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18-6-7 15:53:37
|
只看该作者
是法性身;十法界不是的,十法界是阿赖耶变的,阿赖耶把实报庄严土变成十法界。所谓心现识变,这就是大乘经上常说的,「一切法从心想生」。诸位要知道,从心想生是十法界,一真法界里头没有心想,他不起心不动念了,所以他没有心想,心想是阿赖耶,阿赖耶是妄心;换句话说,十法界里面,我们这个六道轮回在十法界里面,我们这个环境是心现识变,是这么回事情,这是真相。如果是实报庄严土,只有心现没有识变,识变的它是生灭法,它有生有灭,心现的没有生灭。
所以极乐世界你看实报土,菩萨要等著把无始无明习气断尽,要在那里住三个阿僧只劫。三个阿僧只劫,我们一般讲无量寿,寿命太长了,天文数字,我们算不清。这么长的寿命怎么样?人不老,没有生老病死。没有像我们地球上讲的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没有,它那边的永恒不变,四季常春,没有障难,所以叫极乐世界,人民寿命长,永远年轻,他不衰老。那个地方的人,他们是法性身,不需要饮食,不需要我们今天讲的养分,他不需要饮食,精神体力充沛,他不需要睡眠,在那个世界里头就是等著习气自自然然没有了。他有没有事情?有事。有什么事?他们都有能力像阿弥陀佛一样,分身无量无边,无数的分身。他分这么多身干什么?到十方诸佛世界去拜佛、去访问,这是他们干的事情。拜佛、供佛修福,同时听佛讲经说法增长智慧,他干这个,这上求。还有下化,一切诸佛刹土跟自己的关系非常密切,都知道了,过去无量劫中,十方刹土六道十法界里面众生,有不少是过去同参道友,现在你有这个能力、有这个本事,分身去拜佛,同时用这个分身去帮助这些众生,提升他们的境界。所以他们做上求下化,修这些,上求下化都不著相,跟《金刚经》上所讲「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完全相应。他们化身到十方世界,有没有起心动念?没有。他们到十方世界去度化一切众生有没有起心动念?没有。而且应以什么身得度都是随众生心应所知量,自己没有起心动念。有起心动念那就堕落了,退转了;没有起心动念,自自然然成就无量无边的功德,成就究竟圆满的智慧,这是实报庄严土的状况。
我们往生到极乐世界什么时候能够到实报土,这是很多人关心的。经上告诉我们,四十八愿告诉我们,你只要往生,凡圣同居土下下品往生,生到极乐世界跟实报土的菩萨好像是平等的。这怎么回事情?阿弥陀佛本愿威神功德加持你,让每个人都跟实报土的菩萨智慧、神通、道力平等。这是十方一切诸佛刹土里头没有的事情,只有极乐世界有。这个机会非常稀有难得,你要不相信,细心观察我们现在这个地球,这个地球不大,在太空当中是个小星球,这里面的居民,现在地球人口有七十亿人,这七十亿人里头有多少信佛的?外国人有统计,统计信仰宗教的,信仰宗教人最多的是天主教跟基督教,这两个宗教加起来超过二十亿,伊斯兰教的信徒有十五亿,佛教徒大概六、七亿的样子,所以佛教从人口来算,排在第四位。就算七亿,世界上人口十分之一,七十亿里面的七亿,这七亿人里头,佛教宗教派别很多,大乘小乘、宗门教下、显教密教,信仰净土宗的有多少?一层一层淘汰,到最后没几个人。一般估计起来,现在信仰佛教里头,密宗跟净土比较多一点。我们算净土宗念佛的人,念佛人很多,对於净宗的道理,净宗的方法,净宗真正信仰而没有怀疑的,又有多少?要用这个条件来讲,可能七万人都不到,中国人口十三亿,就不成比例了。再要讲到往生,往生才算数,不能往生不算数,这七万人里头有几个人能往生?然后才知道,佛在经上讲的,「人身难得,佛法难闻」,遇到真正不容易,真正遇到,这中特奖了。为什么?真的把教理搞明白了,深入经藏,入净土宗的经藏,五经一论,搞清楚、搞明白,不再怀疑了,一向专念求生净土,人就不多了。
