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10|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弘一大师:什么是佛教,什么是迷信!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可爱
    2024-8-25 17:15
  • 131

    主题

    3485

    帖子

    3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638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3-28 15:48:0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长亭外,古道边,

    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

    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

    知交半零落。

    一壶浊酒尽余欢,

    今宵别梦寒。

    李叔同(1880—1942),是著名音乐家、美术教育家、书法家、戏剧活动家,是中国话剧的开拓者之一。

    在文学领域,他是林语堂眼中最有才华的天才,也是朱光潜心中最敬仰的高士之一。

    在音乐和戏剧领域,他是第一个用五线谱作曲的中国人,还拉开了中国人演话剧的序幕。

    他从日本留学归国后,担任过教师、编辑之职,后剃度为僧,法名演音,号弘一,晚号晚晴老人,后被人尊称为弘一大师。

    礼佛

    入寺拜佛,拿香、花、灯烛来供佛,有些人说我们是拜偶像、是迷信。

    其实佛是我们的老师,是人而进达究竟圆满的圣者,大菩萨们也是快要成佛的人,这是我们皈依处,是我们的领导者。

    尊重佛菩萨当有所表示,就好像恭敬父母必须要有礼貌。

    佛在世的时候没有问题,可以直接对他表示恭敬。

    可是现在释迦佛已入涅槃了,还有他方世界的佛菩萨都不在我们这个世界,所以用纸画、泥塑、木头、石块来雕刻他们的形象,作为恭敬礼拜的对象。

    因为这是表示佛菩萨的形象,我们才要恭敬礼拜他,并不因为他是纸、土、木、石。

    如我们敬爱我们的国家,要怎样表示尊敬呢?

    用颜色布做成国旗,当升旗的时候恭恭敬敬向国旗行礼,我们能否说这是迷信的行为?

    说佛教礼佛为拜偶像,是对礼佛的意义不够理解。

    至于香花灯烛呢?佛在世时,在印度是用这些东西来供养佛的,灯烛是表示光明,香花是表示芬香清洁。

    信佛礼佛,一方面用这些东西来供养佛以表示虔敬,一方面即表示从佛那里得到光明清净。

    并不是献花烧香使佛闻得香味、点灯点烛佛才能看到一切,其他宗教也是用这些东西的。这本是一般宗教的共同仪式。

    礼佛要恭敬虔诚,礼佛的时候要观想为真正的佛。

    礼忏

    佛教徒礼忏诵经,非宗教者也常常误以为迷信。

    不知道“忏”,印度话叫忏摩,是自己做错后承认自己错误的意思。

    因为一个人在过去世以及现生中,谁都做过种种错事、犯有种种罪恶,留下招引苦难、障碍修道解脱的业力。

    为了减轻及消除障碍苦难的业力,所以在佛菩萨、众僧前承认自己的错误,以消除自己的业障。

    佛法有礼忏的法门,这等于耶教的悔改,在宗教的进修上是非常重要的。忏悔要自己忏,内心真切的忏,才合乎佛教的意思。

    一般人不会忏悔,要怎么办呢?

    古代祖师就编集忏悔的仪规,教我们一句一句念诵,口诵心思,也就是知道里面的意义,忏悔自己的罪业。

    忏仪中教我们怎样的礼佛,求佛菩萨慈悲加护,承认自己的错误,知道杀生、偷盗、邪淫等等不是。

    一心发愿改往修来,这些都是过去祖师们教我们忏悔的仪规,但主要还是要从心里发出真切的悔改心。

    佛教到了后来,忏悔的意义就糢糊了。

    学佛的自己不忏,事无大小都请出家人,弄得出家人为了佛事忙,今天为这家礼忏,明天为那家做功德。

    所以忏悔主要是自己,如果自己真真切切的忏悔,甚至是一小时的忏悔,也是超过请了许多人作几天佛事的功德。

    了解这个道理,如对父母要尽儿女的孝心,那么为自己父母礼忏的功德很大,因为血缘相通、关系密切的缘故。

    课诵

    学佛的人,在早晚诵经念佛,在佛教里面叫课诵。

    其他宗教早晚也有诵经,这种宗教行仪本来没有什么问题,不过为了这件事情,有几位问我:

    不学佛还好,一学佛问题就大了。

    我的母亲早上晚上一做功课就要一两个钟头,如学佛的都这样,家里的事情简直没有办法推动了。

    在一部分的居士间确有这种情形,使人误会佛教为老年有闲的佛教,非一般人所宜学。

    其实,早晚课诵并不是一定诵什么经、念什么佛,也不一定诵持多久,可以以为实际情形而定时间。

    主要的须称念三皈依,十愿也是重要的。

    我们中国近代的课诵:

