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18-6-23 21:04:42
|
只看该作者
那就没法子,那只好让他自己去受,他不能接受嘛。这就是怀疑,不相信,这非常严重的烦恼。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到此地。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二0四集) 2010/11/24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39-0204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大乘无量寿经解》第二百四十八面,倒数第六行看起:
...(净公上人净土大经解演义《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二0三集) 2010/11/23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39-0203》)
...,比孔子早一点,年代很接近。佛陀教导我们十善,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绮语、不恶口、不贪、不瞋、不痴,基本的德行。净业三福是我们修净土的同学最高的修行指导原则,这不能不知道。头一句,「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就告诉你,你念佛念得再好,如果你不孝父母,你不能往生,你念佛变成你来生的善根。为什么?世出世间一切善法都是从这里生的,这是根,根之根。一个孝亲,一个尊敬老师,我们的身命得自于父母,怎么能不孝?我们的慧命、智慧得自于老师,所以他第二句讲奉事师长。不孝父母,背师叛道,他一天念十万声佛号,他能往生吗?不能。但是四十八愿讲的,真的五逆十恶也能往生,怎么不能?真诚忏悔可以。如果你不忏悔的话不行,忏悔把业障忏除了,咱们中国古人讲「浪子回头金不换」,他真回头了。所以这个忏悔是非常非常殊胜,什么样的罪业只要一忏悔就洗刷干净,你才能往生。你要不通忏悔的话,你就决定不能往生。那为什么不愿意忏悔?面子,他要面子,做错事情死也不肯承认,那就没办法。他佛念得再好,他都不能往生。一定要发露忏悔,一发露忏悔,他就是菩萨,给这些造作罪业的人做个好榜样,你看他回头了,我们做错事情也得赶快回头,那就是好的榜样、好的典型,那就是菩萨。这个道理不能不懂。发露,我做错事情向大众宣布,让大家都知道,大众引以为鉴,那就对了。如果不忏悔,这个罪业是阿鼻地狱,五逆罪。
弥陀这一愿,这是什么?接引十方世界一切众生往生极乐世界去作佛的一愿,没有这一愿谁知道有极乐世界?谁知道有阿弥陀佛?所以这一愿不能少。这一愿是让十方世界一切诸佛菩萨替他宣扬,替他介绍,替他接引众生往生极乐世界,这个愿就太重要了。原译本汉译里面也说得很清楚,阿弥陀佛在极乐世界成佛的时候,他的名闻八方上下,八方上下就是十方,四方四维上下,这是指空间,无数佛国,我们通常讲遍法界虚空界一切诸佛剎土统统包在其中。诸佛各于弟子中,叹我功德国土之善,这是诸佛讲经教学的时候,肯定要把西方极乐世界介绍给大家。
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讲经教学,无论讲什么经都是只讲一遍...(净公上人净土大经解演义《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二0九集) 2010/11/29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39-0209》)
...,不犯威仪」,现在这个第二条,我们在这一生当中没有看到,想想自己也没做到,什么原因?第一条没做好,第三条更不用想了,第三条是菩萨,「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这三条是三世诸佛净业正因,究竟圆满的性德,所以这是理。我们今天的造作,罪恶极逆于理,这叫五逆。
「是为感无间地狱苦果之恶业」,这个五逆罪果报在哪里?在无间地狱,「故又名无间业」。这是地狱里头极重的罪业,我们能不在意吗?学佛如果把这个问题疏忽了,我们能成就吗?这段文里头,后面引用的有古来祖师大德说过,佛说这两句话,因为这个罪比什么都重,佛不能不说,提醒大家。真正造作的还能不能往生?悔过就能往生,你造极重罪业,你真正忏悔,真正回头是岸,行,这讲得通,你念头转变了。那我们明白这个道理,今天地球上灾难这么多,甚至于走向世界末日,我们能不能救?只要我们真正悔过,真的回头,中国古人所说的浪子回头金不换,效果就出现了,地球上灾难就没有了。问题在你肯不肯回头,回头不但救自己,救你家人,救了这个国家民族,也救了全世界。真正回头的人,他有真正表现,那就是放下一切不善,这要真做到。什么是不善的?佛家这个标准讲得很简单,杀生是不善、偷盗是不善、邪行是不善、妄语是不善、两舌是不善、绮语是不善、恶口是不善、贪瞋痴是不善,能不能放下?这一放下就是十善业。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十恶业上加个不,把它否定掉,就是善,真回头。
