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18-7-10 19:20:51
|
只看该作者
佛说的话是真实的。
【世间有此目前现事。】
这是眼前我们见得到的这些事相。
【寿终之后。入其幽冥。转生受身。改形易道。故有泥犁。】
『泥犁』是地狱。
【禽兽。蜎飞蠕动之属。】
这是畜生,这就是讲的三恶道。
【譬如世法牢狱。剧苦极刑。魂神命精。随罪趣向。所受寿命。或长或短。相从共生。更相报偿。】
这是先用比喻来说,因果报应冤冤相报确实是没完没了,我们听了佛的教诲,听了佛跟我们讲宇宙人生的真相,我们要觉悟。觉悟之人不但不造恶业,连一个恶念都不会起,为什么?晓得起一个恶念都有恶的果报。所以吉凶祸福是自己修自己求,不是别人给你的。
【殃恶未尽。终不得离。辗转其中。累劫难出。难得解脱。痛不可言。天地之间。自然有是。虽不实时暴应。善恶会当归之。】
因缘果报是自然的,是自然的定律,是千真万确的事实,谁也不能够改变。佛是成了佛,成了佛也不能改变因缘果报,所以像释迦牟尼佛成佛了还要受三个月马麦之报。他成佛他的家族遭珫璃王的祸害,他也不能挽救。佛的神力很大,佛看到过去造的业因必须要酬偿,目犍连尊者看到心里不服,以他的神力把释迦族里的几个人用他的钵盂盛在里面,把他救到天上去,结果到了天上去一看钵盂里面是浓血,化成血,回来问释迦牟尼佛,果报如是,没有办法逃掉的。
这样说起来我们学佛成了佛,过去世的冤亲债主还要来报复,我们怎么办?诸位要知道,从前百丈大师度那个野狐仙,那个野狐仙过去是个法师,有人来问他:大修行人还落不落因果?他说:大修行人不落因果。这一句话说错,错下一个字转语,堕五百世的野狐身,堕落在畜生道。这个狐狸毕竟过去有善根,修行得人身,在百丈大师会下,天天听经闻法,听老和尚说法,百丈大师有能力,看到他每天来,年岁很大,百丈大师知道这不是人,这是狐仙,不说穿就是。有一天他就来问,说明他自己堕落得很苦,求百丈大师帮他解脱,百丈大师说好,他说我不对你一个人讲,明天升座说法的时候,你把从前人家问你的话你再来问我。所以到第二天他就来向百丈大师请教:大修行人还落不落因果?百丈大师给他改一个字:大修行人不昧因果。一个字,一个字的转语他得解脱了。到了第二天百丈大师宣布,昨天那个人是个狐仙,他已经脱离畜生身了。他到后山带了几个人,果然有一只狐狸死在山后,按照出家人的礼节把牠埋葬,火化埋葬。
不昧因果就是清清楚楚,欠命还你命,欠债还你债,还得很甘心,还得很欢喜,帐了了。你看看安世高大师的传记。安世高在中国还了两次命债,他自己来还的,前一生他误杀别人,这一生也应该被人误杀。欠钱的还钱,欠命的还命,不知道这些因果,还得不甘心,不甘心还要报复,这个事情麻烦了,报来报去,没完没了。知道这个事情,这个帐就结了,以后再没有了,不昧因果。由此可知,起心动念、言语造作不能不谨慎。再看第二段,这是讲偷盗。
【其二者。世间人民不顺法度。】
『法度』就是法令规章,规矩。不懂规矩。
【奢淫骄纵。任心自恣。】
不守法。
【居上不明。在位不正。】
这些事古往今来,我们也常常听到。
【陷人冤枉。损害忠良。心口各异。机伪多端。尊卑中外。更相欺诳。】
欺骗。上面骗下面,下面欺骗上面。
【瞋恚愚痴。欲自厚己。欲贪多有。利害胜负。结忿成雠。破家亡身。不顾前后。】
我们读这些经文最重要的是要认真反省,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处事待人接物有没有犯?这个要紧。
