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佛法里说
一切痛苦的根源,从自私自利中产生;
一切快乐的根源,从利益众生中产生。
痛苦和快乐的分界线就在这里,好人坏人也由此而分。
自私自利的人,自己痛苦的同时,也给众生带来痛苦;利他的人,自己快乐的同时,也给众生带来快乐。
这其实就是佛魔心产生的正负能量的互通,也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因果。
度众就要度己,让自己具备正知念的正能量场,心有智慧看破世事才能给予众生教化,带领众生从苦海走出。
2:具谦下、谦卑的心,修行才能进步。
为什么斗争?贡高我慢才会斗。
你认为你对,我认为我对,就争执不下,就斗争。唯一能够对治的就是谦下、谦卑,给自己留空间,给对方留空间。想我不一定对,你自己认为不一定对的话,给彼此一个空间和台阶下。
自己有空间那就有进步的机会,也不会碰撞了。
这样才会有一点佛法的味道,才能够有一点受用佛法的机会。登高易跌重,枪打出头鸟,人要低调与谦恭,人低成王,终日咋呼又高调无疑是在彰显自己的低俗与无礼。
修行就要有一个平和的心去与人为善,自心宁,世界必能回馈以温柔。
3:世间上的一切并非一成不变,任何事物都是变化无常的。
重要的是如何在变化的世界、变化的人生、变化的感情中,持有一颗永恒不变的真心。随遇而安,以不变应万变就是心有定力,看破缘生缘灭如云卷云舒般的超脱。
不被无常的人事物打扰就要先豁然无常,有看破放下的智慧与能力。
重复的举止,会变成习惯;定型的习惯,会变成个性。而个性的好坏,往往决定于生活习性。
修行就是修正自心漏,修正自我的陋习从而扭转业力惯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