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85|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释迦牟尼佛的故事——苦行不能成佛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萌哒
    2020-1-16 11:21
  • 195

    主题

    706

    帖子

    1万

    积分

    禁止发言

    积分
    1627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3-27 12:10:19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妙莲当顺2 于 2019-3-27 12:13 编辑

    佛陀时代,印度北部有十六国,基本上都是君主制。此外还有若干独立或半独立的小国,释迦族统治的迦毗罗卫就是其中之一。它臣属于憍萨罗国,位于今天尼泊尔境内,接近印度边界。释迦族从事以稻作为主的农业。当时释迦族的政治体制,有学者认为是贵族共和制,即由少数统治者协商进行统治;另有学者认为释迦族实行的是专制的少数寡头政治。

      释迦牟尼的父亲净饭王是释迦族的首长之一;母亲是摩耶夫人,她欲返回故乡天臂城待产,在蓝毗尼园产下佛陀。相对晚期的佛典编者对此添加戏剧性描写:摩耶夫人怀孕前梦见白象入胎;她在蓝毗尼园的无忧树下,是站着生下佛陀的;阿含经更说佛是从摩耶右胁生出的;相士阿私陀听闻太子出生,进宫预言太子将会成佛,而他等不到这一天,所以悲喜交加。

    摩耶夫人在他诞生七天后去世,他由净饭王的续妃波阇波提抚育,生有一子名罗睺罗。在一部早期经典中,他自述青年时期生活奢侈,极尽声色娱乐,有暖、凉、雨三时宫殿轮换居住。这是当时贵族阶层无论武士或商人习以为常的奢侈情况。但他因深深困扰于生死问题而出家。

      佛陀29岁出家(或19岁、25岁)。他在某天中夜离城,行至阿那玛河畔,剃去须发并去除饰物。然后南行至当时印度新文化中心地摩竭陀国,这里群集众多新型思想家。据载他在首都王舍城托钵时引起了频婆娑罗王的注意,国王劝他放弃出家并交给他一支军队,他拒绝了。剃发和托钵是当时出家沙门的风尚,表示与婆罗门的对立。

    他从学阿罗陀迦兰,达到“无所有处定”。阿罗陀希望他留下,但他因为不满足于此而退出;又从学郁陀兰弗,达到更深的“非想非非想处定”,即泯“想”和“非想”的差别,住于“平等寂静”的知见,感到心似乎与“不动的真理”合一。但这仍然无法解决问题,他还是离开了。

      释迦牟尼苦行处是尼连禅河畔的优娄频罗聚落。苦行流行于各个时代,主张折磨不净的肉体而达到精神的解脱。通过六年的深入体验,展开与苦行的正面对质,他把自己弄得形销骨立,最终确认苦行无益并终止苦行。据载其他苦行者都感叹他的坚毅,以为他将死去;而他也表示自己所经历的苦行是空前绝后的,但仍无法达到觉悟与涅盘。

      他想起小时候在树下达到初禅之事,认为这或许能帮助自己通往觉悟,但极瘦瘠的身体难以实现初禅。他在尼连禅河沐浴;接受了牧女苏耶妲的乳糜之供。随从的憍陈如等五人以为他放逸堕落而厌恶离去,这说明苦行在当时出家修行者中受到普遍崇敬。释迦牟尼放弃苦行的事实,成为他后来表达佛教立场的开端,即佛教的教义不强迫人们去做极端的苦行实践。

            佛陀出家修了六年苦行,瘦成皮包骨,鸟在头上做窝都不知道,后因不究竟而放弃。以他的亲身实践,示现众

    生,苦行不能成佛!无益众生解脱!并在《楞严经》讲【决定成佛.譬如以尘扬于顺风.有何艰险.何籍劬劳,肯綮修

    证】,说成佛象大风吹起尘沙一样简单,谁要你苦修苦证啊?

           所以,苦行是佛陀在两千五百年前就放弃的修行方法!  我们到底修什么?修这个肉团身吗?不是。我们这个肉团身,迟早是要坏的,要化为灰土、灰飞烟灭,而我们的心不死。

          但是,我们的心在哪里?怎么修?明白了如来藏就是修!认识了宇宙万法就是修!心量开了就是修!
          我们常说,明理开悟,明理开悟。明理明什么?开悟悟什么?除了真心,无别。明理是心明,开悟是心悟。




    愿深入经藏(《法华经》《楞严经》),智慧如海!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顶 踩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7-10 17:00
  • 824

    主题

    2040

    帖子

    3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5267
    沙发
    发表于 2019-3-27 15:31:27 | 只看该作者
    阿弥陀佛!感恩师兄分享!明理开悟,悟后进修!
    心涵太虚,量周沙界,万法皆我一念!一念即是无量万法。如来法藏自在圆融无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