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18-8-6 16:10:50
|
只看该作者
跟着忏...(净公上人净土大经解演义《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三五五集) 2011/4/1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02-039-0355》)
...,照顾三个法师、一个老人,我在那里做义工,一个人照顾四个人,所有工作一个人做。功课,忏云法师讲,你工作完了之后看《阿弥陀经》,指定我三个批注,莲池大师的《疏钞》,蕅益大师的《要解》,幽溪大师的《圆中钞》,另外是一部《印光大师文钞》。
小佛堂每个人有个小桌子,就是茶几,放经书的,我这个小桌子上就这几本书。茅蓬里头没有电灯、没有自来水,点蜡烛、点油灯。住茅蓬确实是非常好,很安静,四周围一公里之内没有人家,很清静。住茅蓬五个人都持午,就是晚上不吃东西,晚课完了之后就睡觉,八点钟睡觉,两点钟起床。两点钟起床,三点钟早课,早课是三点到五点,两个小时。我因为工作,早晨我要准备早餐,所以我的早课是拜佛三百拜,三百拜大概要一个半小时,拜完之后我去烧早饭。修行人的生活,简单、有规律。
在山上我们自己种一点菜,茅蓬后面还有一段距离有泉水,挑水很辛苦,我们想方法,砍竹子,把里面竹节打通做水管,让水从山上流下来,行,山水非常之好。但是没二、三天,山上有野兽,把水管搞断了,要去找,去把它接起来。烧柴火,没有电、没有瓦斯,柴火太多了,捡这些树枝足够用了,用不着去砍柴,去捡,捡树枝。这样的生活,可能如果大灾难来的时候,水、电都没有了,自来水没有了,电没有了,瓦斯没有了,大概就要过茅蓬生活。那个生活也非常好,外面事情什么都不知道,没有报纸,那个地方没有电话,所以对外面信息不通,每天看经、念佛、...(净公上人净土大经解演义《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三五五集) 2011/4/1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02-039-0355》)
...非常详细,这是西方极乐世界的导览。
我们再看下面,第二个,「懈怠」。这也是个很麻烦,多少人学习没有办法成就,都是懈怠。所以寺庙里头,这古时候,现在没有了,古时候大家在一起学习,依众靠众,你不能够懒散。课程有规定的,早晨三点钟起床,大家都得起来,三点钟起床是一般标准。我早年刚刚离开工作,还没有出家,跟忏云法师住茅蓬,茅蓬没有电灯,水电都没有,在山上。晚上点油灯,跟抗战时期一样,点油灯,用灯草、灯芯。一根灯芯,那个光确实像豆一样,很小的光;换句话说,在房间你不会碰到墙壁就是了。晚上几点钟睡觉?八点钟睡觉,但是早晨两点钟起床。起床,在小佛堂里面只有两支蜡烛。
早课规定的是三百拜,拜佛,好!运动。我在那个山上住了五个半月,拜了十几万拜,一天八百拜,早晨三百拜,中午二百拜,吃过午饭之后经行,然后就拜佛,晚上三百拜。每天功课是八百拜拜佛。大家在一起念诵的时间不多,全天顶多不超过一个小时,有简单的早课。拜佛各人拜各人的,不要求大家整齐,因为每个人身体状况不一样,有的人拜得慢,有的人拜得快。除这个之外,我在茅蓬是照顾五个人的生活,三个出家人,一个老居士,朱镜宙老居士,我自己一个,我们五个人住茅蓬。那个时候我年轻,三十岁,所以厨房、整个小茅蓬的清洁都是我干,我还种了菜。因为烧灶,不需要砍柴,山上树枝落下来的很多,要去捡柴火。这个山上有个泉水,挑水很辛苦,我们想办法把竹子,砍竹子,竹子里面节打通,竹子插上,一个插一个,就做自来水一样,它流下来,很好,用水就方便了。这样的一个水管,竹子接的水管,常常被野兽破坏,牠们跳来跳去就把那个水管切断了。所以一、二天都要上山去检查,再把它接起来,山上有野兽。