这个世间,过去李老师常常提醒我们,我们念佛的人,一万个念佛人,大概真正能往生只有三、五个,六十年前说的话。六十年后今天人家要问我,大概一万人当中有一、二个。六十年前有三、五个,现在只有一、二个。为什么?愈往后愈困难,环境的干扰太严重,你敌不过,你放不下。六十年前的干扰比现在轻很多,那时候中国普遍的还没有电视,甚至於电话都没有,手机都没有发明,传递信息很不方便,六十年前还打电报,现在没有人在用了。所以我们晓得,科学技术愈发达,往生愈困难,它的干扰力量太大了。
所以海贤老和尚为我们所示现的妙,妙极了。只有用他那个方法,他那个方法真的万缘放下。你看他每天工作是农耕,早晨很早就起来做早课,早课完了之后就下田。他是个非常勤快的人,有慈悲心、有恭敬心,开荒地种粮食。给谁?布施给那些穷苦的人,家里头没吃没穿的,他来供应。了不起!我们看到报告里头说,接受他供养的成千上万,不是少数人。他种了一百多亩地,当然还会有人帮忙,他带头,他做榜样给人看。心里面就一句佛号,除一句佛号什么也没有。他工作没有疲倦,没有感到累。为什么?他没有想到他工作,没有想到累,只想佛号,一切法从心想生,他不想累他就不累,他不想辛苦他就不辛苦,念念是阿弥陀佛就法喜充满,这是我们要向他老人家学习的。确确实实在这个时代,这样的环境里面,修净土像他那个样子就决定有成就。
我在早年就说过,这个世界要想和谐,要想回到像古时候那种盛世,人人都能过到幸福美满的生活,需要教学。什么样的教学?圣贤的教育。中国的教育是圣贤教育,古印度那个时候教育是佛陀的教育,佛陀的教育跟中国圣贤教育非常接近。学佛目的是什么?成佛、成菩萨,最低限度也要成阿罗汉,才叫学佛。圣贤教育希望成圣人、成贤人、成君子,读书志在圣贤,不是升官发财。纵然有很高的地位,有很大的财富,都是救济一些贫困的人,不是自己享受。在历史上,印光大师最赞叹的范仲淹,读圣贤书,真正成圣成贤。带兵做过元帅,做过宰相,五个儿子都教得非常好,两个儿子做到宰相,有一个儿子做到御史大夫,地位跟宰相差不多。俸禄高,自己过很平常的生活,跟自己年轻做秀才的时候那样清苦的生活。为什么?一点一滴都节省下来救济穷苦的人。他一个人的俸禄养了三百多人,这历史上有记载。范家一直到今天都不衰、都不败,为什么?范仲淹做了最好的榜样,后代子子孙孙都要读他的书、都要学他,所以一直到现在,这一家还很兴旺。他们家的后人来找过我,把他们的家谱送给我看,我还保留了他家的一份家谱。这是标准读圣贤书、行圣贤之道,这是中国人,标准的中国人。
佛菩萨慈悲到极处,不但做人,我们要会做人,不违背伦理道德,不违背因果,断恶修善,积功累德,佛帮助我们更向上提升一层,不求人天福报。求什么?专求极乐世界,到极乐世界去作菩萨、作佛去了。到极乐世界得到阿弥陀佛本愿威神功德的加持,就做了阿惟越致菩萨,阿惟越致是法身大士,进门就把你提升了,不是普通菩萨,把你提升到法身菩萨。在极乐世界一生,没有第二生,一生圆满成佛,保证你证得妙觉,回归常寂光,这真正是究竟圆满。我们遇到了,这真正是宝,千万不能错过。
