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轼(1037—1101,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东坡笃信净土,又善参禅,常与高僧参禅论道。《超然台记》:
“凡物皆有可观,苟有可观,皆有可乐,非必怪奇玮丽者也。哺糟啜醴,皆可以醉;果蔬草木,皆可以饱。推此类也,吾安往而不乐 ? 夫所为求福而辞祸者,以福可喜而祸可悲也。人之所欲无穷,而物之可以足无欲者有尽;美恶之辨战乎中,而去取之择交乎前;则可乐者常少,而可悲者常多,是谓求祸而辞福。夫求祸而辞福,岂人之情也哉 ? 物有以盖之矣 ! 彼游于物之内,而不游于物之外。物非有大小也,自其内而观之,未有不高且大者也。彼挟其高大以临我,则我常眩乱反覆,如隙中之观门,又焉知胜负之所在 ? 是以美恶横生,而忧乐出焉,可不大哀乎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