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禅宗特别强调静坐的要领,不思一切善,不思一切恶,身心如如不动,收摄六根,将心定于一处。古德云:“外不着相,内心不穿,境来不拒,境去不留,一切随缘,能得自在,放下即得解脱”。
灵性的实相之 一
宇宙能量遍及宇宙,无所不在。它连结着银河、地球、人类和分子,它是众生万物之间的空间,它是使整个宇宙井然有序的连结键。宇宙能量就是生命的势能,宇宙能量是维持生命秩序和扩展意识的要素,宇宙能量是所有行动和生理功能的基础。我们在深睡和完全的静默中接收到一部份的宇宙能量。
再运用这个能量从事日常的心灵活动。例如,观看、说话、聆听、思考和所有的身体活动。在睡眠中获得的有限能量,并不能满足这些活动的需要,这就是我们会感到疲惫、倦怠和紧张不安的原因,这些现象导致了身、心的压力和各种疾病,克服这些压力和疾病的唯一之道,就是获得更多的宇宙能量。宇宙能量是维持生命秩序,活出健康和快乐的要素,它让我们全心地专注在当下的情境,它让我们获得知识,让我们扩展意识,只有透过静坐,我们才能汲取到充沛的宇宙能量。
灵性的实相之 二 : 静坐
睡眠是无意识的静坐,静坐是有意识的睡眠。在睡眠中,我们只能获得有限的能量,在静坐中,我们获得了源源不绝的能量。这种能量可以提升身体、心灵和智能的力量,它开启了第六感之门,进入超感官的领域。在静坐中获得的能量带给我们松弛、健康和快乐。它也能让体能迈入一个更高的境界,其实,静坐就是意识回归自性的旅程,在静坐中,我们有意识地由身体开始,进行穿越心灵、智能、自性和更高境界的旅行。
我们要先停止一切的身、心的功能,才能达到静坐的目的,也就是说,停止肢体的活动、观看、说话和思考,就是身体不动,妄念止息。现在让我们来谈谈静坐的方法:静坐的第一步就是姿势,你可以选择任何一种坐姿,选择一个让你感到很舒服、很稳定的姿势,坐在地板上或者椅子上都可以,或者在任何一个我们感觉舒服的地方,舒服地坐下来。两腿盘坐,双手交叉,把眼睛闭上,停止一切内在或外在的对话,不要持咒,只要放松,完全地放松下来,单纯地放松。当我们盘好腿和双手交叉好的时候,身体形成的能量回路会让身体更加稳定,眼睛是心灵之窗,所以应该把眼睛闭上,持咒或内、外在的对话都是心灵的活动,所以也应该停止。
身体放松之后,意识就会进入心灵和智能所在的第二个区域,心灵只不过是一堆念头而已,纷杂的念头会不断地浮到心灵的表层,念头会带来各种已知或未知的问题,要超越心灵和智能的限制,我们必须观照呼吸。观照是自性的本质,所以,我们要目睹自己的呼吸,不要做有意识的呼吸,不要做有意识地吸气或呼气,让吸气或呼气自然而然地发生,只要观照正常的呼吸就好,这是静坐的关键,也是唯一的法门。不要追究你的念头,不要执着在各种妄念....问题或念头上,断绝念头,回到呼吸上面,观照正常的呼吸动作,与你的呼吸同在,接着,你的念头越来越少,呼吸也会变得更浅、更短,最后呼吸会短得像一道闪光一样,停留在眉心的位置上,这是一个没有呼吸也没有念头的状态,你所有的念头都止息了,我们称为无念的状态。这是一个静心的状态,在这个状态下,我们开始接收源源不绝的宇宙能量,静坐的时间越久,我们接受的宇宙能量就越多。宇宙能量在我们的能量体内流动,能量体也叫做以太体。
宇 灵性的实相之三:能量体 宙能量
能量体是由七万二千个气脉或能量管所组成的,每一个能量管都由头顶的部位出发,這個部位叫做梵穴,这些气脉像植物的根和枝桠一样,伸展到全身的每一个部位。能量体是生命的基本设计,这个能量体是所有活动甚至存在的主要源头,能量体会在我们深睡和静坐的时候接收宇宙能量,我们使用接收到的宇宙能量进行观看、说话、倾听、思考等身、心活动,这些功能都靠着我们接收来的宇宙能量才能运作。
