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18-8-24 15:11:44
|
只看该作者
没有一个漏掉的,我们今天有幸遇到这个法门。那我们就晓得,世出世间一切法里头,最吉祥的、最究竟的、最圆满的就是这一句阿弥陀佛。我们遇到一切灾厉,大家都求着应对的方法,求符咒,求这些神通,我们要冷静想一想,总不如一句阿弥陀佛。我们教学楼讲说风水不好,这边冲这个,那边冲那个,上面写个阿弥陀佛,什么都解决了,不必去找这个找那个,那么麻烦!这一句阿弥陀佛是阿伽陀药,总治万病,也总治魔外。妖魔外道遇到阿弥陀佛什么都没有了,阿弥陀佛不杀他、不害他,阿弥陀佛叫他作菩萨。真正一切不善都变成善法,一切不利都变成吉祥,我们要明白这个道理。看到这一句名号,是究竟圆满的吉祥。
下面,我们都看念老的解,「故本经云:值斯经者」,值是遇到,遇到这部经,「随意所愿,皆可得度」,遇到这部经、遇到这个名号,统统都能得度。
下面这一段,「上明本经广应群机,而其恩德尤深于我侪凡夫」,如来的大恩大德,对我们这些凡夫来说,尤其是深广无尽。「当今末法,众生福慧浅薄」,这是真的,就在我们眼前,我们到处都能看见,众生没福。有福的人不造罪业,杀生的人没福,不义的人没福,窃盗在今天这个地球上太普遍了,争取非法的利益就是不义,他哪里有福报?无礼的人没福,心浮气躁的人没福,傲慢的人没福,怀疑的人没福。没有福是因为他没有慧,所以慧浅福就薄。真正有智慧的人,宁愿自己饿死、冻死也不愿意做杀盗淫妄。为什么?他知道生命不是这一生,生生世世,这一世如果不义,来生可苦了;这一生能够守义而死,来生有福报。所以,不仁不义他决定不会去干。
「垢障深重」,垢重障就深。你看这八个字,福慧浅薄,垢重障深,所有法门对他都没效。纵然他喜欢、他学习、他修行,但是烦恼习气除不掉,所学的,以前李老师常说,提醒我们,傲慢脾气不断增长。没知识的时候还挺老实的,知识愈丰富,眼睛长到头顶上,瞧不起人,甚至于连父母都瞧不起。父母念的书没他多,他拿到学位,父母没拿到,瞧不起父母,轻慢长辈,这就学错了。这个修学是走上邪门外道去,学偏了、学邪了。唯独遇到这个法门,这个法门「但凭信愿持名」,就这四个字,这四个字是一切诸佛如来的顶法,最高峰,最顶级的大法。「便能功超累劫,往生极乐,径登不退」,这话真的不是假的。只有这个法门,能普度一切苦海众生同登彼岸,没有第二个法门。「若无如是微妙法门,凡夫何能度此生死业海,而登彼岸?」这真话,凡夫不可能。这个凡夫是指十法界,十法界里头没有人能成就,六道众生那更不用想了。
「故大悲慈父,两土导师」,大慈大悲,诸佛如来像父母一样,爱护子女,两土导师是指阿弥陀佛跟本师释迦牟尼佛。「悯念我等」,慈悲怜悯我们,为我们开此净土法门,这我们才有救;不开这个法门,我们还是永劫轮回。我们冷静思惟,没有这个法门,要到什么时候才能出头?没消息、没指望。为我们宣说这个法门,才普度娑婆一切苦难众生。佛这个门开了,问题就是众生肯不肯进来。对这个法门没有信心,不愿意进来,这就叫无缘众生。「妙显苦乐二土」,这部经里面就讲得很清楚,极乐之乐乐在哪里?一样一样列举出来;娑婆世界苦在什么地方?也是一桩一桩列举出来,让我们清清楚楚。听了、读了,再想想现前所处的环境,去对照一下,佛说的是真的不是假的。