真正想这一生圆满成就,我给同学介绍的,是真的不是假的,你把海贤老法师的碟片一天看三遍,看一年,一年看一千遍,你就开悟了,你什么都明白了,那个时候我相信你会说,跟海贤老和尚一样,我什么都知道。什么都知道,他什么也不讲,什么都知道就是大彻大悟,为什么不讲?讲了你不懂,你问,问也讲不清楚。你要怎么样才能知道?跟我一样念佛,你就知道了。为什么?佛号念得纯熟,念的时间长久,得定了,杂念没有,妄想没有,是非人我没有,就开悟了,开悟什么都知道了。前有例子,释迦牟尼佛是这么来的。释迦佛四十九年讲这么多经,跟谁学的,谁教他的?没有。他怎么晓得的?他因戒得定,因定开慧,开悟之后什么都知道。在中国惠能大师,唐朝,禅宗的,不认识字,没念过书,他开悟了也是什么都知道。一生没有念过一部经,没有听讲过经,一次也没听过,讲经的讲堂一次都没去过,悟了之后什么都知道,你把经文念给他听,他讲给你听,没有丝毫障碍。这能力从哪里来的?佛说这是我们的本能,人人都有,本能。可惜现在失掉了,不是真的失掉,迷失了,因为你迷,你不了解事实真相,所以它不起作用。如果你明白、觉悟了,它马上就起作用,起作用就是无所不知,「般若无知,无所不知」。例子多,看《高僧传》、看《居士传》,你就看出来了。
古时候行,现在行不行?当然行。古时候有老师,现在最困难是没老师了,老师那些方法我们懂得,道理我们懂得,我们依法炮制,希望在我们这个时代能够出现几个开悟的人,社会真的就有救了。真正肯发心肯照著这个方法去做,当然他需要生活,他需要放下他的工作来深入经藏,一门深入,期限,十年够了。十年的生活我们要照顾他,让他没有后顾之忧,帮助他有这么好的环境好好读十年书。这十年当中,每个星期给我们做一次报告,你这个星期所读的心得报告,让我们大家来听,看到你在进步。年年进步,月月进步,一个星期一次报告,次次有进步。进步从哪来?清净心,不能有妄想,不能有杂念,万缘放下。学这部经就是修定,用读诵的方法修禅定,把妄想念掉,把杂念念掉,把一切烦恼念掉,清净心出现了,平等心出现了,后面觉就是大彻大悟明心见性。我们理想当中的汉学院就是培养这样的人才,没有老师教,个个自见其义。真能做得到,不是假的。十年之后能有十个、二十个人出现,不但国家有救,全世界都有救。有这么好的成就拿出来,天下人都相信了。
这种读书的方法有效果、有用,我们过去都搞错了。这个方法在中国用了几千年,中国过去的人都相信,现在丢掉了一百多年,差不多丢掉一百五十年的样子。前面的五十年还有人干,干得不究竟、不彻底,什么原因?没有好的环境。我们知道,满清亡国之后,中国社会一直动乱,军阀割据,中日战争,生活都在兵荒马乱之间,我们亲身遇到的。我们知道这个方法,没有环境,没有真正懂得的人护持你。所以我们知道,每个人只要肯发心都能成就。护法很重要,护法一定要真正明了,成功、失败在护持,一定要让学习的人安心,他才能得定,才能开悟。开悟之后还要继续护持,为什么?开悟之后可以教学,我们也可以办学校了,有这么多老师可以办学校。办学校就可以培养大量的人才出来,圣贤教育培养很多很多圣人、贤人、君子,国家才能大治,社会才能够安定和谐,这是无量真实功德。有共同认识的人,有共同志趣的人,人不多,少数人,这少数人团结起来就是一股力量,就能把这个事情做好,我们传统文化就可以延续下去,不但救国家,而且救了全世界。
这段善导讲得好。黄念祖老居士说,「此说之要妙,在於直显如来度生无尽之悲愿,扫尽凡夫退怯之心,普令正信此法,发心念佛。乘佛愿力,悉得往生」。这几句话是黄念祖老居士说的,老居士说得好,在这段里头给我们做出总结。我们搞清楚、搞明白了,就会勇猛精进,不会再退转。艰难决定有,但是不能退转,要真正相信,理正确,方法正确,决定可以达到我们理想的目标。个人决定要发愿念佛,乘佛愿力就是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将来每个人都能往生极乐世界。我们将自己所做的功德回向往生,不求人天福报,这比什么都重要,人天福报里头烦恼很多。业障习气很麻烦,要有高度的警觉,不干这个事情,只求西方极乐世界,这就对了。
