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自《法句譬喻经》
身口意常行,清净十业道。
人知奉其上,君父师道士,
信戒施闻慧,终吉所生安。
诸佛正法圣贤僧,直至菩提我皈依。
以我所修施等善,为利有情愿成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昔佛在舍卫国祇洹精舍。为天人国王大臣广说妙法。有一梵志长者居在路侧财富无数。正有一子其年二十。新为娶妇未满七日。夫妇相敬言语相顺。妇语其夫欲至后园中看戏。为得尔不。上春三月夫妇相将至后园中。有一奈树高大华好。妇欲得华无人与取。夫知妇意欲得奈华。即便上树正取一华。复欲得一展转上树乃至细枝。枝折堕地伤中即死。居家大小奔波跳走往趣儿所。呼天伤哭断绝复苏。中外宗族来者无数。皆甚悲痛闻者莫不伤心。见者莫不痛哀。父母妻息怨咎天地谓为不护。棺殓衣被如法遣送。还家啼泣不能自止。于是世尊愍伤其愚往问讯之。长者室家大小见佛悲感作礼具陈辛苦。佛语长者。止息听法。万物无常不可久保。生则有死罪福相追。此儿三处为其哭泣。懊恼断绝亦复难胜。竟为谁儿何者为亲。于是世尊即说偈言
命如华果熟 常恐会零落
已生皆有苦 孰能致不死
从初乐爱欲 可淫入胞影
受形命如电 昼夜流难止
是身为死物 精神无形法
假令死复生 罪福不败亡
终始非一世 从爱痴久长
自作受苦乐 身死神不丧
长者闻偈意解忘忧。长跪白佛。此儿宿命作何罪舋盛美之寿而便中夭。唯愿解说本所行罪佛告长者。乃往昔时有一小儿。持弓箭入神树中戏。边有三人亦在中。看树上有雀。小儿欲射。三人劝言。若能中雀者世称健儿。小儿意美引弓射之。中雀即死堕地。三人共笑。助之欢喜而各自去。经历生死无数劫中。所在相遭共会受罪。其三人者一人有福今在天上。一人生海中为化生龙王。一人今日长者身是此小儿者。前生天上为天作子。命终来下为长者作子。堕树命绝即生海中。为化生龙王作子。即以生日化生金翅鸟王取而食之
今日三处懊恼涕哭宁可言也。以其前世助其喜故。此三人者报以涕哭。于是世尊即说偈言
识神造三界 善不善五处
阴行而默至 所往如响应
色欲不色有 一切因宿行
如种随本像 自然报如影
佛说偈已欲使长者意解。即以道力视其宿命。皆见天上龙中之事。长者意解欣然即起。长跪叉手。白佛言。愿及大小为佛弟子。奉受五戒为优婆塞。佛即授戒重为说法无常之义。大小欢欣皆得须陀洹道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佛弟子妙音代父母师长、历劫冤亲、法界众生礼佛三拜,求生净土。
祈愿:
诚敬谦卑。和顺义理。欢乐慈孝。知足惭愧。去恶就善。事师三皈。奉持经戒。不念人非,欣乐人善。关怀照顾,言传身教。言动安徐。公平公正。吃素印经。看破放下。忍辱精进。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
并愿以印行功德,回向法界一切有情,所有六道四生,宿世冤亲,现世业债,咸凭法力,悉得解脱,现在者增福延寿,已故者往生净土,同出苦轮,共登觉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