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于是就设计逃走,逮捕他的人也来不及追他。当时四处无云,突然有一声恐怖的雷声在东边响起,张奉却被击毙在西边,肚破肠出,肚子好像被刺割,五脏被挖空。大家都很厌恶他,而不愿意为他收尸,连猪狗也都不愿吃他的肉。
压良为贱。
【解释】压迫良家妇女做卑贱的工作。
【分析】现在做奴婢的人,都是前生造业积恶,过失积满了一千八百项。其中有的实在不是奴婢,原本是良家的子女,而我却以势力强制压迫,使他们成为奴婢,这就是压良为贱。至于贩卖良家妇女做娼妓,这是在十恶不赦的罪条之中,那就更不必说了。
【故事】漳州的周祥与薛纯是朋友,薛纯非常贫穷,只有一个儿子。薛纯死了之后,他的儿子就依附于周祥,但周祥竟然把他当成奴仆使用,稍微不顺心就会痛加鞭打。有一天,他在路上遇到了薛纯,他害怕地说:‘你已经过世了,为何还来到人间呢?’薛纯说:‘我来看我的儿子,并催促你一起上路。’周祥吓得汗如雨下,回到家就暴毙了。
谩蓦愚人。
【解释】使用诡计来欺骗愚人。
【分析】谩就是欺诈人在不知不觉之中;蓦,就是快速俐落的样子。凡是使用诡计设局骗人,让人家陷进他的策略中,就叫做谩蓦。谩蓦都不可以使用,而又加在愚人身上,那就更加可怜。即使愚人无法报复,但是冥冥中自然会有代为报复的人。在愚人本身来说并没有受到损害,但自己却已经先受到损害了。
贪婪无厌。
【解释】贪得无厌,难以知足。
【分析】以口取物叫做婪,这是说人们的贪心,就像嘴巴对于食物,永远都不厌倦,没有穷极之时。老子说:‘罪过没有比多欲更大的,祸害没有比不知足更大的。’知足的人,虽然贫贱也很快乐;不知足的人,纵然富贵也很忧愁。世间人贪求很多,最后还是耗散掉,这本来不说就能知道,而且还会惹上祸害和罪孽,就更是难以了结。
【故事】唐代宗时,中书侍郎元载,纵容几个儿子替人关说,收受贿赂,京师和地方都掀起排挤忠良、进用小人的风气。他家非常富有而奢侈,夜夜笙歌,连皇宫都比不上。皇帝曾经劝导他,但是他却依旧不改。后来皇帝发怒,收押元载,下诏赐死,他的妻子也被赐死。所没收的家产,钟乳石有五百两之多,下诏分别赏赐给中书、门下、尚书各部门官员;还有胡椒八百石,其他物品也有相当数量。
咒诅求直。
【解释】在神前诅咒,来证明他的理直。
【分析】咒诅,是向神明发誓;求直,就是请求神明赶快报应。这些不必要用奏章的形式来呈报,凡是忿怒争执妄言时,口中有所呼唤召请的都是。按照《咒誓章》上说:‘凡是有咒诅时,那么四面八方受到诅咒,一切凶恶的鬼得以乘虚而入,来施行祸害。如果不是诚心忏悔,请求天神降临化解,就不容易断除。’既然如此,那么咒诅的行为可以做吗?
【故事】明朝万历初年,西华的里役王著,与缴纳赋税的人为了税金而起争执,而在城隍庙赌誓。晚上住在扬善寺,忽然听到喝叫声,他起床探视,看到一个官员站在火炬下,戴著头巾、穿著红衣,在旁拥护的侍卫很多。官员大声命令二位壮士,持刀走向王著;王著拿起桌上的墨砚丢掷,最后却被刺中,嘴巴面颊都流了血。寺里的僧人被惊醒,却看不到一个人,才知道是城隍爷。第二天早上,王著穿著囚服到城隍庙谢罪,看到庙中的神像很像梦中所见,而右边的侍卫就是持刀走向他的人,身上还有墨水的痕迹。过了一个月,王著口颊上的伤口才痊愈,但是刀痕仍然存在。
嗜酒悖乱。
【解释】喜爱饮酒而背理乱性。
【分析】喝酒容易让人乱性,如果有人酷爱喝酒,损害就会非常大。醉酒的人善念会完全丧失,恶念会大发,人在清醒时所不敢做的事情、必定不敢说的话,醉酒时就会放肆地做、放肆地说。所以饮酒能够节制的人,就说它是太和汤,说它是忘情友;饮酒不能节制的人,就称它是柔魔,称它是甘毒。酒乃是淫欲的薪火,放纵喝酒而不会放纵淫欲的人,实在太少了。当心火炽盛、淫欲怒发时,都很难加以防止,何况纵酒之后,岂不是更加重他的心火吗?在酒足饭饱之后行房,会使得五脏反覆,因而得病不小!对此尤应痛惩。更有人因为酒醉,散播淫秽之事而受辱丧命,这时后悔就来不及了!