我们再看底下这段,第三段,「专接上根,旁及中下」。我们看念老的注解,倒数第二行,「此说从文字表面上,似同於甲而反於乙」。念老是用甲乙丙丁,我们是用一二三四,甲就是第一段说的,乙就是第二段说的,丙是第三段说的。「实则与乙同」,「主」是主张,「我辈凡夫均可直登九品,故与甲根本相违」。甲,古大德怎么说?上辈往生的人一定是菩萨,凡夫没分。乙这段,第二段,善导大师告诉我们,阿弥陀佛建立西方极乐世界不是为那些菩萨,专为六道凡夫。所以这里说,主我辈凡夫均可直登九品,上三品、中三品、下三品九品,统统是我们凡夫修成的。故与甲(第一段所说的)相违背,第一段主张菩萨才能修上三品,这个地方讲了,主张,善导大师主张的,我们凡夫个个人都可以直登九品。
「但此谓专接上根者,盖恐世间浅见之士,每谓净宗乃斋公斋婆之行,而鄙视之。故作是说,以济之也」。实实在在讲,斋公斋婆,我们想想来佛寺的这三位,海贤法师的妈妈不就是斋婆吗?海庆、海贤不就是斋公吗?真的,没有人瞧得起他们。我早年在台中跟李老师学佛,李老师就好几次告诉我们,斋公斋婆是大善根之人,他们好像痴痴呆呆,问他什么都不晓得,一天到晚就会念阿弥陀佛,对任何人满面笑容。你跟他讲话,他口里还是念佛,不出声,你看他口都在动;讲完之后,他回答你的就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好像除阿弥陀佛之外他就不会说话。一般人多半瞧不起他,最后看他往生,你没有办法不佩服他,他们这些人都能够自在往生,站著走的,坐著走的,没有生病说走就走了。所以到临终那一招你才晓得,不是一般人能比得上的。他专心,真正是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他这是打满分一百分,他没有杂念。一般净宗念佛的人多多少少都有杂念,都有妄想,他们这些人妄想杂念全没有了,这个世间一切法与他没有关系,再不放在心上,他的心上只有阿弥陀佛。这些人里头有得三昧的、有开悟的,我们不知道,把他们小看了。
这桩事情,实际禅寺的法师到这来看我,我曾经问他,你们道场附近有没有这些斋公斋婆?他说有。我说你们对他不能轻视,要特别恭敬,这些人他们是真的,他不是假的。道场有这些人,这个道场有诸佛护念,龙天善神保佑。保佑谁?保佑这些人。千万不要搞错,我们这些和尚比不上人家,人家搞真的,真的得佛护念,护法神保佑,我们这一方人沾光。沾谁的光?沾阿公阿婆的光。自己想一想,我们的清净心能比得上人吗?他们这个功夫一句接一句,他都不间断,我们常常断。对他们要有礼貌,对他们要有好好的供养,我说你们修一点福报。他们原先也都错会了,没有把他放在眼里,我这提醒,他知道了。古人讲,「唯上智与下愚不移」,这两种人最好度。上智,一闻千悟,像惠能那样的;下愚,斋公斋婆,一句话就行了,他就成功,他相信,他一生不会改变。最难度的当中人,不上不下,妄想杂念多多,怀疑多多,问题多多,这种人难度。
「如《弥陀疏钞》」,莲池大师说的,「又《起信因缘分疏》」,《起信论》里面说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