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法华妙店
法华论坛英文版
切换到宽版
请
登录
后使用快捷导航
没有帐号?
立即注册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导航
门户
Portal
论坛
BBS
广播
专辑
Collection
日志
相册
分享
导读
Guide
积分兑奖
Auction
排行
Ranklist
任务
每日签到
搜索
搜索
热搜:
过五关
法华经视频
本版
帖子
用户
法华论坛
»
论坛
›
法华专栏
›
悟后进修
›
初学佛法的正确方法
返回列表
查看:
318
|
回复:
0
初学佛法的正确方法
[复制链接]
静莲
静莲
当前离线
积分
193606
窥视卡
雷达卡
该用户从未签到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19万
积分
版主
积分
193606
收听TA
发消息
电梯直达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6 19:20:15
|
只看该作者
|
倒序浏览
|
阅读模式
现今社会上信佛的人比较多,但是问起他们为什么信佛,回答最多的就是信佛能够让我多挣钱,升官发财,保佑我一生平安,有好的命运等等。
还有一些人在工作压力大,失意不得志,心灵空虚的时候,开始信佛。无非是想求佛保佑或给自己找一个精神支撑。面对扑朔迷离,而又无法主宰的命运,人们有着太多的渴望与困惑。看相,算命的人充斥着大街小巷,个卦摊前都有虔城卜卦之人。
遗憾的是,算命之人,自己的命尚且不明白,怎能为人指点迷津?
为什么现在信佛的人多,而真正学佛修佛的人少呢?除了上面所说的以外还有一种是确实对佛法感兴趣,因缘巧合让他们接触到了佛教,但是并不知道究竟什么是佛,什么是学佛,什么是修佛,学佛的目的是什么,世上法门林林总总,究竟哪一个才是适合自己的?如果不明白这些,哪怕是念了一辈子佛,诵了一辈子经,也不得要领。
虽然有学佛的心,但是不知道该怎么做才是真正学佛,修佛。
究竟什么是佛呢?佛是古印度的词语,翻译过来就是具备大智慧,大觉悟的人。
这里所说的智慧并不是人们所说的聪明机灵,而是超出知识,学识,思维限制的对所有事物最根本的认知,所以才称之为大智慧。都知道佛教的创始人是释迦牟尼佛,是印度的一位太子,深感世间苦难后发心为众生找出一条解脱之路,成就了无上正等正觉的修为证果——千百亿化身佛果,并把自己修为的方法,途径告诉了后来的学佛人,而且一再的说“芸芸众生,皆有佛性,皆可成佛”为后世学佛人指明了方向。
释迦牟尼佛成道以后,他觉得人人都应该走他那一条路,人人都可以走上他那一条路,人人都可能和他一样,这就是释迦牟尼佛要人们学习的地方。
所以学佛不是学释迦牟尼佛那个人,不是个人崇拜,而是学他之所以能成佛的修行方法,和他那样的人格标准,释迦牟尼佛通过验证真正认识到了人人都有佛性,都有成佛的种子。所以说众生皆有佛性,皆可成佛。
佛是大公无私的,没有把这个方法据为己有,而是通过佛经,佛典,法脉,西方二十八祖,中华六祖,各宗各派等把这个成佛的方法世代流传了下来,告诉了所有的众生。并且希望所有众生都象自己一样成佛。
那么什么是信佛呢?总结起来就是相信佛不是神,并非神通广大,无所不能。而是由人修成的,是通过自己的诚心,诚信,坚定心,勇猛心,努力,精进,慈悲,行持得到的。所有的众生如果也这么做,同样可以成佛。
