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淄博当宣 于 2018-9-25 14:22 编辑
《佛说阿弥陀经》经文:“又舍利弗。极乐国土,七重栏楯,七重罗网,七重行树,皆是四宝,周匝围绕,是故彼国名为极乐。”
先总解这个「七重」。在世间法里啊,这个「七」与我们特别有缘,七天为一周;人死了以后,大家都知道做七,而且是七个七,七七四十九天。有一本经叫《佛说受胎经》,把小孩在娘胎内的每七天作为一个小光明期,每隔七天就是一个变化的阶段:一开始像一滴牛奶;第二个七天以后长出一层油皮;到了三七四七呢,就像花生豆蚕豆那么大;再过几个几个七天像小老鼠那么大;然后四肢头目慢慢长成。七天为一个阶段,佛陀在经典的描述与现代医学的观测结果不谋而合。所以医生最应该信佛法。
两千五百年之前连电都没有,哪有什么仪器观察啊?佛就知道,佛是谁啊?我们这个人体,每隔七年,机体细胞作一次根本性的更换。好玩不好玩呐?那么其中七个月、七个礼拜、七天、七个小时、七分钟,它都是一个小小周期,小小小周期。由此可见,这个「七」是一个表圆融、圆满、圆通的概念,它就恰到火候。
栏楯:看这个大雄宝殿外面的白玉栏杆,横者为「栏」,竖者为「楯」,「栏楯」是表修行人守规矩,持戒律,依教奉行。戒律岂止是什么三皈五戒菩萨戒!无量戒归于一戒,叫「心戒」。无量万法都是我,你不能毁坏。唯有「如来藏心戒之法」方可称为「七重栏楯」。
七重罗网:是表「心外无法,法外无心」,没有一法不是我自己,都是自己。这是不是最大的保护伞呐!如果讲成是别人,它这个保护总有不少的疑问号,不少的未知数。都是自己保护自己,没有什么可以怀疑。栏楯和罗网就是表破除分别心,这两个法可以互解。罗网可解释为栏楯,栏楯亦然。
行树:「树」表智慧。我们有无量的烦恼就有无量的智慧,烦恼即是菩提,菩提即是烦恼,无非是一个心态调整的问题。一把刀既可以用来杀生,也可以用来治病救人,杀生的时候它就是烦恼,治病救人的时候就是菩提。 自古以来对「菩提树」的解释众说纷纭。常见的解释,因为佛当年在一棵大树下面修行得道,为了纪念佛陀成道,故而后人称之为菩提树,还有菩提子。这只是望文生义。佛讲「菩提树」,是以此来开众生佛知见:
第一个法表阿罗汉小乘菩提。一棵大树,两片树叶相望,有你我,树叶落地以后,树枝第二年又长出新树叶来——树叶即表色身无常,树枝即表我们的灵体不生不灭。这是小乘菩提的智慧。
第二个法表藏教菩提。树叶对树叶,树枝对树枝,终于明白,我们总地来讲就是一棵树啊,是一个本体啊。所以藏教菩萨发愿成佛以后,教化一切众生。
第三个法表通教禅宗菩提。那么这么多树枝、树干,大树枝、小树枝,一看,哎呀,我们下面还有个根呐,没有这个根就没有我们的一切,根为本啊。好,这就是通教的菩提,破一切的万有而见于空性。
第四个法表别教菩提。到了树根的位置再回头一看,长出了树干,长出了树枝,与这一个树根没有分开啊,由树根生出了树干树枝,从空出有,这是别教的菩提。
第五个法表圆教菩提。在一片树叶,一根树枝,一个根须,当下能知道全体,当下都是一个本体,树枝当下就是树根,这叫圆教菩提。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有没有哪一棵树不是菩提树啊?统统都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