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39|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反观,反思,下自己的发心!】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745

主题

1755

帖子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7141
QQ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9-13 10:50: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就是发菩提心发利益众生的心
然教法师开示:南无燃灯古佛!大家好,今天我和大家一起来讨论一下关于发心的问题。
我们大乘佛法讲的就是发心,我们无论做任何事情,这件事情到底对与不对,或者说这件事情有没有犯戒,应不应该这么去做,在大乘佛法中主要是看发心。当发心是好的时候,那么这件事情才对,才有功德!有时看似好像这个对一些声闻乘的戒律有些碰触,但在大乘佛法中认为是对的。比如菩萨为了救无量无边的众生,伤害一个或者少部分的众生来,这是一件有功德的事情,因为这时发心是对的。书中说一个船家想杀500个商人劫财,但菩萨将船家给杀了,救了500个商人,这是有功德的。
相反,我们发心不对、不正确的话,做出来的事情,看似有功德的事情,看似是一件好的事情,但从大乘佛法来讲不是有功德的事情,也不是一件好的事情,关键忘失了菩提心,修出的善法,那是魔业魔的行为,因为你没有发好的心。发菩提心就是发心,发大心就是发大菩萨的心,发利益众生的心这就叫发心。我们起心动念是为众生,为了别人而发的心就是发心,如果起心动念是为了自己就不是发心,是自私自利的。舍己为人为了集体,减损自己的利益,收缩自己的欲望,这些都是发心。释迦牟尼佛当年就提出,为了一个村落,而忘了家庭,为了国家忘了村落,为了众生而忘了自己。这就是佛当年发的大心,他舍弃王位,去寻求解脱之路。
很多人都提到了因地不正,果招迂曲。当你发心不正的时候,我们将来的果报也是不一样的,不要认为我们现在好象诵经啊,在做功课啊,正在做什么功德啊,我们做的这个事情是自私自利的,还是为众生和为大家而做的。这个愿心很关键。所以我们修行人,一定要关照自己的发心,自己所做的这些事情是不是有菩萨的心,有利益众生的心。
事实上我看到很多的修行人,他并没有真正的发心,虽然他看似很精进,功课很多,看似他每天都很虔诚。但事实上,他一切都是在自私自利的心境下完成的,他不会因为别人而减损自已所做的功课,所诵的经,所念的佛。任何事不能触碰他的利益,触碰他的利益,他内心当中不能接受,这就是一种没有发心的表现。
这些人把自己修的功课牢牢看成了是“我的”,执着不能因为你们而伤害我自己的。这大有人在,只不过是换汤不换药,比如现在很多佛弟子认为这经是我的,这功课是我的,这功德是我的,这地位是我的,老婆孩子钱都是我的,这些东西是我的谁都不能碰,抓住自己的东西死死地不放,谁都不能碰触,他不会为了别人而伤害自己的东西。
所以发心很重要。本来学佛应该心量越来越大,心底越来越慈悲,越来越智慧。但事实上很多人越学心胸越来越小,越学越没有智慧,越学越没有慈悲,只是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耕耘斤斤计较。
自古以来,祖师大德就教导我们要发大心,要发大愿,要立大志,悟大行。为什么要这样苦苦地劝告我们,说明很多人还是以自私自利的心态来经营佛法当中的事情,最后弄得不能让别人认同我们,信服我们,赞叹我们,看不出我们的境界,不能恭敬和崇拜我们。而是看出我们大家心里都是斤斤计较算计,是为自己而造作。你怎么能够摄受众生呢?所以我们汉传佛教一直标榜自己是大乘佛法,可是事实上,包括我们僧人在内,很多很多人都是在狭隘的心态下来行持佛法,把本来的大乘的佛法,通过我们的表现弄得说大乘不是大乘,说小乘不是小乘,这是很糟糕的事情,所以我们的果报,并没有像经文上说的那么的大。做为一个修行人一定要时刻检点自己,通过做的每一件事情来检点自己,通过发生的事情来检点自己的起心动念,所造做的一切是不是发了大心,还是在自己狭隘的心胸当中斤斤计较?
我希望咱们“续佛慧命”的这个群当中,真的能够知道“续佛慧命”的作用。大家都能够发大心,敞开心怀,打开心量,能够在行持上,在造作上,在修行上,能够更多的向菩萨的境界看齐,而不是做一个心量狭小的境界很低的人,量大福大心量越大福报就越大,智慧才能越大。希望大家都能够敞开我们的心扉,能够激发起我们的大心量,将来能够有大的果报。
今天大家讨论的都是非常好,大家所说的内容很多都是正确的。我就不再重复大家所说的这些话,希望大家能够分享自已的体会和认识,这就是布施就是精进,发心还要发长远心,发勇猛心,这样才能圆满自已的发心。
回向: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顶 踩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8-9-2 17:42
  • 1966