信佛是真心相信佛所说的经典,对佛所说的话深信不疑,对佛告诉我们的方法深信不疑,相信自己同样也有成佛的种子,相信我们依照佛所说的方法去进行也可以成佛。佛经就是自己成佛的方法途径和工具。并且要善于真正理解佛的比喻说法,运用这些方法工具。那么什么是学佛呢?学佛是在信佛的基础上发展来的,就是不着住于文字,真正理解佛所说经典的含义而且落实到行动,依靠佛的经书,宗门的支持,师父的传授,学习佛的精神,佛的行为,佛的精进,佛的大公无私,佛的宽广容纳,佛的慈悲救度,佛的乐善好施等等。最终成就自己的佛。
就象上学一样,有了自己的老师后,逢人便说我有一个老师了,但从来不去上课,不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他能从老师那里学到东西么?学佛也是一样的,只有真正按照要求去做才能真正改变自己,圆满自己,成就修为证果。而不只是嘴皮子上说说而已。
怎样才能真正开始学修佛法呢?人生在世不如意的事十之八九,尤其是现在的人。
心里充满了烦躁,焦虑,为了工作,家庭,不公平事,怨天怨地,为什么这样呢?因为他们的心中有着各种各样的想法,欲望,不择手段的想得到自己想要的一切,而一旦达不到就会烦恼,郁闷,终日郁郁寡欢,这样怎么能有好心态呢?长期下去还会产生严重的心理疾病。
这时就需要智慧的认识和及时的放下了,这里所说的放下不是放弃,逃避,不是不工作了,家庭也不要了,什么都不干了,而是放下,解脱自己的那颗心,不再去追求红尘中的金钱,名利,虚荣等等。红尘中的东西既然有得到就会有失去,得到时欢天喜地,失去时郁郁寡欢。
就在这一得一失的过程里,你的心就会陷在其中,不得解脱。整天围绕着想得到又得不到,得到后又怕失去过日子,你能快乐么?真正的快乐不在于金钱多多,名气高高,而是欲望少少,心态平平。
少欲知足时时在天堂,欲望缠身刻刻在地狱。这个天堂地狱并不是别人给你的,而是自己把自己推进去的。无尽的烦恼来自于无边的欲望。所以要想解脱烦恼痛苦,关键是管住自己的那颗心。修的也是这颗心,最终成就的还是这颗心。
佛说众生平等,皆有佛性。六祖慧能也说过“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由此可见人人都有成佛的种子——自性,人一生下来都有一颗本来清静,至善无染杂的心。
但是随着在红尘中生活长大,逐渐沾染了后天的习气,眼向外看鲜艳的色彩,耳向外听嘈杂的音乐,鼻分别气味,舌品尝味道,身体感受外在的接触,心中欲望横流。渐渐地让自己那颗本来清净的心追逐红尘色相而远离,丢失了本来的清静自在。
人最大的一个弱点就是不知足,挨饿受冻的时候希望吃饱穿暖,等到吃饱穿暖了又想要更多的积蓄,有了积蓄还想得到的更多。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随着环境生活的提高会越来越升级,追求各种各样的东西。
得到了是喜,失去了是悲,过程是苦。人生短短几十年就是为了眼前暂时的利益得失么?到这一期寿命到头的时候却什么也带不走,反而让自己这几十年陷在痛苦与折磨中。这还只是其中的一种,其他的比如,生离死别苦,爱不得苦,奔波劳碌苦,疾病苦等等。
世人无知红尘苦,醉生梦死在迷途,临机悟得真实意,自修自见自真如。能够有所感悟的人就要寻找方法,想要脱出这种苦恼牵绊。如果是与佛有缘的人就要寻找这方面的帮助了。
第一次接触佛法的人首先想到的就是寺院,僧人。认为寺院,道场,僧人就是佛法的全部。这种理解是不正确的,首先,前面说过学佛,修佛,修的是自己的这颗心,使自己有正确的认识,合于佛道,帮助天下众生。
寺院,道场,僧人只是佛法的表象,一个固定的场所,修佛人所运用的工具。每个寺院大殿上供奉的佛像是佛么?那只是佛像,但具备佛菩萨的灵息。通过这个表象可以让人们有一个方便门户,容易理解,不落于空亡,所以有一个形式上的过程。可以让人们在每天的礼拜恭敬行持过程中,引动自心内在的对佛的感触和共振,从而培植自身修为的诚信,基础。
