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千古奇文,十二则名门家训,受益终生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19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9360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4-14 20:25:05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千古奇文,十二则名门家训,受益终生2016-04-14 [url=]国粹[/url]

国学交流 微信:lzwy123jj  QQ:3197856564


立身篇
三国·诸葛亮《诸葛亮集》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宋·欧阳修《欧阳永叔集》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然玉之为物,有不变之常德;虽不琢以为器,而犹不害为玉也。

人之性,因物而迁,不学,则舍君子而为小人,可不念哉!付弈。



治家篇
宋·刘清之《戒子通录》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饮食衣服,若思得之艰难,不敢轻易费用;

酒肉一餐,可办粗饭几日;纱绢一匹,可办粗衣几件;不饥不寒足矣,何必图好吃好着?

常将有日思无日,莫等无时思有时,则子子孙孙常享温饱矣。

宋·司马光《家范》

为人母者,不患不慈,患于知爱而不知教也。古人有言曰:“慈母败子”。

爱而不教,使沦于不肖,陷于大恶,入于刑辟,归于乱亡,非他人败也,母败之也,自古及今,若是者多矣,不可悉数。
  
宋·刘清之《戒子通录》

教子有五:导其性,广其志,养其才,鼓其气,攻其病,废一不可。养子弟如养芝兰:既积学以培植之,又积善以滋润之。

明末清初·朱柏庐《朱子家训》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流连。

清·曾国藩《曾文正公家训》

昔吾祖星冈公最讲求治家之法,第一起早,第二打扫洁净,第三诚修祭扫,第四善待亲族邻里。

凡亲族邻里来家,无不恭敬款接,有急必周济之,有讼必排解之,有喜必庆贺之,有疾必问,有丧必用。

此四事之外,于读书种菜等事,尤为刻刻留心。


敬业篇
宋·包拯《包拯集》

后世子孙仕官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仰工刊石,竖于堂屋东壁,以诏后世。

清·曾国藩《曾文正公家训》

勤俭自持,习劳习苦,可以处乐,可以处约,此君子也。余服官二十年,不敢稍染官宦习气,饮食起居,尚守寒素。

家风极俭也可,略丰也可,太丰则吾不敢也。凡仕宦之家,由俭入奢易,由奢返俭难。

尔年尚幼,切不可贪爱奢华,不可惯习懒惰。无论大家小家、士农工商,勤苦俭约,未有不兴,骄奢倦怠,未有不败。

清·李毓秀《弟子规》
  
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但力行,不学文,任己见,昧理真。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

方谨此,勿慕彼,此未终,彼勿起。宽为限,紧用功,工夫到,滞塞通。心有疑,随札记,就人问,求确义。

房室清,墙壁净,几案洁,笔砚正。墨磨偏,心不端,字不敬,心先病。列典籍,有定处,读看毕,还原处。

虽有急,卷束齐,有缺坏,就补之。非圣书,屏勿视,敝聪明,坏心志。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


处事篇
清·张履祥《张园先生全集》
  
忠信笃敬,是一生做人根本。若子弟在家庭,不敬信父兄;

在学堂,不敬信师友,欺诈傲慢,习以性成,望其读书明义理,向后长进,难矣。
  
宋·朱熹《朱子文集》
  
大凡敦厚忠信,能攻吾过者,益友也;其谄谀轻薄,傲慢亵狎,导人为恶者,损友也。

推此求之,亦自合见得五七分。见人嘉言善行,则敬慕而纪录之。

见人好文字胜己者,则借来熟看,或传录之而咨问之,思与之齐而后已。不拘长短,惟善是取。
商务合作:微信wdswhz888    qq:519423992
近期热门文章推荐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顶 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