总结,「此大火聚」,此是指我们娑婆世界,指我们这个地球,大火聚是说满中大火,这苦,哪里有乐?现在享受、享乐,这个人真是心粗大意,你没有想到,乐完了之后那个苦怎么办?乐是苦因,这个乐不是真乐,后遗症不堪设想。举一个例子,为什么现在人堕胎的这么多?平均一天有十五万多人,这个世界上。他做乐,乐后要杀人,杀自己的儿女,这种冤业、命债生生世世没完没了,他没想到这个后果。他想到这个后果他敢干吗?想到这个后果,意冷心灰。讲仁义道德止不住,他不怕,这个因果报应,他就害怕了。怨害里面最重的就是杀人、杀生,果报在地狱,而且生生世世没完没了,这麻烦大。
「激扬沉迷众生」,激是激励,扬是显扬,让我们沉迷在苦海里头众生觉悟了。极乐世界,彼清凉池,宝莲在前,「此大火聚,彼清凉池」,极乐世界是清凉世界。「宝莲在前」,这是极乐世界,七宝莲花。不能到极乐世界,「刀山在后」,刀山是地狱。想想我们自己这一生有没有造地狱业?这一点我们比不上莹珂法师。莹珂法师知道他自己造地狱业,知道将来必定堕地狱,要想不堕地狱,只有一个办法,念佛往生。他下定了决心,选择念佛往生。可以见到他的诚意,他真的叫真诚到极处,三天三夜把阿弥陀佛念来了。没有别的,至诚感通,真诚到极处就有感应,三天就往生了。《净土圣贤录》记载这桩事情,我们相信它是真的,它不是假的,这不是骗人的,我们要相信。可见他选择得正确,他有智慧。我们比不上莹珂,他的选择正确,从苦海里面跳出来,登上宝莲,往生净土。
搞清楚、搞明白了,「于是自然生起胜愿」,这个胜愿就是求生净土的大愿,这个愿是无比殊胜,世间所有一切愿没有能跟它相比。你愿做总统,愿做国王,愿做忉利天主、大梵天王,再高的摩酰首罗天王,也比不上往生极乐世界。为什么?做什么样的天王都没有办法出离六道轮回。这些天王实在讲不稀奇,谁没有做过?无量劫在轮回当中,你能说你没做过吗?做过,死了以后再轮回,忘记掉了。到什么时候你有宿命通的时候,你全知道了,天王做过,地狱也下过,哪一道都去过。有了宿命通的话,每一道都挺熟的,都在那里住过很长时期,大概时间住得最短的是人道。所以真清楚、明白了,一定求生净土,生起这个胜愿。「厌离娑婆,求生极乐。既生信愿,更持名号,便得度脱」,信愿在前面,这是引导我们,我们有方向、有目标,这句佛号念念跟自己的目标、方向都相应。
「生彼国已,见佛闻法,得无上悟」。这为什么?这个要感谢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以本愿、以无量劫修行功德加持给我们,让我们的烦恼跟业障消除。烦恼业障不消除怎么能得无上悟?无上悟是一切众生自性本来具足的,不是从外来的,只是我们烦恼业障把它障住了。弥陀的本愿功德能帮助我们消除业障。说实在的话,弥陀的帮助是缘,因是什么?因是自性,自性本有,自性本有如来智慧德相,自性没有烦恼习气业障,那没有的。虽然佛加持,还得自己有几分努力,自己得真干,真信、真愿、真念这句阿弥陀佛。念念同佛善根福德,这就是你业障为什么消掉,你烦恼为什么不见了,道理就在此地。道理搞清楚、搞明白,就不怀疑了。
「由有念而入无念」,现前我们有念,念久了之后就到无念了,无念是什么?三昧现前了。现在我们有妄念、有杂念,常常扰乱我们正念。念久了,妄念跟杂念愈来愈少,少到最后没有了,这个东西没有了,就是一心不乱。一心不乱功夫有浅深,还有习气,事一心不乱;习气没有了,理一心不乱。「因往生而契无生」,往生到极乐世界,你就证得无生,经上所说的「无生法忍」。你对于一切法不生、一切法不灭,你承认、你认可了、你亲眼看见了,知道一切法不生、一切法不灭。你怎么看见?你能把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掌握住,你就看见了。那是多深的定功!这样微细的念头、这么快速的念头,你能掌握住它,你能见到它。像我们照相,按照相机的快门,这个快门是千分之一秒,这就相当快了。照什么?照空中的喷射飞机,以最高的速度在空中飞行,一个小时一千公里。你用这个快门去照它,它没动,照得清清楚楚,确实它没动。
