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比丘尼去见师父:师父!我看破红尘,遁入空门已经多年,每天在这青山白云之间,茹素礼佛,暮鼓晨钟,经读得愈多,心中的妄念不但不减,反而增加,怎么办?
师父说:点一盏灯,使它非但能照亮你,而且不会留下你的身影,那你就算开悟了!
数十年过去了……
有一所尼姑庵远近驰名,大家都称之为:万灯庵。因为其中点满了灯,成千上万的灯,使人走入其间,仿佛步入一片灯海,灿烂辉煌。
这所万灯庵的主持,就是当年的小尼姑,虽然如今年事已高,并拥有上百的徒弟,但是她仍然不快乐。因为尽管她每做一桩功德,都点一盏灯,却无论把灯放在脚边,悬在顶上,乃至以一片灯海,将自己团团围住,还是总会见到自己的影子。
甚至可以说,灯愈亮,影子愈显;灯愈多,影子也愈多。她困惑了,却已经没有师父可以问,因为师父早已死去,自己也将不久人世。
她圆寂了,据说就在圆寂前,终于开悟了。
她没有在万灯之间,找到一生寻求的东西,却在黑暗的禅房里悟道,她发觉身外的成就再高,灯再亮,却只能造成身后的影子。唯有一个方法,能使自己皎然澄澈,心无挂碍,身后不会再有影子出现,那就是: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漆黑的夜晚,一个远行寻佛的苦行僧,走到一个荒僻的村落中。漆黑的街道上,络绎的村民们,在默默地你来我往。
苦行僧转过一条巷道,他看见有一团晕黄的灯光,正从巷道的深处,静静地亮过来。身旁的一位村民说:瞎子过来了。
苦行僧百思不得其解:一个双目失明的盲人,他没有白天和黑夜的一丝概念,他看不到鸟语花香,看不到高山流水,也看不到柳绿桃红的世界万物,他甚至不知道灯光,是什么样子的,他挑一盏灯笼,岂不令人迷惘和可笑?
那灯笼渐渐近了,晕黄的灯光,从深巷移游到了,僧人的芒鞋上。百思不得其解的僧人问:敢问施主真的是,一位盲者吗?那挑灯的盲人告诉他:是的,从踏进这个世界,我就一直双眼混沌。
僧人问:既然你什么都看不见,那你为何挑一盏灯笼呢?
盲者说:现在是黑夜吧?我听说在黑夜里,没有灯光的映照,那么满世界的人,都和我一样是盲人,所以我就点燃了一盏灯笼。
僧人若有所悟说:原来您是为别人照明了?
但那盲人却说:不,我是为自己!
为你自己?僧人又愣了。
盲者缓缓问僧人说:你是否因为夜色漆黑,而被其他行人碰撞到?
僧人说:是的,就在刚才还被两个人,不留心碰撞过。
盲人听了说:但我就没有。虽说我是盲人,我什么也看不见,但我挑了这盏灯笼,既为别人照了亮,也更让别人,看到了我自己,这样,他们就不会因为,看不见我而碰撞我了。
感悟:每个人都有一盏心灯。点亮属于自己的那一盏灯,既照亮了别人,更照亮了自己。然而,生活中恰恰是:眼盲心不盲的人,要给眼不盲,心盲的人带路。
南无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