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者,入正定聚:「正定聚」就是一个层次一个层次积功累德,步步上升。「植众德本」,因为我们这个「本」是从根本心地而发。经过一段时间的磨练,我们自然而然养成一种习气。 三句话不离本行,说话、吃饭、穿衣、走路、待人接物,时时事事处处念念在道,这叫「正定聚」。这是养成了一种习气,不是刻意做作。按照藕益大师的判教,在这个阶段相当于地位菩萨。初地位以上的菩萨已证念不退,念念流入萨婆若海——萨婆若海就是智慧的海洋;也可以理解为身口意这三业随智慧行。这个功夫并不难。只要我们注意不断地提醒自己,你做什么事情都能做到「正定聚」。 你就是给人家当保姆,给人家打工,你能不能做到「正定聚」啊?给人家带小孩,那个小孩就是阿弥陀佛,就是你;不用管他给你多少钱,对你什么态度,全心全意地服务给老板打工,老板就是老佛爷。我们尽职尽力多为老板创造点财富,他多为国家创造税收,是不是在供养社会,供养大众啊?大众都是我自己。钱在我这里和在老板那里都是一样。你自然和颜悦色,老板也会喜欢你,周围的同修也会喜欢你,一听知道:哎呀!你是受持《法华经》的。好了,一大帮都给你度过来了。 要培养「正定聚」,进入地上的菩萨难不难呐?即使把你放到监狱里,你能不能「正定聚」?那我正好在这里观照。没有什么事情的话,我就求往生。没什么了不起的事。监狱是不是阿弥陀佛,是不是极乐世界啊?没有哪一法不是正法道场,只看你会不会用心。你不要呼天喊地:「我怎么这么冤枉呐!那个不学佛的人儿女满堂、飞黄腾达呀!我这个天天刻苦学佛的人还搞得倾家荡产、家破人亡!」怨天尤人,你这还是修行人?这就是历事练心,心能转境。我修行这么样地勇猛精进,别人还在专门找我的短处,横挑鼻子竖挑眼,岂有此理啊?所以这种心态,你用「正定聚」一观照,是不是马上就应该感恩呐?一切人都是我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