【富有悭惜。不肯施与。爱保贪重。心劳身苦。如是至竟。无一随者。善恶祸福。追命所生。或在乐处。或入苦毒。】
这后面是讲报应。富有的人应当要知道更要修福,佛给我们讲财富,财富是从哪里来的?是财布施得来的,财布施是因,得财富是果报,因很复杂,果也就很复杂,因果一定相应。譬如佛在经上给我们说的,这是讲修布施举的例子,布施的时候心里面欢喜,决定没有后悔,将来得财富就是赚钱很容易,不会很费力气才赚钱,不会这样。布施是别人劝得很勉强的布施,布施之后又后悔,这样的情形将来能不能得福报?能得,就得来的钱很辛苦,为什么?布施得很痛苦,将来赚得也很痛苦;布施得很痛快,赚得很容易,轻而易举钱就来了。佛给我们讲怎么施怎么样报,它一定相应,举一个例子诸位就可以能够想象其余了。所以要肯发心布施。
实在讲唯有布施财富才真正保得住,为什么?一般算命看相的常常说你命里有财,有财这个财是丢不掉的。财富现前了,现前我不享受我把它施舍掉,施舍掉是真正的储蓄在那个地方。年轻得财富,就要想到年轻发达不是真正的好事,晚年能不能保得住?晚年有财富那是真正的福报,年轻的时候受一点苦难无所谓,有体力能忍耐得过去。晚年老了体力衰了,再没有人照顾,那个苦是真苦。所以年轻的时候福报现前不享受,舍掉,把福报留在晚年,不必积财养老,希望你修善积德养老,那个时候老年才是真正的福报,真实的福报,这是佛教给我们真实话。这个财果然是你的,丢都丢不掉,不是你的说老实话是给我们在面前看看,看看怎么样?看看就走了,它不是的!这是机会,在我面前看看,看看也是有缘分,看看为什么我不做好事,马上把它储存了?布施才是真正储蓄。这是真正聪明人,真正有智慧的人,愚痴的人不肯布施。
『爱保贪重,心劳身苦』。这个人生过得你想想看有什么意思?何况到最后一样也带不去。『善恶祸福,追命所生』,这就是古德所讲的「万般将不去,唯有业随身」,你造的善业必定得福报,你造的恶业一定得恶报。所以『或在乐处』,乐处是三善道,『或入苦毒』是三恶道。
【又或见善憎谤。不思慕及。常怀盗心。希望他利。用自供给。消散复取。】
这一段讲「盗」,到这一小段才讲得非常明显,这就是嫉妒。见到好人好事不晓得修随喜功德,见到时嫉妒毁谤。『常怀盗心』,盗心就是别人的利益希望自己来享受,这是盗心。在此地我要特别提醒出家的同修们,为什么?出家要不是真正修行就是偷盗,盗什么?十方善信的供养我要盗来享受。『用自供给』,用完了再取,果报在三途。所以古德警惕我们「施主一粒米,大如须弥山,今生不了道,披毛戴角还」。十方施主供养你的,是希望你真正修行证果,你修行证果,他有福,他沾光,真的种到福田了;你要不能修行证果,你必定堕恶道,堕落恶道将来要还债的,没有不还的,不还的话因果报应就讲不通了,这个定律就被推翻了。所以我在讲席当中也常说,出家这碗饭是最难吃的,在这个世间是顶难吃的一碗饭。我们讨饭,讨饭是人家施舍给你不要你报的,那个不要还的,受的供养这要还,这是我们一定要知道。大家既然发好心出家,为什么出家?想堕地狱出家,那就坏了,你想堕地狱吗?所以经文念到这个地方一定要警惕。
【神明克识。终入恶道。自有三途无量苦恼。辗转其中。累劫难出。痛不可言。】
堕三恶道不是身体堕落。神明就是佛经里面常讲的神识,我们世间人讲的灵魂,他入三恶道,他在六道里面舍身受身,轮转很难超越,『辗转其中,累劫难出』。
【其三者。世间人民相因寄生。寿命几何。不良之人。身心不正。常怀邪恶。常念淫逸。烦满胸中。邪态外逸。费损家财。事为非法。】