...(净公上人净土大经解演义《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三六0集) 2011/4/4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02-039-0360》)
...乐在其中,真快乐!年轻的时候确实,体力好、精神好,有时候读经读到天亮了不知道,怎么时间过得那么快,怎么一下天亮了。像这个事情一个月当中至少有二、三次,忘掉了,不知道疲倦。所以懈怠,我的方法是上台讲经对治懈怠,逼着你非干不可。不用这个方法,太难了,我想不出第二个方法。懈怠的反面就是精进,我们精进不敢谈,但是懈怠是治好了,就用这个方法。
下面,「放逸」,前面我们说过了。第十六,「昏沉」,昏沉是精神提不起来,打瞌睡。听经打瞌睡,念佛的时候,甚至于绕佛他都打瞌睡。这很有本事,一面走着他一面睡觉,站着睡觉都难得,他走着睡觉。这种现象多,常常看到。对治昏沉最好的方法,让他活动,活动最好的方法让他拜佛。拜佛的时候,口里面念佛不出声,出声伤气,不出声,所谓是金刚持,口动,不出声音,拜佛。忏除业障,也得到佛力加持。
下面,「掉举」,掉举是身心不定,妄念太多。平常自己不知道,我没有在打坐好像没事情,怎么一打坐,妄念这么多,止不住。这种情形,不是平常没有妄念,平常有妄念,你粗心大意,你没有发现,现在让你静下来,你发现了。让你在这边听经,静下来了,发现了,妄念多。念佛堂里面念佛,止静的时候,坐下来,这个时候发现了。这都是烦恼。为什么?障碍你用功,障碍你修定,当然障碍你开悟。
下面一个是「失念」。失念什么?忘掉了。你发心在这里念佛念一支香,道场里面,长香是一个半小时,短的香是一个小时,但是用长香的时间多,都是一个半小时。念个十几分钟,忘掉了,去想别的东西去了,不知...(净公上人净土大经解演义《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三六0集) 2011/4/4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02-039-0360》)
...长,修大慈大悲。修行,记住在生活当中,经教里面的理论变成我们的思想见解,经典里面种种教训变成我们的生活行为,处事待人接物处处都行菩萨道。菩萨道就在日常生活当中,在家学佛,家庭就是道场,你的家人就是你第一个得度的对象,你真正修得好,你的家人怎么不欢喜?怎么不佩服?得真干!把经上所讲的全都做出来,你自然就感动一家人,一家感动,肯定就感动你的邻居,邻里乡党,这叫真正行菩萨道。这个经行,你看用以防睡,防疲倦,「并可以养身疗病」。人,身体是个机器,一定要活动,活动两个字好,你看活、动,你要活就得要动,不动就不活了。你看中国的文字里头意思,智能。天天坐在那里不动就活不了,就坐化了,一定要活动。经行是活动,拜佛是活动,这两种方式无论在哪个法门用得最多。
「《玄赞二》云:于中往来,消食诵经。如经布绡之来去,故言经行」。这个布绡好像现在看不到了,古时候织布,不知道你们有没有看过从前家庭妇女织布,那中国几千年的老方法,用这个梭,两边是梭织成布,图画上还能看得到,这就是比喻经行。这个经行不是绕圈,是直的,一条直路,所以称之为经行,这个经是经纬的意思。「又《法华经序品》」,前面玄赞是《法华玄赞》。「云:未尝睡眠,经行林中」。这是佛陀在世,晚上行道,因为在树林里面,在树林里头绕圈子,经行。未尝睡眠,累了的时候止静,树下坐一会儿,心地清净一尘不染,万缘放下,心是定的,身也是静的。
「又思道...(净公上人净土大经解演义《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三六四集) 2011/4/6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02-039-0364》)