僧人穿的袈裟,僧衣等等也是这样。现在的人们往往重视外在的形式,建造辉煌的寺院,穿上亮丽的袈裟,每日早晚课诵经。
但是自己是不是在真正学修佛法,是否严格约束自己的虚妄心念,是否时刻在依照佛的言行去做呢。
严格地说起来寺院不一定有真正的佛法。红尘民间也不一定就没有正法传承。寺院的僧人不一定是学佛人,修佛人,如果披上袈裟就是修为人,就是合格的僧人,就是佛真正的弟子的话,那么,一截木桩子披上袈裟也是佛弟子了?大家都要去顶礼膜拜了?修为人除了上面说的寺院的僧人(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外,还有一类在家的修为人(优婆塞,优婆夷。也就是男女居士)他们与僧人的的一个区别就是一个在家,一个出家。一个身在红尘,一个远离红尘。随然身份不同,但都是佛的弟子,都有成佛的种子,修的都是六度波罗密(忍辱,精进,持戒,般若,布施,禅定)只要是真正修为,本质是一样的。至于在家出家真正的含义,就是你的这颗心是在家还是出家,是红尘逐鹿,还是心向佛国。身在寺院,心在红尘的僧人,同样也不是修为人。身在红尘,但心已出家的居士也是真正的佛弟子。所谓出家,是说一心脱出红尘牵绊,三界火宅。而不是家庭。抛家弃子也不是佛法所提倡的,不符合佛的教育。第二个不同的地方就是在寺院的僧人,由于远离红尘,有一个相对清静的环境,并受人供养,尊敬,于忍辱法不得周全,得不到全部的红尘磨练。而在家居士身在红尘,有亲属家眷,事事操心,必须经历所有磨练,所以对于六度法可以行持周全。也就是付出的多,经历的多,磨砺的透彻,最终的成就也会更高。
所以不能迷信寺院僧人的所说,说得对,同修共进。说得不对,不必理喻。释迦牟尼佛曾经说过“众生平等”。
为什么僧人穿上袈裟就要高人一等呢?就要对居士呼来喝去呢?就要求居士言听计从呢?究其万般,只是僧人心中不平等,满足自己的虚荣心罢了,不是在真正的学修佛法。现在新起学佛大众,人为的将佛弟子分出了三六九等。使本来清净的佛法学习沾染上了俗法,于佛学修为是不相宜的。比如居士要无条件的服从于出家人的,而且要礼节周到;尼姑要无条件的服从于和尚的,而且也要礼节周到;这样的服从,无论对错都不许有反对的意向和行为。由此可见,人为欲望的划分比封建皇权还要霸道专制,已经不是佛法了。
释迦牟尼佛在《佛说法灭尽经》中说到:“吾涅槃后法欲灭时。五逆浊世魔道兴盛。魔作沙门坏乱吾道。着俗衣裳乐好袈裟五色之服。饮酒啖肉杀生贪味。无有慈心更相憎嫉。但贪财物积聚不散不作福德。贩卖奴婢耕田种植。焚烧山林伤害众生无有慈心。奴为比丘。婢为比丘尼。无有道德婬妷浊乱男女不别。令道薄淡皆由斯辈。或避县官依倚吾道。求作沙门不修戒律。月半月尽虽名诵戒。厌倦懈怠不欲听闻。抄略前后不肯尽说。经不诵习。设有读者不识字句。众魔比丘命终之后。精神当堕无间地狱。五逆罪中。饿鬼畜生靡不经历恒河沙劫。水旱不调五谷不熟。疫气流行死亡者众。人民勤苦县官计克。不顺道理皆思乐乱。恶人转多如海中沙。善者甚少若一若二。
劫欲尽故日月转短人命转促。” 这是释迦牟尼佛描述的末法时代的情形,魔做沙门比丘,坏乱释迦正法。所以说真正的修为不分在家出家,只在于自己的心意在什么地方。
心中向佛的人如果要学修佛法,首先应对佛法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然后就要皈依,皈依的意思是皈投,依止。皈依后就是在家居士了,就有了佛弟子的身份。就像进入学校成为学生一样。皈依,是佛教的一个受持礼仪,也称为三皈依。所谓的皈依,不但善男信女需要皈依,佛门弟子也要皈依,即皈依三宝。三宝是说的皈依的内容,佛为一宝,法为一宝,僧为一宝。对于三宝佛法僧,有两种不同的解释。
