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异发明,因此复立,无同无异】。 『同异发明』,大家一定要注意:『同』是指虚空;『异』是指『现相』,即各种各样的有形有相的境界相。『发明』就是相互成就、相互作用、相互反作用。『发』就是成就,是动词;『明』是指种种的实法;『发明』:即成就了种种的实法。因为在根本无明之初,我们的肉眼看不到三细无明,所以讲它是『同』。其实它这个时候,已经是不同了,所以讲到这段经文也可以把后面的一段经文提前观照,叫「无明不觉有三细,境界为缘长六粗」。所以『同异发明』与「境界为缘」互相成就。而且这四个字联系起来讲,一定要联系到反反复复、作用与反作用,然后再解释下面的经文。 『因此复立』,『因此』:就是进一步成立;『复』:就是重复、反复。『无同无异』,这里的『无同无异』一般地是指形貌各异的有情无情万法。所以这里的『无同无异』,已经不是「根本无明」,已经成就了「枝末无明」。怎么叫『无同无异』呢?你如果讲『同』的话,天人鬼畜、泥巴瓦块、牛马猪羊……他同不同啊?他不同啊!你如果讲他『异』的话,天人鬼畜、泥巴瓦块、有情无情……是不是都有地、水、火、风、空、见、识,这七大啊?都有啊!这叫『无同无异』。所以我们大家想一想:师父讲的《过五关斩六将证菩提》有没有离开《楞严经》啊?(没有)。这就是「境界为缘长六粗」,这个时候来讲,十法界万法已经成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