我们的念头决定了宇宙能量的流通,念头会阻碍宇宙能量的畅通,换言之,念头是阻挡宇宙能量进入身体的绊脚石。进入身体的宇宙能量变少,能量管里的能量就会耗尽,然后,能量体就会出现以太破洞,以太破洞逐渐导致身体的疾病,换言之,所有疾病的肇因是因为以太体缺乏能量。
静坐的时候,我们可以获得充沛的宇宙能量,宇宙能量在能量体内的所有能量管内流通,宇宙能量强大的流势可以清洗所有的以太破洞,以太破洞清洗干净以后,我们就摆脱了疾病。能量开始在梵穴流动的时候,我们的头部或全身会有沉重的感觉,某一特定区域的能量管清洗干净的时候,身体会有刺痒或疼痛的感觉,有时候,身体的不同部位都会感到疼痛,这种疼痛不须要吃药,多做一些静坐之后,所有的疼痛感会自然消失。透过静坐获得越来越多的能量,可以让我们摆脱所有的身、心疾病,在金字塔里静坐,它的效果比一般的静坐快三倍,现在为各位介绍金字塔和金字塔的威力。
灵性的实相之四:金字塔的威力
金字塔是地球上最稳固的结构,也是接收最高宇宙能量的地方。金字塔以52度51分的角度形成,这个角度让金字塔接收到最高的宇宙能量。金字塔可以用任何建材制造金字塔的建材不会影响宇宙能量的接收,金字塔的四个端角必须与东、西、南、北四大方向对位,宇宙能量累积在金字塔1/3的高度。这个位置就叫做国王的密室,宇宙能量在最强的国王密室里向整个金字塔扩散。
在金字塔顶端安置一个水晶,可以把接收的宇宙能量强化后再扩散到其它的部位,在金字塔里静坐,我们达到无念状态的速度比其它地方快三倍。金字塔可以与高层的频率沟通,在金字塔里静坐有治疗的效果,也可以提升静坐的体验。
归纳以上:我们必须转化我们的身心,调整到一个舒适的坐姿,让身体完全放松,这有助于转化身体意识。观呼吸是转化心智的方法,当我们转化身心,宇宙能量就开始流动,宇宙能量会流遍全身,我们因此无需治疗就能疗愈。当宇宙能量变得越来越多,就会释放我们心智的紧张。静坐练习的越多,我们的心智就会变得越来越平静和开阔,我们的记忆力会变得更强,更多的静坐会增强我们的理解力,会改善我们的人际关系,静坐会让家庭生活变得更幸福,心态会更平和,静坐会让你更健康更祥和,静坐能帮助我们找到所有问题的答案。要想如此,我们就必须每天练习静坐。你可以在任何地方练习静坐,你可以在任何时间练习静坐,甚至在路上。
一次静坐时间应等于一个人的年龄。比如,一个三十岁的人一次打坐的时间至少要三十分钟。要练习静坐你无须出家。每一个人都应该静坐。儿童是最好的静坐者,五岁就可以开始练习静坐。
静坐不需要你去寻找任何古鲁或大师,古鲁和大师就在你内在。你的呼吸就是你的古鲁,你的呼吸就是你的大师,每个人都是如此。
当我们更多地练习静坐,我们就会更了解自性的知识。现在让我们来了解什么是知识。静坐把你带到更高知识的王国,知识就是经验,经验完全与自性有关。通过越来越多地练习静坐,我们就能接受到更高的能量,有了这种能量,就会在各个方面开展更高的活动,就会带来更高的知识。通过获得知识,我们就会获得更高的理解和智慧,有了这样的理解,我们就知道我们并不只是身心。我们知道我们是神奇的物种,我们就能了解我们所遭遇的各种情景,以更高的理解来处理我们的问题。更高能量和更高知识会扩展我们的意识,意识扩展正是自性的目的。更高知识只能由更高感官获得,比如第三眼和星光体。
灵性的实相之五:第三眼
第三眼是灵魂用来观看、感觉和倾听高频率实相的利器,我们把这三种灵魂的功能称为第三眼。静坐中可以获得更多的能量,更多的能量可以开启我们的第三眼,这是一个非常殊胜的经验。第三眼开启的时候,前额会产生刺痒或拉扯的感觉,我们开始瞥见各种色光在身边回绕旋转,也能听见喃喃的低语声和走路声,有一种彷佛在漆黑的隧道里旅行的感觉。
