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2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迷的背后是什么?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19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9360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3-18 19:58:5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迷的背后是什么?
浏览网号1533991745


众生有无始无明,但除了迷惑之外,其实还有觉醒的一面。事实上,这才是生命的最高本质,而迷惑只是无明的显现。就像雾霾,虽然遮天蔽日,但它是依托污染源存在的。一旦源头得到治理,虚空就能恢复它的本来面目。

在生活中,我们什么时候最容易感到痛苦?就是内心有烦恼、压力和焦虑的时候。反之,什么时候最容易觉得快乐?就是没有烦恼、压力和焦虑的时候。因为觉性会源源不断地散发快乐,在这个层面,生命是可以快乐的。这种快乐不依赖任何条件,不是因为得到什么带来的,也不是因为痛苦缓解后产生的,而是本来如此的。

佛法告诉我们,佛和众生的差别,就在迷与悟的一念之间。就觉性层面来说,佛和众生是无二无别的。每个人都能成佛,都有觉悟本性。区别只是在于,佛菩萨已经断惑证真,而众生却充满迷惑,烦恼丛生。

修行就是不断扫除内在尘垢的过程。其中,又有顿悟和渐修之分,是为不同根机者而施设的。每个人的迷惑烦恼不同。有人迷得很深,尘垢深厚,简直乌云密布,坚不可摧,即佛教所说的钝根;而有人迷得尚浅,尘垢很薄,只需稍加点拨,智慧光芒很容易透射出来,即佛教所说的利根。

所谓渐修,就是有次第地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六祖坛经》中,神秀那首“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的偈颂,就阐明了这样一种修行。每天不断清扫心地,使尘垢越来越薄,最终迥脱根尘,拨云见日。

此外,佛教还特别针对上根利智者,安立了顿悟的修行。因为他们本身的尘垢很薄,轻轻一点就能通透。只要有明眼师长,在合适的机会,甚至能一击奏效,所谓“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这在禅宗公案中有大量记载。

总之,不论渐修还是顿悟,都是为了破迷开悟,开启那个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觉性。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顶 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