【故事】酒后失言,经常会招致大祸。江苏无锡县有一位名士,年纪很轻,才能很多,醉酒后当面揭发他人的闺房丑闻。那个人坦然地笑著说:‘他只是在说醉话罢了!’一副好像毫不计较的样子。在座的人都佩服他的心量。有一位经历较多、做事较稳重的人,等他离去以后告诉同桌的人说:‘被人羞辱而生气是正常现象,如果还是满面笑容,他的心理就很难测度了。’半年之后,那位年少名士竟然被人谋害了,大家都怀疑凶手就是以前被他羞辱的人。
骨肉忿争。
【解释】骨肉至亲忿怒争吵。
【分析】唐朝的张公艺九代同堂,靠的只是一个忍字。忿怒争吵都是因为不能忍的缘故。骨肉至亲之间,如果太执著于道理,就会伤害感情;伤害到感情,就不合乎道理。怎么可以随便生气争吵呢?
【故事】明朝浦江的郑濂,他的家族两百年没有迁移,大家称呼他所住的乡里叫做义门。太守颁发一块匾额称赞为‘天下第一家’。明太祖即位后召他到京城,问:‘你家中在一起吃饭的有多少人?’他回答说有一千多人。太祖就说:‘真的是天下第一家!’当时马皇后在屏壁后面听到以后就告诉太祖:‘陛下拥有天下,是一个人举事成功的;现在郑濂一家有一千多人,要举事不就更容易吗?’太祖大吃一惊,又问郑濂:‘你让家族能合起来,也有方法吗?’郑濂巧妙回答:‘没有特别的方法,只是不听信老婆的话罢了!’太祖不觉大笑起来。当时正好河南进贡了香梨,就赐给他两枚。郑濂双手捧著香梨顶在头上,趋步出了皇宫,皇上命人跟踪监视。到家后就召集族人,向著皇宫叩首谢恩;并且放置两大缸的水,打碎香梨放入水缸内,分给大家喝。太祖听到后非常高兴。后来有人揭发他家和权臣私通,太祖说:‘郑家不会做这种事,是被人诬陷罢了!’后来太祖又下令,从郑家拣选卅岁以上的子弟到京城,并且授以官职。郑家宗长郑渶,前往京城谢恩,太祖亲自到奉天门,亲笔写下‘孝义家’三个大字赐给他,而且还盖上了玉玺。
男不忠良。
【解释】男的不忠厚善良。
【分析】忠,是竭尽自己的心力;良,是正直。万物之中,只有人类最具有灵性;而人类之中,又以男子最为尊贵。既然得到了这个尊贵的身体,却是奸佞而不尽忠,险僻而不正直,那么非但辜负自己的灵性,更是辜负了上苍。
【故事】宋朝的范文正公(范仲淹),两岁时父亲就过世了;年龄稍长之后就挺身自立,昼夜用功读书,静坐默思。经过六年时间就精通了六经,廿岁时考中进士,担任河中的地方首长。他为官公正廉明,治家有条不紊,善于恩威并用;对于布施济贫救苦种种善事,更是不遗余力,因此不但能够名震一时,而且为百世所景仰。所以‘男子’二字对于范先生而言,可说是当之无愧。
女不柔顺。
【解释】女的不温柔和顺。
【分析】《礼记》中说:‘男子率先女子,女子随从男子。’又说:‘女子年幼时要附从父兄,出嫁之后附从丈夫,丈夫死后要附从儿子。’《颜氏家训》说:‘妇女的主要工作,只是在于从事酒食衣服方面,如果具有聪明才智,只应当辅佐丈夫,以补他的不足;若是凌驾她的丈夫,干预外面的事情,就像是早晨鸣叫的母鸡,长舌多嘴的鸱鸮。家道不能振兴,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故事】宋朝程□的夫人侯氏,极其谦和柔顺,虽然是很小的事情,必定向丈夫禀告之后才做。她治理家庭很有方法,从不打骂奴婢;孩子们对奴婢有所苛责,她一定会告诫说:‘人的贵贱虽然有所差别,但是人格却是一样尊贵。’程□发怒时,她一定会在旁好言相劝,让丈夫能够息怒、释怀;惟有孩子犯错,则不会替他们掩饰。她常说:‘孩子之所以不肖,都是母亲在袒护、掩饰,以至于孩子所犯的过失,父亲都不知道。’后来两个儿子都成为有名的大儒,地位非常显贵,而且死后还享有配祀孔庙的尊荣。