以太体由静坐中获得足够的宇宙能量后,第三眼的视力越来越精纯。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世间和其它存在界的景象,精纯的第三眼让我们拥有比肉眼更透彻的视觉,我们可以看到其它频率的实相,我们可以看到五官无法感知的事物,我们也会有许多无法用言语表达出来的感受。我们会听到内在的声音或其它频率传来的乐器声,我们可以看见已经不在世的大师示现,我们可以看见大师以我们熟悉的形体示现。
静坐的工夫深入之后,我们开始看到以明光示现的大师,我们甚至可以在明光中认出大师的身份,我们会听到大师的给我们的讯息,我们有一种在隧道中摸索后终于与光合一的感觉,透过第三眼的体验、透过大师的讯息、透过看到或感觉到其它频率的实相,我们解开了所有生命的答案。透过它,我们有了新的选择,我们的信念改变了,我们的知解改变了。有了第三眼的经验之后,我们对物质界的感知改变了,现在让我们来认识自性的另一个工具--星光体。
灵性的实相之六:星光体出游
星光体是自性用来感知其它频率实相的工具。星光体就像我们的肉体一样,它是意识的另一个形相,在正常状态下,意识遍布在身体的每一个部位。我们接收了足够的能量后,开始感知到其它频率的实相,意识开始以星光体的形相活动,在睡梦中,我们无意识地感知到星光体的经验,在静坐中,我们是有意识地感知到星光体的存在。
星光体可以穿越时间和空间,在意识到星光体的存在之后,我们开始感知到新的次元。在静坐中接收充沛的宇宙能量后,遍布在身体内的意识开始朝着一个点移动,意识移动的时候,身体会微微地颤动,我们会有身体在飘浮的感觉,但却感觉不到手和脚的存在。这时候,身体有一股像羽毛般的轻安感,身体的不同部位可能会出现移动的感觉,有时候甚至会有整个身体都在旋转的感觉,这就是所谓的星光移动。
静坐的经验越多,我们获得的宇宙能量就越多,意识以星光体的形相快速地旋转,接着引发身体的移动,身体移动之后,星光体开始沿着一条银带离开身体,肉体和星光体靠着这一条由高振幅意识组成的银带彼此传递讯息,星光体透过银带开始神游太虚,星光体出游就是意识离开身体,到一些已知的和未知的地方和频率去,透过星光体出游,我们获得了至高无上的知识和对自性的明白。星光体出游的时候,可以穿越一切有形的物质,例如,土、水、火、风和以太四大元素。星光体可以毫无阻碍地游访其它的频率,星光体出游的时候,静坐者看到了自己的肉身,他获得了卓越的洞见,他明白身体只是他暂时的居所,他明白自己不只是身体和心灵而已,这是一次了不起的明白。每一个人都应该有一次星光体出游的经验,经历过星光体出游之后,我们的局限感消失了,我们明白自己是无限的,明白自己就是意识,也明白了生命中许多崭新的次元。
灵性的实相之七:涅盘
我们接收的宇宙能量,随着静坐的工夫而不断地增加,宇宙能量改善了我们对当下的投入,身体─心灵─自性对当下投入得越多,我们会对情境有更透彻的明白,这一份明白就是知识。
一般人只能由情境中获得经验,无法感知到情境中蕴涵的知识,这是因为他们只用形体来了解情境的缘故,但静坐者却能完全地了解情境,因为他知道自己不只是一具肉身而已,他知道他是肉身里的居住者,他明白所有的情境都是为了生命的进化而发生的,有了这些体验并且把体验落实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获得了生命的真知卓见,这一份真知卓见开启了千万道生命的妙门,揭示了感知的新次元,我们的理解力、感知力和知识获得了无限的扩展。接着,我们的意识随之扩展,开启了浩瀚的智慧之海,我们称这样的智慧是千瓣金莲,每一瓣莲花都代表着一个解悟的新次元,感知到的次元越多,我们就获得越多其它存在的知识。这一份解悟让我们知道,生命没有死亡,我们是永恒的存在,我们明白了何谓生?何谓死?
