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当莲--唐山当开 于 2014-10-18 11:02 编辑
三德六味的意思
在寺院过堂念供中,我们常念到“三德六味,供佛及僧,法界有情,普同供养。”三德六味是什么意思呢?
三德是清净德、柔软三德和如法德。有理上和事上两种含义。 清净德:饭菜清洗、拣择干净,便合于清净德。(从理上讲,是说做饭菜包括行堂的人要以清净心去供养,自己内心不起烦恼和邪见)
柔软德:饭菜若能精细甘和,软硬适中,便合于柔软德。(从理上讲,是要具备慈悲柔软之心,远离争论是非。)
如法德:食物若能合于戒律(不能荤腥、鸡蛋等)、应时应季,制作得宜、不腐坏变质,便合于如法德。(从理上讲,是一切合于正法,放下我见,如法做饭菜,如法修行,起般若妙用)
六味是“淡咸辛酸甘苦”,明朝紫柏大师《示厨》中开示:“盖淡味为诸味之体。 咸味其性润,能滋于肌肤,故味之调者必以盐为首。辛味其性热,能暖脏腑之寒,故味之辣者为辛。酸味其性凉,能解诸味之毒,故味之酢者为酸。甘味其性和,能和脾胃,故味甜者为甘。苦味其性冷,能解腑脏之热,故味啬者为苦。三德无阙,六味无失。此等饮食,若触佛鼻,若入僧口,如嗅旃檀,如饮甘露,五内调和,百毛畅悦,身适心安,显资色力,冥资心力。色力得资则身康健,心力得资则神无扰,身康健则进道有资,神无扰则观智易成。凡饮食不如法,则身多病,心多扰。身心既病且扰,而能精进开悟者,无有是处。”同样的饮食,有三德六味的用心,就有无量的功德法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