...(净公上人净土大经解演义《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二一三集) 2010/12/3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39-0213》)
...超过了,这是毁谤。人家没有造那么重的罪,他要把它加重。这是在现前社会上我们常看到的,没有过失的人,他说他有过失;有过失的人,他说他那个过失严重,不能饶恕的。现在在社会上,这种事情就太多,你做了好事,这个好事妨碍了他的名利,他就要想办法来毁谤你。「诽谤正法,即诽谤佛法。此十念必生之大愿,普被一切,但除既犯五逆又谤正法之人」,这是愿文里头的意思。临命终时十念必生,但是这个人造了五逆罪,又毁谤正法,十念必生他没分。
下面,「《观经》曰」,《观无量寿佛经》上说的,「五逆十恶,临终十念,亦得往生。」跟《无量寿经》这四十八愿,看起来好像完全相悖,这是怎么回事情?如果犯五逆十恶,他临终的时候,真诚忏悔,永不再造,真的回头了,能不能往生?能往生。问题,临终的时候,他能回头吗?回不了头来的话,那必堕地狱,堕无间地狱。忏悔的功德不可思议!我们看下文,「今经所除,盖既犯五逆重罪,复诽谤正法,罪上加罪;且谤法罪最重,谤法之人称为谤法阐提,故不能往生矣。」阐提是梵语,翻成中国意思是没有善根。谤法的人没有善根,他怎么能往生?往生西方净土,《弥陀经》上说的三个条件,「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毁谤佛法的人没有善根,他怎么能往生。
下面说,「或问,若人犯五逆罪,而不诽谤正法,《观经》谓可往生。若有一人,但诽谤正法,而不犯五逆,可往生否?」《往生论》上有解释,「答曰:但令诽谤正法,虽更无余罪,必不得生。」他为什么?他不相信佛法,他相信就不毁谤了,毁谤,他不相信,他不相信,他怎么能生?所以说,只要是毁谤正法,他...(净公上人净土大经解演义《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二一四集) 2010/12/5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39-0214》)
...干,这一生不能成就。那要真干呢?就不能一天不读经。读经还不行,这习气还是断不了,怎么办?不能一天不讲经。讲经这个方法好!天天劝人,劝人就是劝自己,劝别人,自己做不到,心生惭愧,久而久之,自然他就相应了。古来祖师大德,哪一个人不是几十年做这个淘汰的功夫,到晚年才成就,这个现象很多很多,是我们的好样子。每一天干,锲而不舍。知道,不干,习气毛病又起来了。唯一的办法就是天天干,天天讲。天天学,天天讲,还得要天天练,练就是在日常生活当中真的学放下,放下贪瞋痴慢疑,这叫真功夫。天天讲,没放下,不行,还是假的,不是真的。假的,要想图一个来生富贵,行,没问题;要想出离六道,往生极乐世界,不行,这个不能不知道。忏悔,今天忏了,他明天又干,所以业障忏不了,问题就在此地。能像佛菩萨、古圣先贤所说的「后不再造」,这一句做到了是真忏悔,那才相应。我今天忏了,明天又干,不但明眼人看得很清楚,一般人也看得出来,我们不能不晓得。一切罪业当中,我们今天知道了,谤法的罪业最重,你看,五逆罪忏悔能往生,谤法不能往生,他的罪太大了,佛也没办法帮助他,「是故谤正法人其罪最重」。
我们再看底下一段,「但善导大师《观经疏》另有一解」,善导大师是阿弥陀佛再来的,《观无量寿佛经疏》是他造的,他说的话就是阿弥陀佛自己说的。他怎么讲,「谓五逆谤法不得往生者,乃佛止恶之意、方便之说。」为什么?这个罪太重,这个恶实在是太大太大,佛这个说法,意思是劝大家不能造这个恶业,这是方便说。「《疏》云:此义仰就抑止门中解,如四十八愿中,除谤法五逆者,然此之二业,其障极重,众生若造,直入阿鼻,历劫周慞」,慞是非常恐惧、非常可怕,「无由可出。但如来恐其造斯二过,方便止言不得往生,亦不是不摄也。」这是善导大师说...(净公上人净土大经解演义《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二一四集) 2010/12/5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39-0214》)
...逆谤法不得往生者,乃佛止恶之意、方便之说。」为什么?这个罪太重,这个恶实在是太大太大,佛这个说法,意思是劝大家不能造这个恶业,这是方便说。「《疏》云:此义仰就抑止门中解,如四十八愿中,除谤法五逆者,然此之二业,其障极重,众生若造,直入阿鼻,历劫周慞」,慞是非常恐惧、非常可怕,「无由可出。但如来恐其造斯二过,方便止言不得往生,亦不是不摄也。」这是善导大师说出来的意思。因为这个罪过实在太重,堕阿鼻地狱的那个机会太多,你临命终时如果不是一念阿弥陀佛往生极乐世界,你肯定就堕地狱,所以佛才有这个说法,毁谤正法比五逆罪还要重。这句话说得好,「亦不是不摄也」,这就是中国人所讲的「浪子回头金不换」,真回头,真忏悔!「若造还摄得生。虽得生彼,华合径」,底下讲这「径」是过的意思、至的意思,「于多劫」。
