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2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学习分享敏感答疑第八十三:印广门清答疑“屈原自杀”。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萌哒
    2023-4-21 15:42
  • 1791

    主题

    1万

    帖子

    19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98042

    宣传达人最佳新人论坛元老优秀版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7-20 08:15:5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印广门清法师敏感问题解答系列(一~八十七)
    ——链接汇总(更新中)
    http://www.fahua123.com/thread-158033-1-1.html


    (7月19日)学习分享敏感答疑第八十三:印广门清答疑“屈原自杀”

    (一群)议题分享


    众生最大的毛病习气,就是着相用心,单纯通过,看得见的事相,去武断别人的用心,包括境界。
        屈原自杀这件事,单纯从事相上看,人身稀有难得,自杀有大罪过。但是,谁能够看见,其可能是菩萨再来,以为国捐躯的精神,示现教化众生呢?
        当年,提婆达多出佛身血,堕落地狱。单纯从事相上来看,实乃第一恶人恶事儿。
        但是据说,《大方便佛报恩经》第四卷记载称,阿难尊者奉命来到地狱探望提婆达多,问题能否忍受地狱之苦。而提婆达多则回答说,我在地狱里,就好像比丘禅定三禅天境界一样快乐,因此,提婆达多在地狱和在禅界,几乎没有什么区别,因此可以整天睡大觉。
       现实中,我们也会发现,喜欢多管闲事的师兄,真的不少。经常以“自以为是”的心态,去对别人的事相,横加评判,指责。喜欢做“判官”。
       问题是,这个“判官”自己,又常常仅仅通过事相上,去武断123,自己着相无明,而不能觉察。同时,看不到别人的发心,用心,下位不知上位。客观结果就是,下位者遭殃,因果何曾饶过谁?
       同样受持法华经的,下位诽谤上位,照样因果不虚。修行人者,我们还是善护自心,少造妄业也。
    ——连云港当胜


    敏感答疑第八十三:印广门清答疑“屈原自杀”。

    学习大乘法就要以大乘心来看待一切人事物,而不能以种种人事物的好坏、对错、是非等等方面来分别衡量,关键看用心,论心不论事。

    所以像屈原这样心怀天下苍生,公忠殉国,豪气冲天,必生善道,乃至佛国!

    《楞严经》告诉我们眼睛见到的也不见得是真的,见不见之见才是真见,所以凡事不能以相而论,以貌取人。

    那么由于隔阴之迷,生活中我们也不知道谁是谁不是菩萨?他人他事是用的何心?这就需要我们用心学习圆教大法,开启本有智慧,明白万法都是自己,善用其心,善待其心,善护其心来圆融一切人事物,自利利他,觉行圆满。
    ——孝感当门


    分享学习“屈原自杀”心得体会
    《法华经》妙音菩萨品有讲,如是种种,随所应度而为现形,乃至应以灭度而得度者,示现灭度而为说法。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也详细讲述菩萨以种种形游诸国土,度脱众生。
    五百弟子受记品也讲了富楼那菩萨内密菩萨行,外现是声闻。
    少欲厌生死,实自净佛土。
    示众有三毒,又现邪见相。
    我弟子如是,方便度众生。
    若我具足说,种种现化事,
    众生闻是者,心则怀疑惑;
    从这些内容不难看出,如果没有明心见性,都不知道这世界上所发生的事是怎么回事。
    所以最好不要妄测他人的境界,也不要妄议他人是非。这就是为何祖师大德告诫修行人不看世间的过错,要看好自己的心的原因。因为别人可能就是乘愿再来的大菩萨,在特定的时空示现恶相或则善相教化众生。
    屈原报国无望,在极度绝望和悲愤的心情下,选择投江自杀,以身殉国。他的这种宁死不投敌的精神值得学习,在我心中,他就是菩萨。
    不怕牺牲,抗战救国的革命先辈们就是我心中的菩萨。
    还有在抗疫前线的医护人员、志愿者,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员干部也是我心中的菩萨。
    遵纪守法,舍己为人不给国家添乱的普通人也是菩萨;
    身体发肤,受之于父母,而不敢伤害。所以若只是单纯一己之私,生活不如意而选择自杀是可耻的,是犯罪的,是大逆不道的,是不负责任的。
    ——武宣当光


