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87|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真心是道场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456

主题

455

帖子

7043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04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2-5 23:47:4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直心其实就是真心,就是本来面目。所谓直心即是道场,什么是直心呢?“直心”一语出于《维摩诘经·佛国品》说“直心是菩萨净土”。僧肇对此解释说:“直心者,谓质直无谄,此心乃是万行之本。”此经“菩萨品”说“直心是道场,无虚假故”,僧肇解释说:“直心者,谓内心真直,外无虚假,斯乃基万行之本,坦进道之场也。”此中所言“直心”是指坦诚正直之心。《起信论》释“发心”时说:“一者直心,正念真如法故”,亦即随顺真如实相之正念是也。《坛经》将“东山法门”之精髓“一行三昧”用“直心”释之:“一行三昧者,于一切时中行住坐卧,常行直心是。”《净名经》云:“直心是道场,直心是净土。莫行心谄曲,口说法直,口说一行三昧,不行直心,非佛弟子。但行直心于一切法上无执着,名一行三昧。迷人着法相,执一行三昧,直心坐不动,除妄不起心,即是一行三昧。”这里所言之“直心”是一种对任何事物无所爱恶、无所取舍的自然无为的立场和态度。
故直心就是“诚直无伪之心”,心当中没有邪曲妄想,就是直心。六祖慧能说:“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本来清净无染的心就是“直心”。

当我们的心起了烦恼、打了妄想,这一念心就偏邪不正,心不清净,此时“直心”就变成“众生心”、凡夫心。由于这念清净心常会被“客尘妄想所覆”不能显发,所以要持戒、修禅定、修智慧以去除尘劳、妄想等障覆,心中的贪、嗔、痴、慢、疑、邪见等烦恼都调伏了,举心动念都是善念,所言、所行也都是善法,身口意三业达到清净,这时才能称为“直心”。

一般人误以为“心直口快”是直心,其实心直口快是一种习气,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完全没有拣择,往往话已冲出口才后悔,不但缺乏觉照力,也看不到自心中所夹杂的贪嗔痴念头。这与真正的“直心”有很大的不同,直心是一种清净心、柔软心、智慧心、不颠倒心,与“心直口快”的粗心缺乏智慧,二者是天渊之别。

通常这类人会解释说,直心是道场,心里有什么就说什么,想说就说,想骂就骂,这就是道场。我们与要好的朋友相处,会戴一种和善的面具,与普通的朋友相处会戴另一种淡淡如水的面具,与妻子、丈夫、相处又是一种面具,与儿女是一种面具、与父母、师长又是另一个面具,乃至去庄严的道场又是另一种面具,自己在家修行又是一种面具……,到底哪一个才是自己本来面目呢?连自己也不知道了。当然通通都不是,这些都是意识心。

讲话时一条肠子通到底是直心吗?不是,这是习性。

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这是直心吗?不是,这是习性。

凭感觉走,不拐弯抹角是直心吗?不是,这是习性。

如果用习性之心或用非本来面目去修行,所得皆幻果非真实,因为失去道场,因地不真,结果亦成幻。

若能直心则一切时中、一切处所无非道场,所谓“道场不在四天下,心如虚空真道场”,无所执着的心才是直心,如何体会这无所执着的心呢?其实它就是本来心、本来面目。

当我们专心的工作,而忘记了烦恼、杂念,忘记八风,唯有一心在工作,不知有心与无心,不知有我与无我,它就是直心;当我们专心休闲、登山、散步于大自然,而忘记了烦恼、杂念,忘记八风,唯有一心在休憩,不知有心与无心,不知有我与无我,它就是直心;当我们专心吃饭时,不挑剔有什么就吃什么,而忘记了烦恼、杂念,忘记八风,唯有一心在吃饭,不知有心与无心,不知有我与无我,它就是直心;当我们一心念佛时,而忘记了烦恼、杂念,忘记八风,唯有一心在念佛,不知有心与无心,不知有我与无我,它就是直心;当我们禅坐、行脚、朝山、参与法会、听讲,而忘记了烦恼、杂念,忘记八风,唯有一心在禅坐、行脚、朝山、参与法会、听讲,不知有心与无心,不知有我与无我,它就是直心;

当我们睡觉时,没有了烦恼、杂念,忘记八风,不知有心与无心,不知有我与无我,睡眠品质优良,它就是直心;无染无净即是真清净,幻染又幻净非真净。

“直心”我们常常有出现过,只是不认识它而错失,若能体认它,处处是修行,十二时中无有间断,所谓“无行亦无止”。

我们的修行道场是直心,即入不二法门、入一行三昧。直心不是在口头上说,而是深入于心。修行发心便是道场,“直心”指的是真心,诚实无虚假的心,心中没有谄曲妄想,“道场”指的是修行佛法之场所。直心是一片清净的心地,也是净土之因,菩萨以直心度化众生而成就净土佛国,所以受菩萨教化的众生都是无虚假,有正直心的人才能成为净土佛国的眷属.只要保持直心,在任何地方都可以修行,若无直心就是在最清静的深山古刹中也修不出正果。我们在修学中也是一样,在生活中碰到不如意的事,如果你嫌弃它、毁谤它,就是谤十方诸佛,离佛道太远了。诸佛菩萨都是从忍辱中来,从慈悲智慧中来,关键要降伏自己的心,当你悟到本性之后,什么人也动摇不了你。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顶 踩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9-2-11 23:01
  • 1万

    主题

    3万

    帖子

    1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66448

    活跃会员热心会员推广达人宣传达人论坛元老荣誉管理优秀版主突出贡献最佳新人灌水之王

    沙发
    发表于 2014-12-7 22:17:23 | 只看该作者
    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9-2-11 23:01
  • 1万

    主题

    3万

    帖子

    1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66448

    活跃会员热心会员推广达人宣传达人论坛元老荣誉管理优秀版主突出贡献最佳新人灌水之王

    板凳
    发表于 2014-12-7 22:17:33 | 只看该作者
    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