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板凳

楼主 |
发表于 2018-5-30 17:57:01
|
只看该作者
就是法身。所以回归到常寂光之后,无量智慧、无量德能、无量相好,无量的神通道力统统现前,为什么?自性本有,不必向外求。什么时候能见到?清净心见到了。你看我们经题,这个经上教我们修,修什么?修清净,修平等,修觉。清净是阿罗汉,平等是菩萨,觉就是佛。经上这五个字,佛法修学成就的三个等级,佛、菩萨、阿罗汉,一而三,三而一。得清净心,你的智慧、神通、道力跟阿罗汉一样,有六种神通,很自在,分段生死没有了,六道轮回不见了;平等是菩萨,比阿罗汉高,智慧、德能比阿罗汉大;到圆满,就是大彻大悟,明心见性,那就是觉,就成佛了。
佛不骗人,说什么?这是人人都本有的,一切众生本来是佛。善根、福德、因缘具足的,应该马上承认,直下承当,我要回归到我的本来面目。本来面目是佛,人人都是佛,一切众生个个都是佛,蚊虫蚂蚁也是佛(有情众生),树木花草还是佛,山河大地也是佛。佛是什么?佛是自性,这些东西全是自性变现的,到最后统统要回归自性。自性能生万法,万法回归自性,性相是一不是二。这确实是最高的哲学,最高的科学。佛法讲到最后,世间的学术,宗教、科学、哲学,所探讨的宇宙奥秘,统统离不开自性。只要见性,问题全解决了,而且是究竟圆满的解决。这是我们不能不知道的。
海贤老和尚透的消息,好,这是他一生的经验,他表演给我们看的,「好好念佛」,就念这一句阿弥陀佛,万缘放下,「成佛是真的,其他全都是假的」,没有一样是真的,所以必须要放下。放下最重要的不是在形式,是在心里。心里怎么放下?眼见色,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是智慧,这是我们的本能。虽然清楚,虽然明了,没有起心动念,为什么?知道这是「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法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决定不会起个心动个念头。不起心不动念,这是什么境界?这是佛的境界。好像我们现在面对著电视屏幕,屏幕里面的色相,我们整个人被它吸引住,都以为是真的,我们在这个画面上起心动念、分别执著,这叫六道凡夫。佛看这个电视怎么?他不起心不动念,为什么?全是假的。起心动念没有妨碍,没有染净,没有善恶,什么都没有,所有一切分别执著都是你妄想里头变现出来的,不是真的,真的等於零,真的它没有,道理就在这里。只要你参透,日常生活去练功,练什么?练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果然把执著放下,你就证阿罗汉果,六道轮回不见了,这个梦醒了。醒了是什么境界?醒了还是个梦境,四圣法界。六道是染污,四圣法界清净,叫净土,诸佛如来的净土。十法界还是不究竟,十法界从哪里来?从起心动念来的。六道轮回从执著来的,不执著,六道就没有了。不起心、不动念十法界没有了,十法界没有了才是真的,破迷开悟。什么境界现前?一真法界现前。一真就是极乐世界,华藏世界,诸佛如来的报土。它是心现没有识变,心现的境界没有生灭相,阿赖耶变现的境界有生有灭,有生有灭是妄心变的,不生不灭是真心变的。所以极乐世界是真心变的,华藏世界是真心变的。我们要用真心,习惯用真心。真心是什么?绝不欺骗人,绝不能占别人一点便宜,占不到,假的。见色闻声,在这里头练功,这叫修行。修什么?修不著相,修不动心,修这个。就是修不分别,修不执著,不执著清净心现前,不分别平等心现前,不起心不动念自性现前,觉现前。
所以先要理解宇宙到底是什么,相信佛的话,佛没有一句骗人的,整个宇宙是自己。自己只有一个,真正的自己就是自性。今天我们这么多人、这么多事、这么多境界,全是自性变的,就像电视画面一样,整个画面是一体,不能分割。所以对一切人,对一切事,用真心的爱,就是大慈大悲。没有理由,没有条件,叫同体大悲,无缘大慈。无缘就是无条件,这就对了。所以入佛的境界就是入整个宇宙全体,能不能?能。这物质现象是假的,物质现象有障碍,可以不要物质现象。在六道里面高等的众生,无色界,无色界他不要身体,身体是累赘,不要,多自在!所以地球上六道里头,最高等的是精神世界。色界天它还是有物质现象,它没有欲望,没有这些东西,七情五欲它没有,贪瞋痴慢疑它没有,但是它还没有脱离身体的形相,所以它叫色界天,没有欲。色界天下面是六欲天,这些天人他有欲,欲比我们淡薄,愈往上去愈淡,欲没有了就到色界,色没有了到无色界,无色界没有了就出离三界,出离六道。
