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63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学习分享恩师论文《浅探王阳明心学》之“谤佛”真相(一)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萌哒
    2023-4-21 15:42
  • 1791

    主题

    1万

    帖子

    19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98042

    宣传达人最佳新人论坛元老优秀版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3-9 17:30:3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浅探王阳明心学》(之一)

    http://www.fahua123.com/forum.ph ... ra=&_dsign=0beacdb4


        1、佛法即心法
         中国全能大儒、三不朽圣人王阳明之所以否定佛教,将之说为自私,正是否定三藏十二部经中的方便法。
    其心学精华“万物一体”、“致良知”、“四句教”、“知行合一”,正与法华、楞严一心三藏相融、相通、相合。在宋程朱理学之后,王阳明在陆九渊的理论基础上更加圆融了心学体系。
    所谓心即理,王阳明认为“心的本体就是天理”,天理就是人们所苦苦追求的圣人之道,就是宇宙间遍及一切的真理大道。
        佛陀在法华经楞严经中否定了自己过去讲的三藏十二部经,说为“今日世尊令我等思维蠲除诸法戏论之粪”《楞严经》第四卷“虽复忆持十方如来清净妙理如恒河沙只益戏论”。
    佛陀的良苦用心就是令众生悟入一实相印。修行以修心为本,而不是本末倒置,在有相无相上用功打转。明一心三藏见性成佛即悟后进修的前提。
        《法华经》:“是人欢喜说法,须臾闻之,即得究竟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又如来灭度之后,若有人闻妙法华经乃至一偈一句,一念随喜者,我亦与授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应作是念∶此人不久当诣道场,破诸魔众,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转法轮、击法鼓、吹法螺、雨法雨、当坐天人大众中,狮子法座上!"

        2、悟后进修
         果真契入佛知见,发心精进即成无上正等正觉。正信诸法戏论之粪,则“诸粪”当下即是妙法莲华!即是诸佛如来!天地万法无非一人一念变现而已!绝待圆融一切平等。既曰变,王阳明答问“除了致良知外还有别的吗?”
         王阳明心学之精华正在于此。此良知,天生本具,“万物本自一体”。由此而引伸出“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此“万物一体”正合于《法华经》、《楞严经》一心三藏之义。“万法唯心现”“一即无量,无量即一”。
         此“四句教”正合于一实相印“三德秘藏”之旨。

        “无善无恶心之体”,法身功德也;

        “有善有恶意之动”,化身功德也;

        “知善知恶是良知”,报身功德也;

        “为善去恶是格物”,修德也。

         前三功德,乃先天本具之德。虽本具,非经佛圣指点,不能悟知。不从修得。
    后四格物,乃后天修造之德。理上明了,证分真佛。不经修证,不能究竟圆满。不修不得。当一个人明心见性以后,任何人没有办法去估量他的境界。只有自己到了这种境界,你才能得到法喜。
    (济南右当开 2021.3.9)


       世间人,对佛教,佛法多有误解。这很多时候不是佛法的问题,是众生的“自以为是”,以想当然的“我知我见”,去自我解读佛法,难免有种种误解。
       1.譬如,很多人听到佛法讲一切唯心,就下意识的,理所当然的加以批判。他们理解的心,仅仅是第六意识心。佛法也从来没有说过,一切都是我们意识心的显现。而在楞严经一开始,如来明确开示,众生把意识心这样的攀缘心,当成真心,这是“认贼为子,自取流转”。学佛来讲,明妄心,觉真心,还有其他事情吗?无非就是悟后进修行持问题,直到圆成佛道。
      2.有些自以为有学问,有智慧的知识分子,粗粗稍微懂一点佛经,认为佛法是告诉你,一切无常归空,了不可得,所以要看破放下。
       实际来讲,这只是接触到佛法,非常浅层的一面。真正深入到“宇宙本体”的思考层次,去解读佛法的时候,才是进入真正的佛法。
       只不过,了义法以“真真如性”为宇宙本体,不了义法以“真如”为宇宙本体。一字之差,天壤之别。
       佛法确实是心法。问题是,以什么为心。
    众生以六识为心,沉沦梦境,不能了脱轮回。
      阿罗汉虽然破了我执,还是安住一个第七识为心,所以说为佛门内部外道,尚未觉悟菩提大道。
       通教学人,以第九识真如为心,法身为佛,无相为实相。知见不圆,唯有亲证到了,不会落空。
       圆教学人,见圆满真心,从来三身一体,或说为一心三藏。不管知不知,认不认;不管是众生,还是如来,其真心本体,从来如是也
    (连云港当胜 2021.3.9)


        分享:浅探阳明心学(之一)
           1、王阳明的一句“适释氏亦务养心,然要之不可以治天下。”助佛否定不了义法,而积极的佐证了了义法。他只是站在佛所讲不了义法的角度上加以批判,而并非一心三藏,法华,楞严。行人为了自己成道,舍弃父母,儿女,亲朋,国家,一心之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只是为了自己的一人之乐,一己之私,此乃小格局,不值一提。所以再次借用先贤言论,希望能起到敲响小中乘修行人的警钟,令其振聋发聩,发人深省,改变心地。修行当应究其根有,从根解结,正悟圣哲经义,修行修得不是一己之私,一己之乐,劳苦清修,管己不管人。而是尽虚空,遍法界,不舍一人,不漏一人,我与树木花草,风云雨雾,猪马牛羊,真善美丑,同呼吸共命运,此为真悟,真修,真证。不是舍弃一物,一法,一事,一人,而独自求得个人解脱,成佛。故求成佛,得明佛为何意,佛者,一体三身,(一心三藏)。法身(空藏),报身(不空藏),化身(不空藏),不相舍离,三者相间,三身、三藏者互立,一体,一心者统一,真明白一真之人奥妙,幽深之处,及宇宙万物之间的关系,谁能舍弃谁,谁能离开谁。谓者,形散神聚,更应担负起责任,而非超然物外,事不关己。
          2、王阳明再次力挺,佛让诸修行人,了然悟后进修之深邃,及相互的重要性。不悟明此理,纵经尘劫,难以成就,犹如锅中煮沙石为饭,终不能食。而明理,开悟之后,能知却不能行,成就亦是甚慢。所以不可极于一端。所以悟后进修,二者相得益彰。《法华经》授记品断可说明,开悟在先,进修为后,相辅相成,珠联璧合。
           唯有明白一真之人之妙用,相虽殊别,其性统一。宇宙万法再怎么森罗万象,千变万化,错综复杂,扑朔迷离,始终不离当下这一念。真切了解此理,才能唤醒众人宇宙,世界,人生观,而后事须渐修,入世修行,把个人修行与人事物法融为一体,集体解脱,以此知,此行,何愁不能成就圆满之佛,可能须臾之间,可能尘点劫,总之成佛已成定数。

    (西安右开 2021.3.9)


        分享论文《浅探王阳明心学》的第一部分:王阳明「谤佛」之真相。

        心法还须心上解,
        从根解结为真修。
        不懂真法从何修?
        法华之外皆小乘。
        一切修行不明心,
        是为佛门错用功。
        正修行路先明心,
        智慧非从苦行来。
        先修再悟颠倒行,
        阳明谤佛实正法。
    (大连当莲 左开 2021.3.9)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顶 踩
    敬请关注法华论坛:http://www.fahua123.com/portal.ph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