灵性的实相之八:生与死
我们来到世间的时候,只是一粒宇宙意识的微尘,我们的自性以太体的结构离开了它的源头。我们为了经历独特的经验而来到世间,我们为了体验世间的经验而选择投胎的子宫,父母、环境和生命的情境,自性完全了知生命的整体设计,意识微尘选择了母亲之后,开始进入母亲的子宫,意识进入子宫后,胎儿就有了生命,肉体依照以太体内的宇宙能量和因缘而产生了形状,在第一次呼吸之前,意识会频繁地回到源头。胎儿离开母亲的子宫后,开始了他生命中的第一次体外呼吸,这就是我们所谓的诞生。
从诞生到七岁之前,我们对源头是有意识的。心灵在七岁的时候开始成形,在14岁时成形完整;智能在14岁时开始启动,到21岁时发展完成。在21岁到28岁之间,我们经验到了身体、心灵和智能的结合。
从28岁开始,生命的发展完全仰赖自性的知识,一个对自性没有觉知的人,他的意识就会停滞在身体和心灵之间,意识的停滞是悲苦的开始,这样的人不了解生命的情境,他的生活中充满了危机,他开始进入僵化的概念里,僵化封闭了宇宙能量的流动,能量的封闭使他饱受疾病、压力和紧张之苦,他在毫无觉知的状态下虚渡一生。他不了解生命的目的何在,他由童年、青壮年到老年,在没有完成生命的目的之前离开了人间,这就是我们所谓的死亡。即使在死亡之后,抱持错误知解的僵化心灵,仍然不允许意识回归它的源头,在错误的知解下,他创造了地狱和天堂,徘徊在一个低层的星光界里。活在自性中的生命,让一个人在任何情境中都洋溢着喜福,即使死后可能进入较低的频率中,他终究还是会回归源头。
灵性的实相之九:开悟
透过第三眼、星光体出游和生死的知识而获得高层的知识以后,我们就会对身体、心灵、智能、自性和生命力有了圆满的了解。了解意识是能量和知识的结合,了解意识为了获得更多的能量、知识,为了创造而来到世间,在这一份明白中生活,我们才能对造化的存在有更深一层的了解,有了这一份明白,我们变成了一个奇迹的创造者。然后,我们的一言一语都会成真,起心动念都会化现,一举一动无处不见创意,这就是开悟。
由冥想打开大脑潜能的α脑波
我写过多篇关于冥想的主题,因为冥想太重要了,在潜能开发,打开个人生命能量,天人合一,获得大智慧等都有非常多的神奇效果,但就这么简单又神奇的改变很难让人重视,有很多改变很容易做,很容易改变我们生命质量的方法就在我们身边,只要去做,就会有改变,就会有收获,就如冥想,可惜现代人,太多的人被工作,被娱乐 ,被烦心的事,挤得没有一点时间静下来好好的发现自己内在的能量,很多人会说,我很忙,我要忙工作,忙赚钱,忙这忙那,什么是忙啊!心亡则忙,中国的字太有文化了,不要在忙了,给自己的内心留下一点清静的空间,比如说每天抽出一点点时间,静静的坐在那,冥想一会,你就会收获巨大的能量,无论从潜能开发的冥想,从瑜珈术之冥想,从佛家的禅修冥想,道家的冥想,人体科学的激发大脑潜能等都可看出冥想具有太多各个学派和文化思想的共识.
