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烦恼是一种魔,生死是一种魔,欲望又是一种魔。若以修道的立场来讲,无一不是魔境。纵使一个人爱好美的境界,爱好山林或城市,一有所执着便是魔境界,要真正跳出魔的罥网非常不容易。跳出了生死之魔、烦恼之魔,也跳出了欲望之魔,才能获得真正的解脱。出魔罥网,解脱一切外道缠缚。一般凡夫之所以不得解脱,因为始终在生死魔、烦恼魔、欲望魔的罥网中。纵使去信宗教,不管任何的宗教;纵使去修道,不论任何的道,终究都属于外道,不能解脱一切外道缠缚。 外道、内道的差别何在?怎么叫作外道呢?心外求法就是外道。一般宗教都随便使用‘外道’这个名辞,譬如,我信佛教,你不信佛教,你是外道;我信天主教,你不信我的天主教,你是外道;我信某某道而你不信,你就是外道,这些都是乱讲。这个外道与世间法一样,都是由‘我见’而起。不合于我的就是外道,这种见解属于见取见,是下列五见之一;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见’就是观念,凡夫受这些观念缠缚而不能得解脱,不能证得菩提。 这样一来,我们便可以了解,凡是没有真正明心见性以前,没有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前,一切修行、一切道理,一切作为,严格说起来都只是加行,仍然在外道境界中。只有真正证得菩提,明心见性以后,才能解脱一切魔境,解脱一切烦恼。由药师佛的这个大愿,我们可以彻底而清楚地了解修持之路。‘若堕种种恶见稠林,皆当引摄,置于正见’。种种是简化的翻译,以种种两个字包含所有一切。恶见包括很多,如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凡是观念有一点偏差的都属于恶见。稠林就是密集如丛林般的意思。药师佛愿将来成佛的国土世界中,假如有众生堕在许多坏的、非正知见的恶见森林中,不能自拔,药师佛将以其愿力引导他们,归摄他们置于正见。 << 药师经的济世观 >> 南怀瑾先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