...,他真正能忏悔,这个很重要,真正能回头,能信、能愿,跟着念佛,一声、十声都能往生。这不可能的事情!我们晓得,这样的恶人,临命终时有人劝他念佛,他能接受,我们就相信这个人宿世的善根深厚,这一生迷惑,没有人教他,他没有缘分,没有遇到善知识。如果有人劝他,他遇到善知识,肯定能接受,为什么?他宿世善根深厚。这是说一生当中没有遇到善缘,临命终时遇到善缘,他还是能信,还是能接受。
我们过去在美国,马利兰州的周广大先生,他一生没有宗教信仰,人非常好,倒不是五逆十恶,他是个善人、是个好人,没有宗教信仰,在美国开个面包店。他得癌症,医院放弃治疗,让他回家去,告诉他的寿命只有几天。家人这个时候,到处求神拜佛,希望有奇迹出现。那个时候,我们净宗同学在那边成立个华府佛教会,没多久,请我做会长。刚成立没多久,不到一年,遇到周广大这桩事情,家人来找到了。我们有几位同学很热心去帮他助念,看到他之后,看到病情确实没有法子再恢复,就劝他求往生,跟他讲极乐世界的好处。他听了之后,真欢喜、真接受了,跟他家人讲,「不要替我治疗了,不要再找医生、找药,不需要了,你们统统念佛」,统统念佛帮助他往生。所以家人很合作,一家人跟着我们几个佛友一起念佛三天,念了三天三夜佛,他真往生。证明《弥陀经》上所说的,「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那是真的不是假的。你看一生没有接触过佛法,也没有听到过,只是临命终的时候三天,也不念经了,...(净公上人净土大经解演义《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三六六集) 2011/4/7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02-039-0366》)
...取一个同居土下下品的阶位,你才能对得起阿弥陀佛。真正报佛恩,至少我们同居土上辈往生,这是我们能够争取得到的。
我们对于净宗典籍的修学,有十几年,二、三十年,有这么长的时间,我们的障碍就是没放下,能信、能解,就是行缺了。现在在这个时候,我们遇到大灾难了,不放也不行。我常讲现在只有两条路,你不放那就是阿鼻地狱,你放下就到极乐世界去,摆在我们面前两条路,没有办法选择。你能说五逆十恶罪你没造吗?你孝顺父母了吗?你尊敬师长了吗?你真正信佛了吗?你真的学佛了吗?跟古大德一比差远了。念佛、诵经、拜忏,不具足真诚恭敬之心,怎么会有感应?在佛门里面无论干什么事情,没有把我的利益放下,自私自利。你为什么拜佛?为什么学佛?为升官、为发财、为求佛菩萨保平安,干这些事情。佛很慈悲不怪你,求佛保佑你发财,能不能发财?不能,佛没这个能力;求佛保佑你平安,佛有没有这个能力?也不能。换句话说,你在佛面前许的愿想求的,一样都得不到,这经上讲得很清楚,你要求什么东西,你自己那个心要改。你心行不正,佛菩萨帮不上忙;心行正,帮得上忙。所以佛帮得上忙的时候,还是你心行正,你自己修行有功德,佛能帮上忙。
现在这个世界这么乱,在历史上从来没有看到过。清朝末年虽然很乱,人家称之为「伪君子」,但还有一点良心,干坏事还怕人批评,还想尽方法来掩饰,口里还是仁义道德。现在人干坏事不怕人批评。现在这个社会奇怪,干坏事的大...(净公上人净土大经解演义《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三六六集) 2011/4/7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02-039-0366》)
...着,行吗?行就证入,就相应,于世出世间一切法都不执着了,你跟阿罗汉相应,你就证得阿罗汉,无上正等正觉你就成正觉;再把分别放下,你就是菩萨,你是正等正觉;再把起心动念放下,你就证得无上正等正觉,你就成佛。凡夫成佛一念之间,这一念能放下吗?放不下,继续搞轮回,放不下,继续造业,只要你有分别执着你就在造业,一切时、一切处统统在造业,这个事情可真麻烦!