不和其室。
【解释】夫妻不和。
【分析】夫妇和睦,然后家道才会昌隆。妇女虽然不曾读书明理,如果有不对的地方,丈夫就应该明白开导,固然不能放任,也不可以立刻产生嗔恨嫌弃之心。但是世间人一遇到强悍的妇女,就会受她欺凌;遇到软弱纯朴的妇女,就会加以欺凌虐待。这种欺善怕恶的行为,哪里是大丈夫所应有的。更有愚痴的人,宠爱小妾而欺侮正室,爱恋妓女而欺负妻子,甚至殴打辱骂、嗔恨责备,这类人更是不能得到善终。
【故事】洛阳城的王八郎,性情凶悍,喜欢殴打妻子。他狎昵了一个妓女,家产都被他消耗殆尽。他的妻子已经饥寒交迫,他却殴打得更凶;妻子不得已,拜托亲戚邻居主持公道。王八郎就让妻子到别处居住,自己则和妓女住在一起。不知何故,他竟然身染疾病,财产都花光了,妓女也迅速离去。他又想去投靠妻子,妻子却避著他。后来王八郎暴毙,妻子也死了,亲邻把他们的尸体放在一起;到了夜里,忽然听到打斗辱骂声,打开房门一看,两具尸体竟然背对背地站著。
不敬其夫。
【解释】妻子不尊敬丈夫。
【分析】丈夫可说是妻子终身所要依靠的人,怎么可以不敬重他呢?那些不敬重丈夫的女人,若不是悍妇就是荡妇。有的用恶毒的话来抵触他,有的出言咒诅或用巫术压制;她不知道凡是出生为女身的人,大都因为前世造业所受到的责罚,如果还要欺侮丈夫,更会堕入恶道。至于丈夫过世之后尸骨未寒,便想再行改嫁,视所生的子女如同路人,丈夫死了不会感到哀伤,在世时怎么会敬重他呢?
【故事】杜企的为人十分地懦弱,他的妻子张氏向来就很轻视他,晚年更是体弱多病,张氏看都不看他一眼。不知何故,张氏却比杜企早死,入殓以后棺木突然破裂,尸体化为一条蟒蛇,迳自奔向树林里面。
每好矜夸。
【解释】每每喜欢骄傲自夸。
【分析】老子说:‘不自以为是的人,他的思想、作为才会显著;不自我夸耀的人,他的功劳才会受到肯定;不自我骄傲的人,他的事业才能持续发展。’大禹不骄傲不自夸,他说:‘纵然是愚夫愚妇,也都有一样长处胜过我。’而他开凿龙门,排除伊阙障碍,移平山地使成为自然的流水,终能排除万难,疏通江河,功德泽被万世。周公不骄傲不吝啬,治国勤劳且能礼贤下士,东征平乱,终能安定周朝的基业。所以真正的大圣大贤,都是从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精神中,所成就出来的。像大禹和周公都是圣人,何曾对人夸耀自己的道德!然而现在的人却随意妄自尊大、夸耀自己,这是什么用意呢?他只不过是不自量力而已。
【故事】晋朝的石崇,和王恺较量财富。王恺作紫丝步障四十里长,石崇就作锦步障五十里来胜过他。王恺曾经拿出皇上所赐直径一尺的珊瑚,来向石崇夸耀,石崇用铁如意把它打碎。王恺勃然大怒,石崇就出示家中所珍藏的,都是长达二三尺,拿一株赔偿给他。其它的珍奇宝物,没有不争胜的。后来,石崇因罪被诛杀,他曾感叹地说:‘你们这些人,为的只是想得到我的财富罢了!’