这一段文是非常明显的讲邪淫之恶。是不错『世间人民相因寄生』,像我在前面跟大家报告的,中国古时候男女婚配是为人伦,这是正确的,这是对的。佛在此地提醒我们寿命短促,这个要警惕!这个话讲得真实的,一口气不来,这就是一世!我们要特别警惕,要爱惜自己的光阴,不能让光阴空过。一分光阴就是一分命光,一切法失掉了还有再得的机会,唯有光阴一去不复返,你再也得不到。一个人能把光阴抓住,这个人没有不成功的。特别是佛给我们宣说这个法门,这个法门的好处是人人能修,人人能学,平等成就,这个难得。一定要遵守佛的教诲,断一切恶,修一切善。善恶的标准首先要搞清楚,否则的话,是以恶为善,这就麻烦了。他不知道他在作恶,他以为他在修善,他认为他在修积功德,这就是愚痴,是非不明。换句话说,他造作种种恶业不是有意的,他错会了,把善恶搞颠倒了。这是一定要读经,一定要深入经藏。首先要自己能够明辨是非善恶,然后才能够真正谈到断恶修善。我们看底下一段经文:
【所当求者。而不肯为。】
应该求的他不肯去做,不应该做的偏偏去做,这个应当不应当这是佛的标准。
【又或交结聚会。兴兵相伐。攻劫杀戮。强夺迫胁。归给妻子。极身作乐。众共憎厌。患而苦之。】
这一段所叙说的世法里头的确有不少恶业都与女子有关系,在我们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纣王(殷纣王)、周幽王都是为女子亡国,中国、外国都有。近一点的满清入关到中国,大家晓得吴三桂把清兵引入关为什么?为了陈圆圆,为他自己一个心爱的女子,连国家都不要了,国与家都不要了。这是佛所说的这一段,『归给妻子,极身作乐,众共憎厌,患而苦之』,这是愚痴到了极处!
【如是之恶。着于人鬼。神明记识。】
『神明记识』。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他阿赖耶识里面种子落下去了,遇到缘必定起现行。
【自入三途。无量苦恼。辗转其中。累劫难出。痛不可言。】
这是告诉我们三途的果报非常之可怕。
【其四者。世间人民不念修善。两舌。恶口。妄言。绮语。】
这都不需要解释,口业,造口业。
【憎嫉善人。败坏贤明。不孝父母。轻慢师长。朋友无信。难得诚实。】
这些都要检点自己。
【尊贵自大。】
这是贡高我慢。
【谓己有道。】
就是常讲的自赞毁他。赞叹自己毁谤别人,抬高自己的身分,现在这个社会不是没有,我们也常常听说。
【横行威势。侵易于人。】
作威作福,侮辱别人。
【欲人畏敬。不自惭惧。难可降化。常怀骄慢。赖其前世。福德营护。】
这一句话佛就说得很明白,他既然作恶多端,为什么他还有这么大的威势?这是他前世修的福德多,前世所修的福报,今生虽然造种种恶业他的恶报还没现前,福报还是很大。在末法时期,法弱魔强,我们不敢得罪这些魔王外道,他的势力大,他的信徒多,他的势大。正信信佛的人少,信邪的人多,邪不敌正,这是这个时代。但是如果冷静的去观察,魔炽盛时间是短暂的不会很久,终于要败灭的。佛法要兴盛,佛法会盛很久,除非佛弟子们不遵守佛的教训,阳奉阴违,佛法就败坏了。由此可知,佛法之兴衰不是在法是在人,真是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人能够遵守佛的教化,佛法就兴,不听佛的教化,佛法就衰了。今天佛法之衰,实在讲我们没有遵守佛的教诫。