不生不灭的现象在这个境界里头看得清清楚楚、明明了瞭。知道遍法界虚空界,今天讲全宇宙所有一切现象,自然现象、精神现象、物质现象,都是在这个频率波动之下产生的幻相;离开这个波动,什么都没有。佛看清楚了,告诉我们「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这是事实真相。真相明了之后,我们要契入与真相相应的境界,这就是佛菩萨。如果真相清楚之后,我们依然住到我们自己现前妄心的境界,那没用处,那只是说说笑笑而已。该怎么生死还是怎么生死,生死虽然是假的,你还得要真受,你没有办法超越。所以这个法门妙,妙在此地,从有念入无念,因往生而契无生。到极乐世界就证得无生法忍,证得无生法忍就是明心见性的菩萨。
「顿悟此心,本来平等」,我们跟诸佛如来用的是一个心,我们跟地狱众生用的也是一个心,我们跟树木花草、山河大地所用的心还是一个心。这些都是大乘教里面所说的伦理,伦理是说关系,遍法界虚空界跟自己是一体。既然是一体,就不能够说是不照顾,没有这个道理的。所以,佛菩萨的慈悲是平等的慈悲、清净的慈悲、正觉的慈悲。清净的慈悲没有染污,平等的慈悲没有高下,觉悟的慈悲没有偏邪,这自性流露。顿悟此心,本来平等。
再看底下这一段,「唐海东元晓师云」,海东是现在的韩国,这是唐朝,韩国的法师到中国来留学,亲近善导大师的。他说「四十八愿,先为凡夫,兼为三乘圣人」。这个意思是说的什么?阿弥陀佛建立西方极乐世界,以四十八愿摄受一切众生,谁是第一个对象?凡夫。此地说的凡夫是指六道凡夫,为什么?六道众生迷得最深。实在讲他最苦,要先度最苦的人,所以优先度他们。再兼为三乘圣人,这个三乘就是声闻、缘觉、菩萨,等于说他们是附带的,主要是度六道众生。「可见净土宗之妙,首为凡夫得度也」。凡夫得度跟圣人得度没有差等,它是平等,这个不可思议。
下面这一段,讲「他力妙法,善护行人」。我们看念老批注,「其它法门,全凭自力,末世修行,多诸障难。例如《楞严》中广明行人于禅观中之五十种阴魔干扰,行人正见稍失,便陷魔网」。多少人,修行人,都是很好的修行人,都落在魔网里头,都跟魔去了。原来都是好心,为什么去了?禁不起诱惑。古人所谓的高名、厚利、美色这三桩东西,你能逃得过吗?好名的人敌不过高名,给你很高的地位、很高的官爵,你就投降了,就跟它走了。好利的人给他财富,他就变心了。好色的人,吴王夫差之所以灭亡就是好色,得到西施。实际上西施去做间谍的,他爱上了,西施是要他命的,是灭他国的,你说愚不愚痴?这是世间法。出世间法的危害更大,你这一生能作佛,它把你拉回来再去搞六道轮回,比西施厉害。西施只叫夫差亡国,只叫他送命。这个是,你看作佛了,把你拉回来去搞六道轮回。你还以为是好事,这就真叫胡涂到所以然。作佛的机会多难遇到,百千万劫难遭遇,不是很容易遇到的。百千万劫遇到一次,你能不珍惜它吗?可是这样的人太多太多了。