    主题

    5593

    帖子

    6万

    积分

    禁止发言

    积分
    66553
    沙发
    发表于 2015-12-9 19:42:44 | 只看该作者
    《首楞严经》云:富楼那,妄性如是,因何为在?汝但不随分别世间、业果、众生三种相续,三缘断故,三因不生,则汝心中演若达多狂性自歇,歇即菩提。胜净明心,本周法界,不从人得,何藉劬劳肯綮修证?譬如有人于自衣中,系如意珠不自觉知,穷露他方,乞食驰走,虽实贫穷,珠不曾失;忽有智者指示其珠,所愿从心,致大饶富,方悟神珠非从外得。

    南无阿弥陀佛
    真诚 清静 平等 正觉 慈悲
    看破 放下 自在 随缘 念佛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8-9-2 17:42
  • 1966

    主题

    5593

    帖子

    6万

    积分

    禁止发言

    积分
    66553
    板凳
    发表于 2015-12-17 21:12:12 | 只看该作者
    《金光明经》云:
    佛言。善男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欲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修行声闻缘觉大乘之道。若有众生未得修行。一日一夜一心一意口自说言。我从无始生死以来。所有善根皆已成就。于三宝所若于他所。乃至畜生人非人等。乃至升撮以施一切。兼以善言和解斗诤。三归学戒。一切功德善根。皆由忏悔而得。皆由随喜而得。皆由劝请而得。是诸善根安置一处。摄受同时合集称量。皆以回施一切众生。永已舍施更无夺心。解脱不摄由如诸佛世尊知者见者不可思量。无碍无垢佛智慧故。如是一切功德善根。悉以回施一切众生。不住相心不舍相心。我亦如是。功德善根悉以回施一切众生愿一切众生皆得宝手。破空出宝满众生愿。富乐无尽福德无尽。妙法无尽自在无尽。四辩无尽。为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为得一切智智故。我今施与一切众生功德善根。从此善根复更获无量一切善根。合集称量悉以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善根故悉与众生。共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得一切智智。如昔菩萨摩诃萨修行菩提之道。功德善根悉皆回向为一切种智。我亦如是。功德善根悉皆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善根故亦与众生共之。同共一时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得一切智智故。犹如未来菩萨摩诃萨功德善根。亦应回向共一切众生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我亦如是。所有功德善根亦以回向。如上广说。犹如现在菩萨摩诃萨功德善根。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与一切众生共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我亦如是。所有功德善根亦与众生共之。如上广说。如余诸佛坐于道场菩提树下。不可思议无垢清净。住于无尽法藏陀罗尼首楞严三昧。破魔波旬无量兵众。应见应知应觉应可通达。如是一切一刹那中皆悉照了。于后夜中证甘露道得甘露法。我亦如是。与一切众生同共善根。是善根故俱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道。同得一切智智。犹如。无量寿佛 胜光佛 妙光佛。阿閦佛 功德善光佛 师子光明佛。百光明佛 网光明佛 宝相佛。宝炎佛 炎光明佛 炎盛光明佛。安吉上王佛 微妙声佛 妙庄严佛。法幢佛 上胜身佛 遍可爱色佛。光明遍照佛 梵净王佛 上性佛。如是诸如来应供正遍知。过去未来现在皆悉示现应化。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转无上法轮。为欲度脱安乐一切众生。广说如上。我亦如是。同共众生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转大法轮。

    南无阿弥陀佛
    真诚 清静 平等 正觉 慈悲
    看破 放下 自在 随缘 念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