    一、是丛林所用的,丛林住了几百人,集合一次就须费好长时间,为适应这特殊环境,所以课诵较长。

    二、元明以来佛教趋向混合,于是编集的课诵仪规,具备各种内容,适合不同宗派的修学。

    其实,在家居士不一定要如此。

    从前印度大乘行人每天六次行五悔法,时间短些没关系,次数不妨增多。

    总之,学佛不只是念诵仪规,在家学佛绝不可因功课繁长而影响家庭的工作。

    烧纸风俗非佛教

    古代中国祭祖时有焚帛风俗,烧一点绸缎给祖先享用。

    后来为了简省就改用纸来代替,到后代做成钱,元宝、钞票,甚至于扎房子、汽车来焚化。

    这些都是古代传来的风俗习惯演变而成,不是佛教里面所有的。

    这些事情也有一点好处,就是做儿女的对父母表示一点孝意。

    自己饮食,想到父母祖先;

    自己住屋穿衣,想到祖先:

    不忘记祖先的恩德,有慎终追远的意义。

    佛教传来中国,适应中国,为了方便,就把念经礼佛合在了一起。

    但是在儒家“送死为大事”及“厚葬”的风气下,不免铺张浪费,烧得越多越好,这才引起近代人士的批评,而佛教也被认为迷信浪费了。

    佛教徒明白这个意义,最好不要烧纸箔等,佛教里并没有这些。

    如果为了要纪念先人,象征的少烧一点,不要拿到寺庙里去烧。

    抽签、问卜、扶乩非佛教

    有些佛寺中,有抽签、问卜甚至有扶乩等举动,引起社会的的讥嫌,指为迷信。

    其实纯正的佛教不容许此种行为,有没有效验是另外一件事,真正学佛的只相信因果。

    如果过去及现在作有恶业,绝不能靠趋吉避凶的方法可以避免。

    修善得善果,作恶将来避不了恶报。

    要得到善的果报,就得多做有功德的事情。

    佛弟子只知道多做善事,一切事情如法合理的做,绝不使用投机取巧的下劣作风。

    这几样都与佛教无关,佛弟子真的信仰佛教,就应避免这些低级的宗教行为。



    说明:本文源自网络,所有功德回向原作者及见者。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留言联系我们处理。

    338412-102.jpg (49.77 KB, 下载次数: 6)

    338412-102.jpg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顶 踩
  • TA的每日心情
    可爱
    2024-8-25 17:15
  • 131

    主题

    3485

    帖子

    3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6386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9-3-28 15:49:3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佛法非迷信,乃是讲真实,故行人当正信佛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可爱
    2024-8-25 17:15
  • 131

    主题

    3485

    帖子

    3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6386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9-3-28 15:49:5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佛法非迷信,乃是讲真实,故行人当正信佛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可爱
    2024-8-25 17:15
  • 131

    主题

    3485

    帖子

    3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6386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9-3-28 15:50:0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佛法非迷信,乃是讲真实,故行人当正信佛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可爱
    2024-8-25 17:15
  • 131

    主题

    3485

    帖子

    3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6386
    5#
     楼主| 发表于 2019-3-28 15:50:0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佛法非迷信,乃是讲真实,故行人当正信佛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可爱
    2024-8-25 17:15
  • 131

    主题

    3485

    帖子

    3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6386
    6#
     楼主| 发表于 2019-3-28 15:50:4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欲知佛法真实义,当深入学习佛陀金口所嘱“开悟的楞严、成佛的法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0-2-5 14:32
  • 434

    主题

    3320

    帖子

    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0703
    7#
    发表于 2019-3-29 18:56:03 | 只看该作者

    如来藏法门 不漏一法  不舍一人
    万法皆是一个念
    成佛的法华 开悟的楞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0-2-5 14:32
  • 434

    主题

    3320

    帖子

    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0703
    8#
    发表于 2019-3-29 18:56:19 | 只看该作者
    万法皆是真  万法皆是我
    成佛的法华 开悟的楞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0-2-5 14:32
  • 434

    主题

    3320

    帖子

    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0703
    9#
    发表于 2019-3-29 18:57:20 | 只看该作者
    万法无非从「如」而「来」。这就是讲石破天惊的大法!能够受持《妙法莲华经》者,是阿惟越致菩萨,是如来使,是大菩萨从佛土再来。
    成佛的法华 开悟的楞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0-2-5 14:32
  • 434

    主题

    3320

    帖子

    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0703
    10#
    发表于 2019-3-29 18:57:53 | 只看该作者
    《法华经》第二十一品“我等亦自欲得是真净大法,受持、读诵、解说、书写而供养之”。
    成佛的法华 开悟的楞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