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恩师答疑耶稣教与佛教:耶稣教其实就是在讲一心三藏真理,耶稣之所以被处死在十字架上,就是因为他宣称自己就是“神”,得罪了当时的教会,其实耶稣所说的神,就是指我们每个人本具的佛性,耶稣说自己是神,不是说只有他自己是神,而是说我们每个人就是神,这和法华经所讲的众生皆是佛是一样的。耶稣在世时多次展现神通,最著名的一次是他用五饼二鱼喂饱了五千人,这其实就是在表法,是表大小多少不二,五饼二鱼是少,五千人是多,五饼二鱼能喂饱五千人,就是在说多少不二,一即无量,无量即一,耶稣的五饼二鱼和维摩经中维摩诘居士用十平米的卧室容纳下无量的大菩萨是一样的,就是在表这个法。耶稣在最后的晚餐中,拿起一块面包对他的门徒说:你们拿去吃,这就是我的肉,又拿起一杯红酒说:你们拿去喝,这就是我的血,这又是在表如来藏这个妙法。面包和红酒都是我们心现的,是不是就是我们的身体皮肉血液?面包是坚固固体之物,是地大,我们的皮肉筋骨也是地大,面包和我们的肉是不是都是一个?红酒是液体,是水大,我们身体的血液也是水大,那红酒是不是就是我们的血液?所以耶稣在最后的晚餐上就是在开示,所有的一切都是我们心现的,所有的一切万物和我们都是一个本体,没有谁不是谁。所以耶稣其实是明心见性的大菩萨,耶稣教所传的法,和法华经楞严经所传的一心三藏真理是一致的
学习恩师答疑关于耶稣教与佛教心得体会:耶稣,佛是假名,实法是地水火风。耶稣是我们真心本来面目自己救度自己而随缘化现的一个形象。他非生非死,随缘现生现死,从空出有,从有归空,随缘现空现有。过去现在未来当下一念。
耶稣开示我爱世人。我们看世字,它包容横、竖十方和三世,时间、空间和万法都有了。人呢包容一切有情,也就是有情无情万法都是我现吗,这也符合如来藏心地法门,天地万法都是我一人一念变现的,所以耶稣也是明心见性的佛!
上印下广恩师答疑耶稣教与佛教感悟分享
从宏观上讲,耶稣教与佛教根本不能相提并论,耶稣教充其量,无非修人天福报,不能成就。而佛教《法华经》《楞严经》说尽了宇宙人生的真理,说尽了我们的真心本来面目,说尽了万法的来龙去脉,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修的是功德,当下成就。福德里没有功德,而功德一定包括福德。
毛主席《心之力》将耶稣教说为“西方强盗宗教”。至于侵略问题,那是西方列强利用宗教,断章取义,蓄意而为,并非宗教之过;毛主席《心之力》有说“西方强盗宗教亦有旧约主神虐民之邪暴,后有耶稣新约爱民之佛性改良。”历史不能混淆。
恩师在答疑耶稣教与佛教——敏感问题时,通过法理、政治、行持、伦理四个角度的分析,对耶稣教作出了公正的评价,不仅如此,恩师还在《从六大思维辩证佛教与各教》还将耶稣教与佛教一一对应。
【如】者,阿也。无相、真心、真如、空藏、法身、本觉也。对应耶稣教【圣父】。
【是】者,弥也。虚相、识心、半真如、半空藏、报身、念觉也。对应耶稣教【圣灵】。
【我】者,陀也。无不相、非心、非真如、不空藏、色身、非觉也。对应耶稣教【圣子】。
【如是我】者,阿弥陀也。一实相、一心、真真如、一心三藏、正身、正觉也。对应耶稣教【三位一体】。
【闻】者,佛也。觉相、妙心、觉真如、觉藏、觉身、始觉也。对应耶稣教【全知】。
【如是我闻】者,阿弥陀佛也。金相、金心、金真如、金藏、金身、妙觉也。对应耶稣教【上帝】。
【本未究竟】者,大方广佛也。全相、全心、全真如、如来藏、全身、大圆觉也。对应耶稣教【天堂】。
恩师将道教、儒教、哲学、科学、乃至耶稣教等统统与佛教圆融,是恩师的心量、智慧与慈悲,但不代表其它法门究竟,很明显耶稣教最终修的天堂,即使修到最高天,非想非非想处天,依旧是个凡夫,而佛教修行的终极目标是圆满即佛乃至究竟即佛。
难怪《莲华经·方便品第二》讲:唯此一事实,余二则非真;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世尊法久后,要当说真实。
难怪《法华经.方便品第二》又讲唯此一事实,余二则非真。
难怪《法华经》再讲,云何名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诸佛世尊,欲令众生开佛知见使得清净故出现于世,欲示众生佛之知见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悟佛知见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入佛知见道故出现于世。舍利弗,是为诸佛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
难怪《华严经》有说“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为魔业”。
难怪《楞严经·卷一》又说“由诸众生,遗此本明,虽终日行,而不自觉,枉入诸趣。”
是故行者当知:我们要严格按佛陀讲的四依法来修行。
一、依法不依人
二、依义不依语
三、依智不依识
四、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
《法华经》《楞严经》就是了义中的真了义,胜义中的真胜义。所以祖师大德千口共认“成佛的法华经》《开慧的楞严经》,“不读法华,不知如来救世之苦心。不读楞严,不知修心迷悟之关键。佛法乃心法,乃生活中法,非宗教,非信仰,非文化,更非迷信,无非一个“真”字!它从哲学高度、科学层面揭示宇宙人生真理。其代表作为《法华经》、《楞严经》、《阿弥陀经》、《心经》所诠一心三藏之理,唯以一实相印印证万法、否定万法而又同时圆融万法,故又称为圆教——能令行人当下明心见性,了生脱死!故又说为了义法,究竟法。
——释当忍
上印下广门清大和尚答疑关于耶稣教与佛教感悟分享:
不管什么教派,有何信仰,皆在用心!