所谓的冥想就是停止知性和理性的大脑皮质作用,而使自律神经呈现活络状态。简单的说就是停止意识对外的一切活动,而达到「忘我之境」的一种心灵自律行为。这不是要消失意识,而是在意识在十分清醒的状态下,让潜在意识的活动更加敏锐与活跃,进而与另一次元的宇宙意识波动相连接。
宇宙本身充满著波动,波动即是资讯,充满著未知的构想。藉由冥想开启右脑的人,能够自由自在的使用宇宙的资讯与构想。人类的脑,受到天体星球运动的支配,是宇宙的一部份,而且具备著和所有波动同频道的机能。如
同收音机一样,调对了频率,就能清晰的接收到讯息一般,冥想就是调整自己与宇宙波动的一个方式。
冥想原本是宗教活动中的一种修心行为,如禅修、瑜珈、气功等,但现今已广泛的被运用在许多心灵活动的课程中。
以研究超导体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英国人布莱恩·佐瑟夫训逊,也是养成藉由冥想收取心灵讯息的人,他曾说过:以冥想开启直觉,可获得发明的启示.虽说是冥想,但其方法很多不胜枚举。有坐禅的冥想,也有站立姿势的冥想,甚或舞蹈式的冥想。还有,祈祷也是冥想、读经或念诵题目也是冥想的一种。如果采用不合乎自己的冥想法时,不但有痛苦,而且更是白费心力,最後只有带来身心的疲劳。凡是可以达到「无」心,也就是能够停止低我意识(左脑意识)的活动,任何一种冥想法都可以,也是对其人的最正确冥想法。不过,这种合乎自己的冥想法只能靠自己的感性来判断,别无它法。另外,《脑内革命》作者春山茂雄认为,看部喜欢的电影、听听最喜欢的音乐 ( 古典、爵士)或是兴奋的计划自己的未来,都可以算是冥想的方式。
冥想可使得新皮质熟睡,藉由旧皮质的功能,提高我们潜在意识的力量。为了进入冥想状态,我们必须使全身的肌肉、细胞、以及血液循环等作用都缓慢下来,只要是任何能使身心感觉舒适的方法都可以。
根据科学的实验证明,当你进入冥想状态时,大脑的活动会呈现出规律的脑波。冥想可以让我们的左脑平静下来,让意识听听右脑的声音,这样我们的脑波会自然的转成α 波。当脑波呈现为α脑波时(特别是中间α脑波),想像力、创造力与灵感便会源源不断的涌出,此外对於事物的判断力、理解力都
会大幅提升,同时身心会呈现安定、愉快、心矿神怡的感觉。
我们每个人都能够藉由冥想的方式来创造奇迹,不要把它认为是什么超能力,它是心理上本来就有的东西,而且是任何人都垂手可得的东西。冥想中的出现美妙的α波不仅是脑波研究者,现在一般人也对α波日渐关心。α波如此受到瞩目的理由,我想有两个背景。
第一是对高度技术社会的反动。随着技术的进步,物质文明几乎达到顶点。拜其所赐,这个世界变得非常方便,但人类是否因而精神上得到满足感却值得怀疑。与其说是活着的喜悦,倒不如说越活越空虚的人越来越多。我们不禁要问,人类所制造出来的文明空间给人类带来了什么。这种倾向,在实际上处在高科技现场的人特别强吧!或许他们为了能亲身参与高度的技术而感到自豪,但对于他们的工作内容必然感到不快。环境过于人工,作业流于机械。这实在不是人该做的工作!陷入这种情绪亦不为过,有时表面上满足是,但潜意识中却有所不满。
现实中参与高科技的人,不仅仅是精神上的负担而已,肉体也多感不协调。视力低弱,头痛欲裂的人所在多有,女性则为生理失调所恼。每天做得精疲力竭,实在无法感到自己是健康之躯。如此一来,诸如人活着为何、快乐是什么等问题开始源源不绝于耳。这个问题不会太简单就能求得答案才是。对于人类生命根源的关心更是居高不下。我想,或许可以从α波之中求得端倪。