我们唯一的一个方法,这个经天天读、天天讲,讲给人听就是讲给自己听,别人能听几分我们不知道,自己分分自利。只有天天讲天天提醒自己,才能敌得过这些诱惑,我们一被诱惑就全功尽弃了。这一生当中遇到这些殊胜的缘分,遇到好的老师、好的同参道友、好的因缘,能闻到这样殊胜的经典,真不容易。重重难关我们都破了,都过去了,如果在境缘当中稍稍不小心就堕落了。受到别人赞叹,是什么心情?如履薄冰,如临深渊。跟古人去比比我们差太远了,不值得人家赞叹,不敢承当。不能跟现在人比,不能跟往后人比,他不如我们,我们跟前人比。跟前人比我们就会谦虚,不敢有丝毫傲慢态度,真不容易。其它的法门,全凭自力,末世修行障难太多了,我们自己一生所经历的还不够多吗?《楞严经》中所说的,这说修禅,禅定当中有五十种阴魔干扰。这五十种阴魔分配在五阴,色、受、想、行、识各有十种,五十种。这个修行人,正见稍稍偏差一点就完了,修行到最后成魔道,他不是成佛,他成魔了;成魔他自己不知道,他自己以为成佛。
「故该经云: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这是世尊在《楞严经》上教给我们的,如何去对付这种魔境。自己这境界现前,不要去理会它,就没事情。譬如说,梦中见到佛、定中见到佛,你很欢喜,觉得自己功夫不错,我见到佛了,别人都没有见到,我比他们高。这就上了魔的当,你已经中了邪。为什么?佛在《般若经》上讲了,「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所以禅宗说,「魔来斩魔,佛来斩佛」,为什么?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不管什么境界现前,都不要去理它,如如不动。
我在旧金山的时候,甘太太有一个女儿,小女儿甘贵穗,以后出家了,出家我没有跟她见过面。我知道她在旧金山那个时代,她是一个公司里面的小主管,跟她妈妈一起学佛,学得很不错。也在台中亲近过李老师,那个时候她好像高中才毕业,我认识她的时候。以后在美国读书,拿到博士学位。她租了一个房子,鬼屋,每天晚上这个鬼就出现。她告诉我,这个鬼在未出现之前先就有那个气味,很难闻的气味,然后鬼就出来了。出来的时候,就向她面前一步一步逼近,要她命的。她就念佛,大声念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鬼就不动了。不念他就往前面走,念了,他就不动,距离自己大概是一、二公尺,很近。念到天快亮了,鬼就走了。每天晚上都来,她真有胆量。我就问她,我说妳为什么不换个房子?她说不要换,这对我有好处,天天逼我念佛,这不是坏事。他不逼我,我没有那么样用功念佛,逼着我精进。这个难得,一般人受不了,她能够禁得起考验。
「可见行人稍有执着,便失正见,即入魔途,求升反降,甚至堕入泥犁」,这是地狱。这是修学别的法门,靠自力,稍稍有分别、有执着就入魔的境界了。几个人有正知正见?这是我们不能不知道的。我们求升反而堕落,严重的堕到地狱。「是故其余诸法,名难行道」,这个法门叫易行道。
下面这一段,「但念佛法门,同于密法,是他力门,属于果教」。其它法门要靠自己修证,烦恼习气少一分,业障少一分,你才能往前面提升一分,所以称为难行道,修学的时间长。这个法门叫易行道,不靠自己的力量,靠他力,完全靠阿弥陀佛本愿威神加持。所以,同于密法,是他力门,属于果教。「行人发心念佛,仗弥陀本愿摄受,威神加被,护持行者,魔不能扰」。有很多人念佛,为什么还被魔扰?有,不但有,很多。你仔细用经文去对照,把他被魔干扰的原因找出来,他不是真信、他不是真愿,他也不是真念,所以魔能够干扰他。为什么?护法神离开他了,不在他身边。
下面讲,「如《十往生经》云」,这佛说的,「佛言:若有众生,念阿弥陀佛,愿往生者」,真愿,「彼佛即遣二十五菩萨,拥护行者。若行若坐,若住若卧,若昼若夜,一切时,一切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