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最好不要妄测他人的境界,也不要妄议他人是非。这就是为何祖师大德告诫修行人不看世间的过错,要看好自己的心的原因。因为别人可能就是乘愿再来的大菩萨,在特定的时空示现恶相或则善相教化众生。
恩师答疑”屈原自杀”感悟分享
屈原是我国战国末期的楚国人,利用楚国方言创立出新体诗歌——楚辞。毫无疑问他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其"长叹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更是反应出他忧国忧民的情怀,代表作有《离骚》、《天问》等。但是对其投汨罗江自杀却褒贬不一,主要有以下两种观点:
1.赞扬屈原投江的爱国主义情怀和大无畏精神。2、批评屈原投江是消极避世。
按照《楞严经》的法理法义,世间任何一个人、事、物,没有绝待的好,也没有绝待的不好,任何一法都有它的一体两面性。所以针对屈原投江一事,出现褒贬不一,也是情理中事。
试问:黄金白银好?还是牛屎狗粪好?如果你硬要说黄金白银好,那你吃一块黄金会怎样?马上就会死翘翘。黄金好吗?如果你讲牛屎狗粪不好,听听农民伯伯怎么讲,庄家一枝花,全靠粪当家,种地没有巧,有粪就是好。难到牛屎狗粪不好吗?其关键在于我们怎么样去妙用。所以每一法你不能讲它好,你也不能讲它不好,好与不好是二元对立,对立即妄,妄即迷惑颠倒,迷感颠倒即凡夫。圆融一心三藏,好不好,坏不坏就ok啦。
比同佛法讲真空妙有,真空不空,妙有不有。真空的当下即是妙有,妙有的当下即是真空。如果真空果真空的话,那么,这个花花世界从哪里来呀?你、我、他、天人鬼畜,泥巴瓦块,刮风下雨,日月星辰从哪里来呀?如果妙有果真有的话,真心无生又该做何解呢?故真空也好,妙有也好,无非都是一个心变现而已,无非一体两面。无非空有不二。
当然!一饮一啄,无非因果,况为生死大业,何能幸免!世间仼何一件事,最重要的是要看它的主流,看当事人的发心。更何况大乘佛法,重实质不重形式。故菩萨下位不知上位,凡夫自位不知他位,切勿下劣心认知,牛羊眼看人。
同样是活着,有的人发心全心全意为大众服务,而有的人却从早到晚为自己的小家庭着想,自私自利。
同样是死,有的人死的重于泰山,而有的人却死的轻于鸿毛。
有的人情愿付出生命,宁为玉碎,也不为瓦全。而有的人宁可苟且偷生,如同行尸走肉活着,也不愿死去。
屈原不仅仅代表着一个名字,一个流传千古的伟人,还代表着一层更深刻的意义——爱国。千百年来我们纪念这位伟人,纪念他的才华出众,纪念他的忠肝义胆,纪念他的执著无悔,可以说他执著的一生就是他爱国的一生。
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屈原乃是古今公认爱国诗人,忧国之心,忧民情怀,跃然纸墨,夺人耳目。
再说忧公忠体国,并非人人可为!何况以身殉国,非如菩萨情怀,谁能为之?屈原是菩萨!范仲淹是菩萨,毛泽东是菩萨,周恩来是菩萨,雷锋、王杰、黄继光、董存瑞是菩萨……古今中外,那些为国为民,鞠躬尽瘁、舍生忘死的帝王将相、官民士庶是菩萨!
否则,无量的“老古佛”、“老菩萨”哪里去了!
所以屈原也是在给我们表法,表什么法?表如来藏大法。非好非不好的当下即好即不好,随缘现好现不好。就看你怎么用心?就看你会不会用心?试问:屈原如此爱国忧民,公忠殉国,赤胆忠心,豪气冲天,他非菩萨谁是菩萨?!!!