佛入灭之前交代后世的学生依法不依人,讲得很清楚!我们今天是依人不依法,一问某法师、某大德说的,他不说佛经上说的。法师、大德所说的都超过佛经之上,这有什么法子?这就依人不依法。佛教我们依义不依语,现在人偏偏是依语不依义。譬如过去有一个时期说净土不能带业生,一定要消业才能往生,带业往生不行,为什么?经上没有带业往生这四个字,佛教我们依义不依语,他偏偏依语不依义,你有什么法子?带业往生的义有语没有,佛语言上没有说,义很具足。怎么具足?西方极乐世界四土三辈九品就是带业,那要不带业哪有四土三辈九品?义具足。这都是把佛的教训全部都忘掉了,都丢掉了。不但初学的人没有标准,在那时候连很多老修的人都没有标准了,念佛念了几十年了,听到这个话心里都发慌了,不知道怎么办?这么多年的功夫都白费了,你说多可怜!这就把四依法都忘掉了,忘得干干净净的。所以一定要记住佛的教训,遵守佛的教诫这就对了。我们看到世间有这种人,但是最重要的自己有没有犯『尊贵自大』,有没有犯这种过失?有没有『横行威势,侵易于人』,这才重要。但是果报是决定不能避免的。底下讲:
【今世为恶。福德尽灭。寿命终尽。诸恶绕归。】
必定要得这个果报。
【又其名籍。记在神明。殃咎牵引。无从舍离。但得前行。入于火镬。】
『火镬』就是我们常讲的油鼎,下油鼎。
【身心摧碎。神形苦极。当斯之时。悔复何及。】
这都是说明这个果报都在地狱。
【其五者。世间人民徙倚懈怠。不肯作善。治身修业。】
『徙倚』就是犹豫、怀疑、彷徨不定,是这个意思。『懈怠』是懒惰,这是一般人的大病,一定要想方法来对治、来克服,这靠别人劝勉一点用处都没有,要自己想方法把这个毛病克服住才有救。方法,甲用的方法,乙不一定适用,乙用的方法,丙不一定适用,因此对治的方法必须自己去寻求,这才能有效。特别是懈怠,我们修行不能成就,真的多半都是这个病,好像看起来也没有多大的过失,可是这个病真是要命!
我自己本身这个毛病就很严重,好在徙倚的毛病还没有。我年轻的时候选择的路子,决心下得很坚固,跟一个老师学一家之言,但是懒惰。如何来对治懒惰?学讲经,我学讲经是对治自己的懈怠,为什么?骗老师很容易,老师只有两个眼睛,两只耳朵,很好骗!可是上台的时候对那么多人,这个东西就没有办法骗了。没有充分的预备下不了台,那个难为情。所以我最初学讲经的时候,台上一个小时,我差不多要准备二十个小时到四十个小时,最初学差不多是要四十个小时的时间预备一个小时的东西;一年之后就可以打对折了,一个小时二十个钟点就差不多了;两年以后一个小时的讲演我有八个钟点就差不多了,一天可以能够预备一次的讲演;讲了十年之后,我用八个小时的准备可以讲一个星期的。所以又懈怠了,玩的时间又多了,不要那么忙了。
现在更不得了了,现在不要准备。好在不要准备找我的人太多。这些年来,从一九七七年香港圣怀法师头一个找我到海外去讲经,十多年来都在外面走动,几乎都没有休息。而且这些人也很照顾我,照顾什么?不让我休息。还有很厉害的,一下飞机马上请我上讲台,那个很厉害。洛杉矶的同修,有一天我刚刚下飞机,他们来告诉我,显明法师现在法印寺讲经,他宣布过法师来讲经,他停讲,要求听众都来听我的,我说这个人情太大了,我赶紧去听他的,他讲经我就听听。我一到讲堂,他老人家马上下座叫我升座,这个不得了!一个小时的休息时间都不给你。所以自己要想方法对治自己的懈怠懒惰,换句话说,自己有什么毛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