其一佛是佛祖,法是佛法,僧是僧尼,就是说要皈依寺院修为。
其二佛是自性佛,法是无上法,僧是自身完善,就是说皈依自性修为。
由于现在佛教出现了泛滥式的发展趋向,许多不足表露无遗,并且出现了许多人为的弊病。最常见的弊病,就是皈依。
在过去,要皈依佛门是一件比较难的事情。首先皈依人要对佛教有所了解,其次皈依人要对佛比较尊敬,最后要有一颗诚心,这样才可以通过师父受戒皈依三宝门下。到现今就不同了,只要有二十块钱和一张相片就可以办理皈依,甚至有的地方相片都不要。至于皈依的人是不是诚心,了不了解佛教等根本不重要,学佛修真称之为形式上皈依。
形式上皈依,是现在佛学中的弊病,现代人群迷信佛教活动的必然产物。
从佛学信仰的角度讲,形式上的皈依不足以成为佛教的信仰。大家都知道,佛教的信仰有三个最基本的要求条件:
其一是心中有佛;二是要皈依三宝;三要接受佛的教育。在这三个条件之外,还要进行佛事活动,使身心得到洗礼。所以,不要认为有了皈依证就是居士了,就是诚信佛法了,就已经完成佛法修为了。如果是这样,是自欺欺人,犹如儿戏一般,实在不是学修佛法应该有的态度。俗话讲:易得无价宝,难得有情郎。这是对俗事的描述,佛法得实比之更难,岂是二十块钱能买来的呢?有学佛之心的人们呀,切切不要被现在的二十块钱假象迷惑了呀!
皈依之后,就要寻师,寻到真正明了佛法的师父才能有系统地进行佛法学习和修为。也就是自己真正的传法师。许多人认为,我每天念诵佛号,参悟佛经不就是在修为么?没有师父也可以修啊!这是他根本不了解什么是修为,修为过程中会有什么变化,那些磨难?,具体成就的方法等等。念诵佛号,参悟佛经只是基础,并不是真正的修为,根本不会成就佛果的。当今世上法门林林总总,但是大部分都不具备成佛的具体方法,最好的情况也就是往生罢了,换个说法也就是往去投生,根本就没有解脱生死,得到自在,更不用说成佛了。自古以来佛法核心的,不立文字的,口传心授的内容都是掌握在宗门宗主手中,只有投到相应的宗派中,才能接触到真正上乘的佛法精粹,传法师会根据你的特点,把最相应,最方便快捷的方法告诉你,而你不用担心法的真假好坏,是否适合自己,只管诚心去做就可以达到。这样可以做到事半功倍,短时间内完成别人几十年都完不成的修为,由于师门的护持,帮助,灵息,物质,方法,修为人可以省去很多力气,少去很多的危险,不会走弯路而直达彼岸。从而成为修为有力的保障。否则也只是改变自己,不会有什么成就的。
那么怎样才能找到自己的师父呢?首先要从自身做起,认识到了红尘苦厄,不想再这么迷失下去,就应该通过学习佛法知识,佛经佛典,多接触一些这方面的真修为人,来寻找自己真正的师父。什么是真呢?这里要从两方面来说。
第一:你要从事学习的师父是不是具备真正修为人的素质。师父不一定就必须是佛,也可能是菩萨,罗汉修为,但是他只要有可以让你真正成就的方法就可以为师。作为师父永远希望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由于人心的欲望作用,并不是所有的修为人都是真修实证,有许多人修为是为了追时髦,显示自己学识广大,满足自己的虚荣心,或者人云亦云。其实并不具备传授佛法的能力。以下列出几点可以作为分辨是否是真修为人的标准:
1.是不是已经放下了红尘名利,不去追求满足金钱,权力,名望,欲望。时刻修改自己的心念和行为。
2.是不是对待一切事物都能有一颗平常,平和,平等的心,和包容的意境。
3.是不是有自己的宗门,并且本身有一定的修为高度,具备核心的正法体系和具体的行持方法。
4.是不是有慈悲济世,不求回报并积极帮助众生脱离苦难的心,并且已经在这么做。