跟着释迦佛讲的如来藏妙法,登第一义谛天!跟着释迦佛开示的小中大乘七方便,各得人天福报和功德,顺利的话,也能抵达目的地,但也有可能止步不前,不成增进,乃至多修多个大劫。
不管释迦佛讲的啥法,都是在讲心!所有的名相概念都是为了借用来把心讲清楚明白!
佛法学了就会有用,但只有如来藏妙法可以让修行人全方位无死角的受用!换句话说是整个法界众生受益,用甘露水彻底清洗阿赖耶!
法是妙法,必须妙人儿用,所以必须开智慧,否则就是半懂懵懂不懂的胡乱用,胡乱用也没离开过心啊!只是不能有那份自在也!
耶稣到底啥人再来,不是我们必须研读了知的,重要的是我们需要知道我们自己为何而来?应该在这个时空点做些什么即可。。。
——北京当声
学习分享恩师答疑耶稣教与佛教:
1.真正明白“一心三藏“道理的人,任何法都可以讲出一心三藏来。所以真正明理之人,对于任何法,没有对与不对,只有圆融不圆融,即使别人讲的不圆融,他也可以把人家的不圆融之法圆融起来。所以我们学习法华楞严之人,特别是讲经法师,对任何人所讲之法,都不应该持对立态度,但是可以互相圆融。共勉[合十]
2.对任何一法,不可信口开河,妄自评断。需建立在真正调查,了解,研究的基础之上。法与法之间本就是非同非异。同在何处,异在哪里,要以事实为依据,既要防止赞自毁他之嫌,也要断除牵强附会之意。
3.耶稣教与佛教,耶稣教三位一体的理论与佛教一心三藏之理无二无别。只是所用之明相概念因东西文化之差异而有所不同。在传承过程中,如同佛教圆实佛教与权小教乘之别,与其所提倡的宇宙本体论有所偏离
—— 杭州法音
(三群)议题分享
神教、佛教、道教。。。我们不要在第一个字上抠字眼,要知道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第二个字【教】,也就是说,都是一种思想教育。
至于教育到何种层次,跟教主教文没有直接关系,而在于受教者自己的所在层次。正所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亦如佛陀所言:【依法不依人,依义不依语】,所以我们都要不断提升!
普观每个宗教,都是一种积极性和消极性共生共存的现象,片面地肯定或否定某个宗教都是不正确的,因此我们对待任何宗派、任何法门,都要本着求同(世界观)存异(方法论),并深入挖掘各教共同之精华,结合最新科研成果,坚守如来藏底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对各个法门要引【导】之有方、逐步实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进而对各教派领【导】有力,最终实现【你就是我,我就是你】!
——新余市妙相
基督教与佛教
基督教的“三位一体”为圣父,圣子,圣灵;
佛教的“三位一体”即是法报化三身;
可以把“三位一体”分说为三,佛教中毗卢遮那佛为法身,卢舍那为报身,释迦牟尼为千百亿化身其中之一;基督教中圣父、圣子、圣灵;
但“三位一体”当下又即是一。基督教圣父、圣子、圣灵,佛教中法报化三身、道教的三清,他们可以说为“三”也可以说为“一”。
法身现万法,一炁化三清。
“三位一体”本身就是在阐述一多无碍之妙理。
而后,“善”是基督教与佛教的共同点。佛教的核心在于讲“真”讲“实”,但“善”也是佛教教义之一。基督教的核心是“善”。方便说:两教宣扬“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究竟说:真空妙有,一多无碍。一切法实不生灭者,寂静一味,名为真如第一义谛自性清净心。自性清净心,湛然圆满,以无分别相故。无分别相者,于一切处,无所不在。佛教是终点,是向“实相”的导归。
如来藏妙理无国界、文化、政党之别,如来藏之理就是我们的心法,我们每个人都是如来藏,当下无二无别。
——南京妙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