》(法华后部),《无量义经》(法华前部)等经典。除此以外的经典都不了义,所谓了义,就是能让人当下开悟,当下成佛,当下往生,不能让人当下成佛的都不了义,凡是要修要行要证的,都不了义。  第三,“依义不依语”。说的天华乱坠,口若悬河,不能让人开悟,也是外魔邪说!相反,只要能把如来藏“一心三藏”讲清楚明白,就是最普通的语言,也是佛说。大道至简,假传万卷书,真传一句话,真理就是这么简单!  最后,“依智不依识”。“智”就是如来藏“一心三藏”,“识”就是除此以外的一切方便法,只有真实的智慧才能让人当下成就,方便法的“识”不能让人成就!  顶礼如来藏,无漏不思议! 智慧语录 所讲未必真而所悟未必假,是故师不必贤于弟子; 所讲未必假而所悟未必真,是故弟子不可疑于师。  所讲本是一而所悟各见异。 是故菩萨下位不知上位,自位不知他位。 言为心声,行为心使,身为心役。 于此而见报业之本,是故行人宜当于此慎用其心!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7-7 13:18
  • 1730

    主题

    2万

    帖子

    18万

    积分

    禁止发言

    积分
    188676
    82#
    发表于 2016-7-25 20:48:4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顶礼恩师 顶礼大乘妙法莲华经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7-7 13:18
  • 1730

    主题

    2万

    帖子

    18万

    积分

    禁止发言

    积分
    188676
    83#
    发表于 2016-7-25 20:49:0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顶礼恩师 顶礼大乘妙法莲华经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7-7 13:18
  • 1730

    主题

    2万

    帖子

    18万

    积分

    禁止发言

    积分
    188676
    84#
    发表于 2016-7-25 20:49:2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顶礼恩师 顶礼大乘妙法莲华经

    该用户从未签到

    0

    主题

    1728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4808
    85#
    发表于 2016-7-25 23:09:4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南无大乘妙法莲华经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7-21 16:46
  • 0

    主题

    824

    帖子

    6500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500
    86#
    发表于 2016-7-26 17:13:0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如佛所言,不见内故,不居身内,身心相知,不相离故,不在身外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7-26 10:55
  • 0

    主题

    529

    帖子

    5555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555
    87#
    发表于 2016-7-26 17:28:3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结跏趺坐",就是结左右两脚背于两腿股上的坐姿,俗称"盘腿坐"。据传,这是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修行悟道时,身端心正,安稳不倦的坐姿。又据慧琳著《一切经音注》卷八记载,这种坐姿又分为两种:一种是把两脚交叉放在左右两股上,叫做"全跏坐",俗称"双盘腿坐";在佛教内部,又把右脚背先压左股,左脚背后压右股的坐姿称作"降魔坐",多用于禅宗。若顺序相反,称作"吉祥坐",用于密宗称"莲花坐"。另一种是只把任何一侧的脚背压在相对方向的腿股上,叫做"半跏坐",俗称"单盘腿坐"。     在结跏趺坐时要求"闭目,以舌顶腭,定心令住,不使分散",此时一般用自然呼吸法,主要在于以此来调息调心、诱导入静,所以,佛家禅修重在求精神超脱,但不重视修命。     对常人来说,向往结跏趺坐的飘逸庄严,往往容易流于叶公好龙。因为坐上一个小时就坚持不住了,其实,结跏趺坐首先就要盘得腿疼,这就是改变凡夫的习惯,要慢慢疼到坐骨、疼到腰部、疼到头顶,要疼到遍身流汗,一定要经过这个痛苦的过程,才能使全身血脉都被打通为止。那时,一旦盘腿坐下,参禅的修行者就陷入了冥想之中。盘腿的姿势能最长时间保持身体的静止。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11-24 21:31
  • 0

    主题

    3771

    帖子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7799
    88#
    发表于 2016-7-26 17:33:47 | 只看该作者
    结跏趺坐",就是结左右两脚背于两腿股上的坐姿,俗称"盘腿坐"。据传,这是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修行悟道时,身端心正,安稳不倦的坐姿。又据慧琳著《一切经音注》卷八记载,这种坐姿又分为两种:一种是把两脚交叉放在左右两股上,叫做"全跏坐",俗称"双盘腿坐";在佛教内部,又把右脚背先压左股,左脚背后压右股的坐姿称作"降魔坐",多用于禅宗。若顺序相反,称作"吉祥坐",用于密宗称"莲花坐"。另一种是只把任何一侧的脚背压在相对方向的腿股上,叫做"半跏坐",俗称"单盘腿坐"。     在结跏趺坐时要求"闭目,以舌顶腭,定心令住,不使分散",此时一般用自然呼吸法,主要在于以此来调息调心、诱导入静,所以,佛家禅修重在求精神超脱,但不重视修命。     对常人来说,向往结跏趺坐的飘逸庄严,往往容易流于叶公好龙。因为坐上一个小时就坚持不住了,其实,结跏趺坐首先就要盘得腿疼,这就是改变凡夫的习惯,要慢慢疼到坐骨、疼到腰部、疼到头顶,要疼到遍身流汗,一定要经过这个痛苦的过程,才能使全身血脉都被打通为止。那时,一旦盘腿坐下,参禅的修行者就陷入了冥想之中。盘腿的姿势能最长时间保持身体的静止。

    该用户从未签到

    0

    主题

    1万

    帖子

    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3044
    89#
    发表于 2016-7-26 17:34:1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南无阿弥陀佛

    该用户从未签到

    0

    主题

    1万

    帖子

    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3044
    90#
    发表于 2016-7-26 17:52:2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南无阿弥陀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