第二则是前面已述及,对于人类“脑”的兴趣。对于人脑的机能,任谁都相当关心,可是到目前尚无一令人满意的解答,脑,始终蒙着一层神秘的面纱。话又说回来,也由于电子工学技术革命新的成果,才得以一点一点慢慢地解开脑中之谜。
的确,人脑依然宛如黑洞,怎么样才称得上是头脑好?什么叫集中力?对这些问题的答案,看来得藉α波的研究来解开了。对此问题关心之强,我们称之为社会现象之一并不为过才是。
α波备受瞩目的契机,肇于坐禅的冥想可是,再怎么对脑的构造有兴趣,若仅止于研究,是一点儿好处也没有的。若不能活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一点意义也没有。关于此点,α波的研究对于人类生活贡献的可能性大大地提高,纵使对于脑这个大黑洞的内容不明之处甚多,但只要观察α波,总算得以嗅出一点相关人类生活的蛛丝马跡。现在对α波的普遍认识越来越高,若说是股“α波热”,这可算是第二波。第一波热潮,须回溯到一九六0年代后半。
那时掀起这股热潮的,是坐禅时的冥想。测定冥想中的高僧的脑波,便出现了美妙的α波。那时,对于禅究竟为何物的关心席卷世界,而带动出这股东方热的理由之一便归α波了。当时,在美国出现了一称之为嬉皮的年轻人。他们对于特质文明的颓废心生厌恶,一味地企求身为人类的自由,在他
们寻寻觅觅的结果,发现了东方思想是特质文明的对极,特别是对于禅的神秘性心意不已。
嬉皮在欧美掀起重新检视东方“禅”的风潮。禅的“忘我之境”,便是人类所求的最高精神世界的这种认识,在各地散播开来。如同前述,由于技术的进步,冥想成了研究的对象。打头阵的便是美国了。
进入冥想,达到“忘我之境”的人是相当了不起的。此刻,脑中发出α波。α波与人类的精神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的观念产生,同时这亦被认为是解开人类脑机能之迷的线索。甚至于经由研究而解明了许多事情。在恍恍惚惚之时,或临睡前朦朦胧胧之时,会出现α波。易言之,在精神处于安逸状态时,便和α波产生关系。
α波容易出现的状态持续下去,心情便较为轻松。如此一来,α波甚至亦可用来做为对付压力的对策。此外,若集中意识会出现α波,便可将α波做为一个指标,而必然会有各式各样的活用方法。随着研究日趋进步,可以了解α波悠关人类的想像力和创造力。如此一来,α波便可被认定为头脑开发或对心理健康的有力手段了。
电子禅的热潮给α波的研究浇了一盆冷水本来“冥想α波”的观念并非毫无问题。因此,曾经α波的研究多多少少变成了一种应景的现象。分析冥想中的僧侣的脑波,是日裔心理学者裘神先生。“无我”或“无”这种境界,若非自己亲身体验,是完全不能理解的。
为了调查冥想究竟是指心理、生理的何种状态,神野先生将日本禅僧请至研究室坐禅,做了各种测定。连同脑波,亦测定肌肉的紧张度、呼吸数、血压等等,对冥想中出现α波时特别注意。当时正值美国刮起一阵东方热,神野先生“冥想=α波”的研究发表,也在报纸上宣腾一时。
但也许是热过了头,方向有了偏差。坐禅要到“忘我之境”,不修行个十年、二十年是不行的。这对一般人而言是做不来的,但若是要让脑波出现α波的话,则较不成问题。换句话说,由“α波等于冥想”来取代“冥想等于α波”,“速成禅”或“电子禅”亦可能造成轰动。
如此一来,α波的研究本身就会变得很“漫画”了。将学生们的头戴上脑波计,α波一出现便有哗的信号,或者会有灯号点灭滅。至少可以解释为只要是α波出现,便同等于达到冥想的状态。话虽如此,学生们想必仍丈二金刚摸不着头绪,要如何才会出现α波,得开始想想各种办法。姿势该如何摆、呼吸该如何调整、要在心中描绘何种景象,在尝试各种方法当中找到了有效的方法。