——释当忍法师
(二群)议题分享
末学苏州当慧端午时阅读过一遍,今日再读,提起观照,分享如下,敬请各位佛菩萨圆融。
佛法不离世间法,又超越世间法,唯有圆顿大法可如此圆融。
初看屈原自杀,因果难逃;再看屈原爱国人士,人情何忍。圆顿大法论心不论相,《觉悟本心》第三关随心应量,屈原忧国忧民用的是十分真心,果报善道乃至佛国。恩师答疑中巧妙地回答“确实有因果”,当回答受何报时,“公忠殉国,豪气冲天,必生善道,乃至佛国”,世间法和佛法圆融起来,让人抒一口气。
最后一段讲到古今中外之伟人,恰是无量老古佛老菩萨再来,凡夫自位不知他位,天地万法皆是一人一念之所变现,事实上,没有哪一人哪一法不是老古佛老菩萨再来。
——苏州当慧
![]()
分享一下心得:
1.因缘果报丝毫不爽,对佛菩萨和对凡夫都是平等的
2.因果报应以心论,不以事论。任何人不得对他人所行之事妄测因果,因为自位不知他位,下位不知上位;任何人也不得对自己所行之事心存侥幸。因为真心还是假意我们骗不了自己
3.真正明心见性之人已经破除了对因果定律的恐惧,但是心存敬畏;我们在自我进修及弘法过程中,要学习运用好因果法则,这是一个悟后进修的法门
——杭州法音
世间的许多忠诚良将,志士仁人,虽然没有学佛,甚至不懂什么是佛,但是他们与生俱来的无我,愿意为众生无私奉献付出,那是他们早已成就了佛菩萨的功德智慧,佛菩萨的习气与生俱来,他们都是古佛古菩萨在人间善巧方便随缘度化众生,菩萨论心不论事。即使是自杀,也不会和凡夫一样受果报,仍然会回到佛土
——鄂尔多斯当音
![]()
学习分享恩师答疑“屈原自杀”之心得体会
屈原投江,非一己之私!屈原心系黎民苍生,江山社稷,此心即是佛心、菩萨心。行为心使,身为行役,屈原此举即是菩萨行,屈原就是菩萨示现再来。既如此,屈原果报必在佛土,殊胜无比。
菩萨因地修习,行菩萨道。或化现度人或扶危济困,凡夫位众生岂可枉加测度,故言下位不知上位。
无论下位、上位,身位何位?因果不空,我等凡夫位起修,应在因地下功夫,待果行因,种如是因,收如是果,一切唯心现。
感恩恩师法布施!
——西安当行
学习分享恩师答疑“屈原自杀”之心得体会:“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能够一辈子做好事的人,一定是菩萨再来。菩萨是带着使命来到娑婆世界,慈悲救度一切众生,全心全意为社会大众服务。今日读诵《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便知,“老古佛”、“老菩萨”现种种形、种种相,来慈悲救度众生,能够大公无私、忧国忧民,做到“无我”之状态,必升善道、佛国!菩萨畏因,凡夫畏果。阿弥陀佛
——广东河源当开
学习分享恩师答疑“屈原自杀”之心得体会:首先在同一个国土,同是人身,但是内在的境界却是千差万别,无论是凡夫与圣人因果是丝毫不爽,忧国忧民,完全是为公之心,并且用的是十分的真心,因为一生坚持此信念, 愿身再来的菩萨,即便此生没有遇正法,一样还是菩萨的习性来示现,教化众生!
不是肉眼凡胎所能知的!请大德老师们指正末学分享的不圆满之处,感恩阿弥陀佛
——郑州当明
学习分享恩师答疑“屈原自杀”之心得体会:
我们看问题不能只看表相,要观起心动念。凡夫“自杀”因他心地阴暗到极点,不堪痛苦,而做傻事,必遭世人唾弃、鄙视。
而屈原心怀家国天下,忧国忧民,心地宽广亮堂,没有“小我”的私心。示现“自杀”警醒世人,后人千百年来怀念屈原,敬仰屈原。用心不同果报自然不同,对社会大众的影响也不同。
又佛是诸法之王,人中人,天中天。以屈原的胸怀,一生行善,为国为民,怎么就不可能是佛菩萨的示现呢?
末学一点肤浅认识分享。阿弥陀佛
——湖北十堰左开
学习分享恩师答疑“屈原自杀”之心得体会:
我们看问题不看表相,要观起心动念。大乘佛法论心不论事。
起心动念皆有因果,世出世间因果报应丝毫不爽。
世间善法虽不能解脱,但忠心为国,舍生忘死,我将无我,不是菩萨又是谁?
菩萨下位不知上位,凡夫自位不知他位,都看自己用心,万法归于一念。本学心得,阿弥陀佛!
——宁波当开
有“我”方称恶,无我方为善,
众生都是佛,唯有“我”是凡夫,
舍得了“我”的我乃为真!
屈原亦如是!
——沈阳妙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