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自《净公上人净土大经科注讲记》
身口意常行,清净十业道。
人知奉其上,君父师道士,
信戒施闻慧,终吉所生安。
诸佛正法圣贤僧,直至菩提我皈依。
以我所修施等善,为利有情愿成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光明遍照第十二】
念老有个交代,前面前文的交代。「前《国界严净品》显依报庄严」,说的是西方极乐世界的环境,生活的环境、学习的环境。现在第十二品、十三两品,要说正报庄严,介绍正报。「光明遍照,是身遍十方。寿命无量,是竖穷三际」。这四句话含义很深。实在说,阿弥陀佛无论是法身、报身、应化身,都是身遍十方,都是竖穷三际;换句话说,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三身皆是。所以,一切众生就在当下跟阿弥陀佛感应道交,这个不可思议。众生有感,佛决定有应,佛有应,我们不知道,不知道的是冥应,我们能够明显觉察到的那是显应。应,感应有四种,决定有应。如果没有应,我们学佛得不到法喜,我们学佛信心、愿力不能够支持到底;能够支持到底,能够决定往生,感应从来没有离开。就像我们前面所举虚云老和尚朝五台山,从他发愿一直到达五台,往返,文殊菩萨没有一时一刻不照顾,念念都得到菩萨照顾、都得到菩萨加持,所以旅途上才一帆风顺。
为什么出家人要朝山?特别是在那个时代,它的作用,启发社会大众对佛菩萨的敬仰,道理在此地。真实的功德,那是表自己一点虔诚,真正的功德是启发大众对佛教、对佛菩萨景仰之心。感动的人愈多功德就愈大,这些被感动的人,对他影响的时间愈长,这个功德就愈久。表这个法,显这个意义,所以那就有必要了。在今天的社会,这个法还能不能行得通?在中国西北、西南藏传佛教的地区还能行。为什么?佛法的根柢、底蕴深厚。在中原这一带行不通,没有人相信,你这种表法,人家说你是迷信,不能接受。所以佛法是活活泼泼,因时、因地、因人表法不相同。在今天所谓是文化地区,最好的表法是把经教讲明白、讲透彻,大家听了很高兴、很佩服。这是人、时、地、事我们都要懂得,这才能做出叫善巧方便,不是一成不变的,这个不能不懂。要破除迷信,要启发正信,这很重要。
极乐世界依正庄严这样美好,一定要把道理讲清楚,这个好从哪里来的,大家才会相信。否则的话人家说什么?这是神话,这不是真的,是小说。他会当这样看法。那我们把佛法就表错了,把经典就讲错了。今天必须引用科学的证据,这个世界是可能的,极乐世界做成了,我们这个世界也可能。为什么?境随心转,相由心生,这是原理。这个原理不是神话,现在量子力学家统统给你证明出来了,真的是如此,物质现象确实从念头变现出来的。念头很神秘,现在大家都在这研究,念力的能量不可思议。明白之后,我们的一生,乃至于生生世世,都好像有个剧本,写好了,你在这里表演,在六道轮回里表演。剧本是谁写的?自己念头写的,于别人无关。念头太重要了!
什么是好的念头,什么是不好的念头,标准在哪里?标准在自然,自然就是性德,与性德相应,这是好的、是善的,与性德相违背是错误的。性德里头第一德就是爱。我们的老祖宗教给我们,那个核心,「父子有亲」,父母跟子女那种亲爱,不是学来的,那是天性,就是自性。不但人有,动物统统都有。你看小动物出生,它母亲对它的爱就表现出来。有人走近它那个小动物,它就要保护它,防范不让人侵害,甚至于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它希望保护它的小孩。今天迷了,迷了什么?迷了爱!现在人迷得太严重了,为什么?不爱自己,这个事情麻烦。人没有自爱,他怎么能爱别人?爱的反面是怨恨,怨气冲天,这个怨恨把大自然的秩序破坏了。这就带来灾难,给自身带来疾病,这又不是我们愿意看到的。
用什么方法来补救?用什么方法来修正?大家都在找。佛经典里面有现成的,祖宗遗留下来这文化里面也是现成的,没有人去读,没有人相信。迷得太久了,纵然你读了,你看到了,解错,用自己的意思去解释,这解错了。古圣先贤学东西,都从真诚恭敬,一丝毫怀疑都没有,全盘接受。现在人纵然接受,挑挑拣拣,哪是好的,哪些是糟粕。诸位想想,糟粕能传下来吗?能传几千年吗?几千年当中早就被人挑剔掉了。古人挑剔,真有德行,真有智慧,真有学问,他有能力辨别真妄、邪正、善恶。我们现在没有能力,凭自己的爱好,自己觉得不顺眼就把它挑掉,挑掉可能都是最精华的。为什么?你不识货,你把好东西都挑掉了,不好东西认为是宝。好在这些典籍还存在,还原原本本保留住。
所以,这四句话意思很长,它里头所表的,就是一切诸佛如来、法身菩萨在哪里?就在当下。他们的身,三身,就在我们身边,从来没有远离过我们。「本品赞扬弥陀光明,首赞弥陀光明之独胜,次显光明之因胜,三显十二光之胜名」,殊胜名号,「四显光明妙用之殊胜」。这是这一大科的大意。我们现在看经文,第一段「显光独胜」,分两个小段,第一段「威光徧照」。光所照之处就是身所在之处,我们要知道这桩事情。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佛弟子妙音代父母师长、历劫冤亲、法界众生礼佛三拜,求生净土。
祈愿:
诚敬谦卑。和顺义理。欢乐慈孝。知足惭愧。去恶就善。事师三皈。奉持经戒。不念人非,欣乐人善。关怀照顾,言传身教。言动安徐。公平公正。吃素印经。看破放下。忍辱精进。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
并愿以印行功德,回向法界一切有情,所有六道四生,宿世冤亲,现世业债,咸凭法力,悉得解脱,现在者增福延寿,已故者往生净土,同出苦轮,共登觉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