    恩师答疑”屈原自杀”感悟分享

    屈原是我国战国末期的楚国人,利用楚国方言创立出新体诗歌——楚辞。毫无疑问他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其"长叹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更是反应出他忧国忧民的情怀,代表作有《离骚》、《天问》等。但是对其投汨罗江自杀却褒贬不一,主要有以下两种观点:
    1.赞扬屈原投江的爱国主义情怀和大无畏精神。2、批评屈原投江是消极避世。

    按照《楞严经》的法理法义,世间任何一个人、事、物,没有绝待的好,也没有绝待的不好,任何一法都有它的一体两面性。所以针对屈原投江一事,出现褒贬不一,也是情理中事。

    试问:黄金白银好?还是牛屎狗粪好?如果你硬要说黄金白银好,那你吃一块黄金会怎样?马上就会死翘翘。黄金好吗?如果你讲牛屎狗粪不好,听听农民伯伯怎么讲,庄家一枝花,全靠粪当家,种地没有巧,有粪就是好。难到牛屎狗粪不好吗?其关键在于我们怎么样去妙用。所以每一法你不能讲它好,你也不能讲它不好,好与不好是二元对立,对立即妄,妄即迷惑颠倒,迷感颠倒即凡夫。圆融一心三藏,好不好,坏不坏就ok啦。

    比同佛法讲真空妙有,真空不空,妙有不有。真空的当下即是妙有,妙有的当下即是真空。如果真空果真空的话,那么,这个花花世界从哪里来呀?你、我、他、天人鬼畜,泥巴瓦块,刮风下雨,日月星辰从哪里来呀?如果妙有果真有的话,真心无生又该做何解呢?故真空也好,妙有也好,无非都是一个心变现而已,无非一体两面。无非空有不二。

    当然!一饮一啄,无非因果,况为生死大业,何能幸免!世间仼何一件事,最重要的是要看它的主流,看当事人的发心。更何况大乘佛法,重实质不重形式。故菩萨下位不知上位,凡夫自位不知他位,切勿下劣心认知,牛羊眼看人。

    同样是活着,有的人发心全心全意为大众服务,而有的人却从早到晚为自己的小家庭着想,自私自利。

    同样是死,有的人死的重于泰山,而有的人却死的轻于鸿毛。

    有的人情愿付出生命,宁为玉碎,也不为瓦全。而有的人宁可苟且偷生,如同行尸走肉活着,也不愿死去。

    屈原不仅仅代表着一个名字,一个流传千古的伟人,还代表着一层更深刻的意义——爱国。千百年来我们纪念这位伟人,纪念他的才华出众,纪念他的忠肝义胆,纪念他的执著无悔,可以说他执著的一生就是他爱国的一生。

    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屈原乃是古今公认爱国诗人,忧国之心,忧民情怀,跃然纸墨,夺人耳目。

    再说忧公忠体国,并非人人可为!何况以身殉国,非如菩萨情怀,谁能为之?屈原是菩萨!范仲淹是菩萨,毛泽东是菩萨,周恩来是菩萨,雷锋、王杰、黄继光、董存瑞是菩萨……古今中外,那些为国为民,鞠躬尽瘁、舍生忘死的帝王将相、官民士庶是菩萨!

    否则,无量的“老古佛”、“老菩萨”哪里去了!

    所以屈原也是在给我们表法,表什么法?表如来藏大法。非好非不好的当下即好即不好,随缘现好现不好。就看你怎么用心?就看你会不会用心?试问:屈原如此爱国忧民,公忠殉国,赤胆忠心,豪气冲天,他非菩萨谁是菩萨?!!!
    ——释当忍法师



    (二群)议题分享

    末学苏州当慧端午时阅读过一遍,今日再读,提起观照,分享如下,敬请各位佛菩萨圆融。
    佛法不离世间法,又超越世间法,唯有圆顿大法可如此圆融。
    初看屈原自杀,因果难逃;再看屈原爱国人士,人情何忍。圆顿大法论心不论相,《觉悟本心》第三关随心应量,屈原忧国忧民用的是十分真心,果报善道乃至佛国。恩师答疑中巧妙地回答“确实有因果”,当回答受何报时,“公忠殉国,豪气冲天,必生善道,乃至佛国”,世间法和佛法圆融起来,让人抒一口气。
    最后一段讲到古今中外之伟人,恰是无量老古佛老菩萨再来,凡夫自位不知他位,天地万法皆是一人一念之所变现,事实上,没有哪一人哪一法不是老古佛老菩萨再来。
    ——苏州当慧