「此等罪人,在华内时,有三种障」,这就是造这样罪业的人,生到西方,就是忏悔,真正忏悔往生,他还是能得生。他生在极乐世界也是莲花化生,他花不容易开,他罪重,也就是罪业的习气,罪孽很重。在花里三种障,第一个是「不得见佛及诸圣众」,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花不开不能见佛,在花里面他也见不到佛。第二「不得听闻正法」,这果报,他障别人信佛、障别人听经,所以他自己听不到正法。「三者不得历事供养」,历事供养是修福报,极乐世界往生的大众,每天都能够化身供养遍法界虚空界无量诸佛如来,这修大福报;听佛讲经说法,长智慧。因为他的罪业很重,所以在花苞里面,这些业障还是起了作用。「除此已外,更无余苦」,在花苞里面,他的享受也就是像一般经上所说的,他的享受不亚于忉利天,就是不见佛、不闻法、不能供养诸佛如来。
...(净公上人净土大经解演义《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二一四集) 2010/12/5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39-0214》)
...论师,赞叹大乘。问题是你能不能回头,能不能改过自新。下面说,「是乃就未造之机且抑止之而已。」你没有造,佛给你讲这个话,让你不敢造了,佛就把你毁谤大乘的这种念头,就把你止住、把你化解了。「若有已造机、已回心」,这已回心就很重要,像天亲菩萨,天亲菩萨最后往生,念佛往生;「则还摄取,莫有漏也。」你说佛多慈悲!确实说明佛法是平等的,只要回头。已经造了,回头;没有造的,千万不能造,决定障道!这个一定要知道。而且是什么?严重的障道,不是轻微的,是非常严重的障道,所以这个事情决定不能做。
「意为:所言除者,实为止恶之意,使未造恶者不敢造也。」这是善导大师说愿文里真正的意思。「若是已造者,但能回心,忏悔念佛,则仍旧摄取,无有遗漏也。」我们在《净土圣贤录》,看到莹珂法师的故事,佛家说公案就是故事。宋朝一个出家人,不守清规,常常犯戒,大概也知道造了不少的罪业,头脑还算是很清楚,平常也学经教,知道所造的罪业一定堕阿鼻地狱,向同参道友请教,如何能够救他。同学当中有一个送他一本《往生传》,他每看一篇都痛哭流涕,非常感动。看完之后,他下定决心念佛求生净土。这一句佛号就念了三天三夜,不吃不眠,三天,真诚心!真把阿弥陀佛念来了。阿弥陀佛告诉他,你的阳寿还有十年,你好好的修,到你临命终时我来接你。莹珂告诉阿弥陀佛,我的业障习气很重,外面一有诱惑,我就受不了,他说十年当中我又不知道做多少恶业,寿命我不要了,...(净公上人净土大经解演义《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二一四集) 2010/12/5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39-0214》)
...少恶业,寿命我不要了,现在就跟你去。佛很慈悲,答应了,说:好吧!三天之后我来接引你。
佛为什么不当时带他走,就留三天?让他来表法,三转法轮当中,他给我们作证转,他做证明。所以他房门打开了,告诉大家这桩事情,三天三夜真的把佛念来了,情形告诉大众。大众半信半疑,「哪有这么便宜的事情?造这么重的罪业,念佛三天就能往生?」没人相信,但是好在三天很近,看吧,看三天你往不往生。到第三天,他求大家帮他助念,送他往生。这大家欢喜,这好事情,难得,跟你结个善缘。到时候,大家真的给他念,念不到一刻钟,他告诉大家,「佛来了,我跟他去了」,跟大众告辞,真走了,这不是假的。这是造极重的罪业,他没有谤法,就是「忏悔念佛,则仍旧摄取」,佛还是很慈悲,说话算话,说三天来接引他,就三天来接引。这一则公案,《净土圣贤录》有,《往生传》里也有,古人许多注疏里也引证,举这个例子,忏除业障,蒙佛接引,无有遗漏也。
「可见弥陀大愿,摄机无尽」,这四十八愿普遍摄受一切众生,造极重罪业没关系,只要你肯回头。真回头了,你就得救;不回头,来生就是阿鼻地狱。这样的人就是两条路,不求生净土就是阿鼻地狱,不像一般人,六道还有其它各道可以去,这种人只有两条路。一定要觉悟,一定要回头,一定要念佛求生净土,往生的时候也跟大众做榜样、做表法,你看造那么重的罪业,最后还是能往生。这大家晓得,真正忏悔!「故善导大师曰:如来所以兴出世,唯说弥陀本愿海。」这两句话善导大师说的,非常著名,中国、外国祖师大德常常引用这两句话。如来代表佛菩萨,为什么应化到这个世间来?应化到世间来的目的就是宣扬这个法门,「唯说弥陀本愿海」,劝导大家念佛求生净土。释迦佛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经教,那是恒顺众生,多次宣讲《无量寿经》,那是顺自己的本愿,也可以说是随顺弥陀本愿,为什么?只有这个法门能够普度一切众生,一个不剩。不像其它的法门,都有一定的条件、一定的根性,不同这个法门,这个法门普度,无论什么样的根性。条件很简单,真信、切愿、肯念阿弥陀佛,十念一念都能往生。
下面说,「意谓,三世诸佛出兴于世」,三世,过去、...(净公上人净土大经解演义《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二一四集) 2010/12/5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39-0214》)
...的,无论是行善、造恶往生的,统统都是依靠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如果不是依靠弥陀的愿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