现在想起来真是头脑有些短路,但不论是教授或学生皆颇当一回事,证明大家很有毅力。当中,为了提高学生们的士气,甚至利用只要出现α波便给与报酬的方法。学生们为了拿到那笔钱皆凝神努力挤出α波。当时有了成果,便有了α波很容易就能出现、谁都有办法冥想等结论,又引起一阵骚动。当然就出现了反动的论调,质疑迭生。
纵使出现了α波,和冥想的境界仍有很大差别的反论出现了,实际上,在自己心生杂念时亦有可能出现α波,故有此种反论自不足为奇。这也可说是此波热潮的顶点。在出现了冥想与α波根本是两回事的议论之后,在70年代中期“α波热”亦急速冷却。
拜其所赐反而使研究回归正途中。我本人亦对“α波等于冥想”的说法抱持怀疑,脑波只不过是电气生理的指标而已。要将其与冥想等宗教的心理状态结合,未免牵强了点。光凭出现了α波,是不足以说是达到了冥想的境界的。换句话说,α波是冥想的必要条件,而非绝对条件。
在美国的“α波革命”之后,脚踏实地的研究继续进行。在美国的学会亦有多数关于α脑波的研究论文被提了出来。我想从此应立足于对α波正确的认识之后,再来做实践的应用吧。
冥想中腹式呼吸法激发α波状态
所谓腹式呼吸法是指吸气时让腹部凸起,吐气时压缩腹部使之凹入的呼吸法。正确的腹式呼吸法为:开始吸气时全身用力,此时肺部及腹部会充满空气而鼓起,但还不能停止,仍然要使尽力气来持续吸气,不管有没有吸进空气,只管吸气再吸气。然後屏住气息4秒,此时身体会感到紧张,接著利用8秒的时间缓缓的将气吐出。吐气时宜慢且长而且不要中断。做完几次前述方式後,不但不会觉得难过,反而会有一种舒畅的快感。实际上测定呼吸时的脑波,可以知道在吸气时屏住气息的瞬间则大鸣大放,而且在吐气时α波也持续出现。也就是说,屏住气息可以使得α波更容易出现。
做腹式呼吸时,体内会产生一种前列腺素的物质,可消除活性养,并且扩张血管的功能。当你做腹式呼吸法,活动横隔膜时,它会从细胞内渗入血管及淋巴管,去除活性养的毒素、促进血液循环。此外,做腹式呼吸可使腹部的各个内脏,皆得以受到呼吸节奏的刺激。这种刺激透过神经,做为一种和缓的呼吸节奏的自我调节信号传至脑,脑在接受这些刺激之後便成为α状态。
人靠呼吸存活,呼吸停止人马上就会死亡,呼吸重要到几乎等於人生,只有呼吸的人才有生机。然而一般的人大都只用浅呼吸过活(胸式呼吸),因此只使用到1/3的肺,另外2/3的肺都沉积著旧空气。如果运用腹式呼吸法(呼吸意识化)进行呼吸,肺就能够完全被使用。腹式呼吸能够让体内充分取得气的功能,同时也摄取更足够的氧气。如此一来,既可净化血液,更能促进脑细胞活性化。
所谓好的呼吸是在意识之下「缓缓」进行的,另外「深深的」也很重要。换言之,意识之下既缓且深的呼吸法是造就
α波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腹式呼吸法可使脑波维持在12赫兹以下,就大脑生理而言,就是α波最容易出现的时候,同时它能增进脑内荷尔蒙内啡的分泌,有助於创造力的开发。
在冥想中最重要的是呼吸法,所果未能掌握正确的呼吸法,无法实现深度冥想意识,所以,也可以说,呼吸法如何,
将会决定冥想的成功与否。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CYxLtP5VJYU/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