常行妒忌。
【解释】经常争宠妒忌。
【分析】妒忌的心态,这是男女都会有,男人看到他人拥有功名就会妒忌,看到他人富贵就会妒忌,他人的职位逼近自己就会妒忌,才能胜过自己就会妒忌。这些都是心胸狭窄所造成的。至于妇人因争宠而结怨,往往会祸及家庭,甚至于绝嗣,这种罪过更是无法说得尽;在世时人人对她切齿痛恨,死后永堕地狱、饿鬼、畜生三恶道中,才能弥补她的罪业。要端正身心,以作为世人的表率,这难道都是男人的责任吗?
【故事】晋朝贾充的妻子郭氏,性情喜欢妒忌,曾经生下一个儿子。当乳母抱著小孩时,贾充竟然乘机抚摸她,郭氏就鞭打乳母致死;儿子因为想念乳母,竟然痛哭而死,贾充终于绝嗣。贾充是个误国的大奸臣,所以上天让他娶了善妒的妻子,来灭绝他的后代,这就是天理。
无行于妻子。
【解释】对待妻儿不义不慈。
【分析】对待妻子应该和气敬爱,对待孩子应该严肃端正。如果不以礼节对待妻子,就失去夫唱妇随的义理;如果不以道理教导孩子,就会伤害生育子女的恩德。不义不慈,都叫做无行。现代人对待妻子,不是刻薄寡恩,就是亲热得没有节制;对待孩子,不是太过姑息,必定是过分苛责。自己实在是不义不慈,凭什么来责怪妻子呢?
【故事】史堂在身分还很微贱时就娶妻,等到考中科第,自恨不能娶得富家女为妻,因而感到非常后悔,于是天天疏远妻子,不再同床睡觉。他的妻子郁恨成疾,病了几年,史堂连看都不看一下,妻子也因此怀恨在心。当她临终之前,隔著一道墙呼叫史堂说:‘我现在快要死了,你忍心不来看我一眼吗?’史堂最后还是不去看她。等到妻子死了一年之后,阴府怪罪他的恶劣薄情、没有天良,削去了他的寿命和官禄,忽然得病而亡。
失礼于舅姑。
【解释】侍奉公公婆婆没有礼节。
【分析】媳妇侍奉公婆,就和儿子侍奉父母一样,必须要低声下气,用愉快的脸色,柔和的音声;更是要体察冷热,关心疾病痛痒,出入相扶持。如果稍微有一点失礼,那就是不孝,这种罪恶滔天,会立即遭受雷火诛灭。媳妇与公婆的关系,是因为人事上的结合;儿子和父母的关系,则是天性的结合。自古以来,儿子不孝父母,而媳妇还能独自孝顺公婆的,恐怕没有这种道理吧!所以,凡是媳妇失礼于公婆,大都是儿子所造成的,神明的诛灭、鬼卒的责备,哪里只会责罚媳妇呢?
【故事】宋朝的贾耽担任滑州节度使时,当时有一个民妇侍奉婆婆不孝,婆婆年老眼瞎,民妇就用污秽的食物给婆婆吃,婆婆觉得有怪味。当儿子从外面回来时,婆婆就拿来问儿子,他的儿子看到之后仰天大哭。忽然雷声大作,截断了民妇的头,而以狗头接上。贾耽知道这件事情之后,叫人把她牵到境内绕行,用来警惕不孝的人。
轻慢先灵。
【解释】轻视怠慢祖先的灵魂。
【分析】先灵,是指祖先的灵魂。凡是出殡入殓不照礼仪,居丧期间不按礼制,没有尽快安葬遗体,斋戒祭祀没有诚意,拜祭扫墓不勤快,祠堂不整洁,香火间断,这些都是轻慢先灵。水流有它的源头,树木有它的根本,人哪里能忘记自己的祖先呢?
【故事】陈杲以贡生身分到京师参加考试,他到庙里祈祷,希望神明能够在梦中指示。到了晚上,就梦到神明说:‘你父亲的灵柩没有下葬,科名就不必问了。’陈杲不相信,隔年参加礼部考试未被录取,于是返回家乡,赶快完成丧葬事宜。下一次再参加考试,才中试登第。
违逆上命。
【解释】违背长上的命令。
【分析】臣属接受君主的命令,儿女接受父母的命令,学生接受老师的命令……。凡是在下位的人,接受在上位者的命令,这都是属于‘上命’。如果上命在义理上是行不通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