第二:是自己是否有真诚的心要学修佛法。真正学修佛法要达到的第一个内容就是真诚。真诚一词,几乎每个人都理解,也普遍用于世法。在佛法里面,其意思更为深刻一些。先说真,就是从心底感触到历代祖师,佛菩萨的慈悲,不遗余力的来帮助世间受苦的众生,给与众生所有的方便,希望所有众生能够相信佛菩萨所教授的方法,并切实地去做,不留有余地,最终所得到的成就是必然的。佛法说一真一切真,只有修为人一念成真,为真行持,就可以处处得到验证,不会出现差错。如果做不到这个真,那么你不会得到。哪怕有0.1%的不真,也不可以得到,这个就是佛法中的绝对性。对于真的衡量,自己完成可以清楚自己具备了多少,自己的心骗不了自己,投入了多少真心才可以得到多少结果。古往今来,无数的圣贤,修为成功的人都会遵循一个基本的原则,就是在真的行持上做到不自欺欺人,这样的原则,也是下面的一个字:诚。
诚心待人,诚心做事,诚心听佛的教育,诚心得到佛法,诚心去行持佛法。这些都是诚的内容。
首先佛向内求,是自己内在具备的。一个人也许可以侥幸的骗过别人,但是没有办法欺骗自己,可以说对人的诚也许含有水分,哪怕是少许的。对佛的诚,不可以有半点水分在内。否则不以佛见是好的,倘若以魔见就情况大为不好了。
许许多多的人都会说学佛下种,关键在于下种,一片土地无论它的好与恶,如果没有种子,它就永远只是一片土地,不会长芽扎根,抽叶开花的,诚心的敬意是得到种子的关键,诚心到了,种子落地生根。诚心不到,种子是种子,地是地。种子得不到土地,以至干涸死亡,土地因为没有种子,以至于荒芜。种子就是由真诚得到的,土地就是自身的心地。在这里引用五祖的一首偈语:有情来下种,因地果还生,无情亦无种,无性亦无生。希望所有的学佛修佛人,用真心诚意找到自己的真情佛种,并把他下到心地中。种子落地,是修为的真正开始,以后每走一步,也离不开一个诚字。比如种地,你对庄稼的管理到什么程度,庄稼就会长成什么样子,是庄稼应该有收获。可是如果管理的不善,也会长疯长坏,就会出现非庄稼该有的收获。对庄稼的管理是世人所行持的生存之法,就修为人而言,就是佛法修持的行持,行持无差,才可以得证果证。所以一个诚字是少不得的。
释迦牟尼佛
,
大智慧
,
创始人
,
压力大
,
平安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
QQ空间
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
收藏
0
转播
分享
淘帖
0
顶
0
踩
0
相关帖子
•
行、站、坐、卧皆是禅
•
我们为什么要做好人?
•
治病,从内心解脱开始
•
执著外境无法成办解脱! 普巴扎西仁波切开示
•
《观音菩萨如秋月》打开听听吧,保佑全家一生平安!
•
慧律法师:放大胸量,安详自在
•
朴实老人上山砍柴,狐仙变受伤狐狸试探,救下后一生平安子女满堂
•
南岳思大禅师立誓愿文
•
山西太原慈航净苑寺与东蒲观音寺共同举办释迦牟尼佛圣诞日传戒、浴佛法会
•
传喜法师:我只需要一滴水,您却给我一条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千斤顶
照妖镜
返回列表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佛法/素食/养生
戒淫专刊
共修经典
在线答疑
佛法故事
Copyright © 2014-2021
法华论坛
(http://www.fahua1234.com/)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