    分享一下心得:
    1.因缘果报丝毫不爽,对佛菩萨和对凡夫都是平等的

    2.因果报应以心论,不以事论。任何人不得对他人所行之事妄测因果,因为自位不知他位,下位不知上位;任何人也不得对自己所行之事心存侥幸。因为真心还是假意我们骗不了自己

    3.真正明心见性之人已经破除了对因果定律的恐惧,但是心存敬畏;我们在自我进修及弘法过程中,要学习运用好因果法则,这是一个悟后进修的法门
    ——杭州法音


    世间的许多忠诚良将,志士仁人,虽然没有学佛,甚至不懂什么是佛,但是他们与生俱来的无我,愿意为众生无私奉献付出,那是他们早已成就了佛菩萨的功德智慧,佛菩萨的习气与生俱来,他们都是古佛古菩萨在人间善巧方便随缘度化众生,菩萨论心不论事。即使是自杀,也不会和凡夫一样受果报,仍然会回到佛土
    ——鄂尔多斯当音


    学习分享恩师答疑“屈原自杀”之心得体会
    屈原投江,非一己之私!屈原心系黎民苍生,江山社稷,此心即是佛心、菩萨心。行为心使,身为行役,屈原此举即是菩萨行,屈原就是菩萨示现再来。既如此,屈原果报必在佛土,殊胜无比。
    菩萨因地修习,行菩萨道。或化现度人或扶危济困,凡夫位众生岂可枉加测度,故言下位不知上位。
    无论下位、上位,身位何位?因果不空,我等凡夫位起修,应在因地下功夫,待果行因,种如是因,收如是果,一切唯心现。
    感恩恩师法布施!
    ——西安当行


    学习分享恩师答疑“屈原自杀”之心得体会:“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能够一辈子做好事的人,一定是菩萨再来。菩萨是带着使命来到娑婆世界,慈悲救度一切众生,全心全意为社会大众服务。今日读诵《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便知,“老古佛”、“老菩萨”现种种形、种种相,来慈悲救度众生,能够大公无私、忧国忧民,做到“无我”之状态,必升善道、佛国!菩萨畏因,凡夫畏果。阿弥陀佛
    ——广东河源当开


    学习分享恩师答疑“屈原自杀”之心得体会:首先在同一个国土,同是人身,但是内在的境界却是千差万别,无论是凡夫与圣人因果是丝毫不爽,忧国忧民,完全是为公之心,并且用的是十分的真心,因为一生坚持此信念,   愿身再来的菩萨,即便此生没有遇正法,一样还是菩萨的习性来示现,教化众生!
    不是肉眼凡胎所能知的!请大德老师们指正末学分享的不圆满之处,感恩阿弥陀佛
    ——郑州当明


    学习分享恩师答疑“屈原自杀”之心得体会:
    我们看问题不能只看表相,要观起心动念。凡夫“自杀”因他心地阴暗到极点,不堪痛苦,而做傻事,必遭世人唾弃、鄙视。
    而屈原心怀家国天下,忧国忧民,心地宽广亮堂,没有“小我”的私心。示现“自杀”警醒世人,后人千百年来怀念屈原,敬仰屈原。用心不同果报自然不同,对社会大众的影响也不同。

    又佛是诸法之王,人中人,天中天。以屈原的胸怀,一生行善,为国为民,怎么就不可能是佛菩萨的示现呢?

    末学一点肤浅认识分享。阿弥陀佛
    ——湖北十堰左开


    学习分享恩师答疑“屈原自杀”之心得体会:
    我们看问题不看表相,要观起心动念。大乘佛法论心不论事。
    起心动念皆有因果,世出世间因果报应丝毫不爽。
    世间善法虽不能解脱,但忠心为国,舍生忘死,我将无我,不是菩萨又是谁?
    菩萨下位不知上位,凡夫自位不知他位,都看自己用心,万法归于一念。本学心得,阿弥陀佛!
    ——宁波当开


    有“我”方称恶,无我方为善,
    众生都是佛,唯有“我”是凡夫,
    舍得了“我”的我乃为真!
    屈原亦如是!
    ——沈阳妙传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顶 踩
    敬请关注法华论坛:http://www.fahua123.com/portal.ph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