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关于质量互变规律。
(1)《楞严经》讲述的世界成因——“无明不觉有三细,境界为缘长六粗”就是质变到量变,再到质变的飞跃。我们这个世界,无始之初是一个如如不动的真空,因一念生相无明,逐次出现三细相、六粗相,形成世界万法。用量变质变的观点来看,一念生相无明是从无到有的部分质变;由三细相到六粗中的心法,即智相、相续相、执取相、名字相是量变过程;从六粗中的心法到色法,即起业相、业系苦相,至形成十法界万法,成就了从空如来藏到不空如来藏的质的全面飞跃。
(2)《法华经》《楞严经》还描述世界运动发展状态——“生老病死、生住异灭”这种质量互变规律。即所谓六道轮回、“业果相续”这种事实。天体生住异灭,人命生老病死、六道轮回,这种质量互变,既有飞升,又有倒退,沉没迂回。轮回、生死、生灭,是质变;老、病、住、异及种种造业属量变。一个轮回,一次生死,一次生灭,就是一个质量互变的完整过程。人死为羊是沉没轮回,羊死为人是飞升轮回,人死为人是迂回轮回。比同世间之水,水化为汽是升迁轮回,汽结为水是沉没轮回,水流变迁是迂回轮回。一次生灭、一个轮回之后,再开始新一轮的质量互变。
(3)《法华经》《楞严经》开示修行成佛之路——“闻思修”就是质量互变。先以“闻”这个量变,求“悟”这个质变,再以“修”这个量变,来提升这个质变。《法华经》中,与会大众听佛传法,一念信解、蒙佛授记,转凡为圣,就是从量变到质变;继而悟后进修,通过念佛拜佛,禅修、密修等无量法门,增上品位,并在十方国土广宣《法华经》,利他、自利,成圆满佛,又是新一轮的量变到质变。比同世间以药疗病,身心康复。清明政治,国富民强。质量互变有渐变、中变、突变。佛法证悟有顿有渐。《法华经》中,一场法会,数时乃至片刻,当下证果。小至罗汉,中至住、行、向、地,大至十地、等觉。而八岁龙女听经闻法当下成究竟、圆满之佛(妙觉菩萨)。悟与证,可以圆融于当下一念。
(4)《法华经》《楞严经》开示众生把握命运的关键——“随众生心,应所知量”就是质量互变。随心就是“质”,就是讲我们用心是真、是善、是美?还是伪、丑、恶?应量就是“量”,同样的真心、善心、恶心,量有大、中、小。比同世间说为世界观与方法论、根本与具体、全局与局部,路线与方针、政策,道理是相通的。我们就是根据用心的质与量之不同而受报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