弥陀有方便,教我们不要造别的业,造什么业?造净业。什么叫净业?念阿弥陀佛叫净业。这个方法好,你不能不造业,你不能不想、不能不说、不能不干事,佛就教我们,念头里念念是阿弥陀佛,意业造净业;口里面声声是阿弥陀佛,口业;身业,教我们在适当的场合当中拜佛礼佛,在日常生活当中处事待人接物,把我们对佛那分恭敬,礼佛是尊敬,尊敬一切众生。更进一步的,把一切众生都看成阿弥陀佛,帮助你,做助缘,你就很容易成就净业,成就净业就是成就往生。阿弥陀佛在哪里?每一个人都是阿弥陀佛,树木花草也是阿弥陀佛,山河大地也是阿弥陀佛,你跟生在极乐世界没两样。这个方法确实是妙,妙不可言,这个方法真的能帮助我们转境界,转娑婆为极乐,化灾难为吉祥,妙绝了。一定要相信,境随心转,如果心随境转,那就苦不堪言。世间人为什么怕灾难?心随境转,听到灾难心就惶惶不安,他错了。佛菩萨不怕,不在乎,为什么?佛菩萨心转境,心净则国土净,心安则国土安,心善则国土善,万法唯心,制心一处,无事不...(净公上人净土大经解演义《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三七三集) 2011/4/12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02-039-0373》)
...极乐世界,那个世界是弥陀愿行功德所成就的。我们前面学过,《往生论》里所说的二十九种成就,里面十七种依报成就、八种正报成就。
「调心适意」,总的来说,极乐世界自性的妙德能帮助我们消业障。在实报庄严土里面,能帮助法身菩萨消除无始无明的习气;在我们凡夫身上,它能帮助我们消业障,帮助我们消除烦恼习气,启发自性里面的智慧德相。这种功能自然的,只要你契入这个境界它自然现前,所以修行真的是很重要。修行这两个字,概念一定要清楚,行是行为,起心动念是意的行为,言语是口的行为,造作是身的行为,叫身口意三业。行为有了错误、有了过失,把它修正过来,这叫修行。这个名词不能把意思错会了,如果我们认为念经是修行,拜佛是修行,坐禅是修行,这个话是不是真的?不能说是真的,也不能说是假的,为什么?如果你做这些动作,心行没有转过来就是假的,心行能够转过来就是真的。标准是佛在经典上所说的这些道理、方法,包括境界。如果经上讲的,与经上讲的理论相应、方法相应、境界相应,真修行人;如果完全都不相应,表面上样子做得再好看,假修行人,他不是真的。古德所谓「口念弥陀心散乱」,净宗这一句佛号功德不可思议,如果一天十万声佛号,很精进,可是还是胡思乱想、还是贪瞋痴慢,那假的不是真的,一丝毫功德都没有,不但功德没有,福德也没有,这叫做冤枉。所以学佛不能不明理,理要不明你怎么个修法?你不熟读经典,你不明理,你不知道标准在什么地方,往...(净公上人净土大经解演义《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三七八集) 2011/4/16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02-039-0378》)
...缩小,它就能装得进去,这个不可思议,这个是大小不二,不二,所以它能装进去。佛讲,这是我们前面读过,一毛一尘的微点,毛是汗毛,汗毛端,尘是极微之微,微点就更细,也许就像现在量子力学家发现的小光子,这么小的一个东西,它里面有遍法界虚空界的信息,圆满的,一样不缺。你讲那个,无量劫也讲不尽,就是那么一点,肉眼还看不见。我们讲其小无内,它是不是最小的?不是。普贤菩萨能入这个境界。这个境界里面还有小微点,微点里面还有世界,世界里头还有微点,微点里头还有世界,重重无尽,科学家没发现。科学家现在只发现这个微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