理要搞清楚、要搞明白,对眼前一切事,一切人事物,随缘不攀缘。好,真正做到於人无争,於世无求。为什么?你们所争所求全是假的,没有一样是真的,无求无争是真的。这个世间大家都拼命在争、拼命在求,他所拥有的是不是争来的、求来的?不是的,你命里有的。命里没有,真正能够求得到,能够争得到,诸佛菩萨都去争、都去求去了,假的,求不到。这些人就是什么?都是不明白因果的道理。因果是世间很浅显的道理,没有什么深奥。人喜欢财富,财富从哪里来?佛告诉你财布施来的,你修财布施,愈修愈多。中国大陆把范蠡当作财神。财神爷供的是谁?范蠡。真财神,不是假财神。你看,他帮助勾践恢复国家之后,这人很聪明,勾践这个人可以共贫贱,不能共富贵,贫贱的时候他是你的好朋友,富贵了他对你就会怀疑,他知道。所以国家一恢复他就溜了,走了,逃走了,改姓名,带著西施,西施是他的夫人,做小买卖,做了三年发大财。发大财怎样?布施,救济穷苦,统统布施干净。再从小生意做起,三年又发了,三聚三散,愈施愈多。他没有自己享受,他给一些穷苦的人、需要的人,他全帮忙,真财神。法布施得聪明智慧,无畏布施得健康长寿。你看,世间人都想这三样东西。佛经上讲得好,那是真的,不是假的,它有因,它有果。财施是因,得财富是果;法施是因,得聪明智慧是果;无畏布施是因,健康长寿是果。你看,佛教你,你只要种因,果报就现前,为什么不干?决定不要想个我要拥有、我要得到,那就变成业,这个业就有果报,善业三善道,恶业三恶道。
佛教我们不造轮回业,要造菩萨业,菩萨业一切为众生,没有一样为自己,他自己超越了。释迦牟尼佛在世住世八十年,他给我们表演的就是菩萨正业,是我们的好榜样,我们要认真努力。何况他又教给我们,真正离苦得乐。所以,佛的教学教什么?我们要知道。佛的教学就一句话,离苦得乐。众生太苦了,没有财富苦,没有聪明智慧苦,没有健康长寿苦。苦有究竟苦,究竟苦是什么?六道,你没有离开六道,你就没有办法永远离苦,要究竟离苦,必须要出离六道轮回。六道谁造的?自己造的,一切善不善业所造成的。这些业统统有染污,染污最严重的我,有我就是最严重的染污。所以佛教的入门,是把我放下就入门了。你看小乘须陀洹初果,怎样证得?五种错误的看法放下,就证得了。这五种错误,一般人看错了,第一个身体,以为身是我。所以佛教头一个要把这一关放下,身不是我。身是什么?身是我所有的,像衣服,这衣服是我所有的,脏了换一件;身体不好使用了,换一个新的身体,这就投胎,又来了。所以身不是我,我是不生不灭的,身是有生有灭。有人就说,灵魂是不是我?它投胎,我人死了之后变成灵魂,灵魂会投胎,灵魂是不是我?灵魂好像是我,它还不是真我,为什么?它迷惑颠倒。真的我它不会去投胎,真的我实在讲不能叫灵魂,叫灵性。魂都是迷,迷魂,哪有灵?灵怎么会去投胎做饿鬼、做畜生,不灵,全搞错了。所以这个一定要知道,灵性是我,性是清净的,性没有染污,性是平等的,没有分别。
所以佛教给我们,在六根接触六尘这里头修行,离开这个没地方修。修行就在人事物这里头,修什么?修不执著,什么都好,海贤给我们做榜样,真的没有分别、没有执著。他所吃的东西,他所穿的东西都能够心安,为什么?道理明白了,理得到心就安了,心安就是最美好的。为什么?科学家知道,一切法从心想生,我们那个心好,什么都好,吃的也好,穿的也好。我们吃东西,有分别的人吃的是苦的,没有分别的人吃的是甜的,为什么?自己把外面境界就转变了。有分别的人,穿破衣服很难过;明了的人,穿破衣服非常华丽,完全不一样,用心来转变物质环境。极乐世界为什么那么好?没有别的,每一个到极乐世界的人都是正念,没有邪念,没有染污,他们凭觉正净去的,他们往生都是凭清净平等觉去的,最好的心念,所以那个世界叫极乐。我们今天地球上的居民,如果明白这个道理,我们统统把不善念头改过来,地球就变成极乐世界。
所以要教,什么事业最伟大?教学。你看释迦牟尼佛在《弥陀经》上教给我们,阿弥陀佛在西方极乐世界「今现在说法」,他在那里教学没中断。极乐世界很殊胜,极乐世界没有政治组织,没有国王,没有总统,这经上没说过,没有行政组织。它有什么?它有老师,它有学生,那是一个大学校。十方世界往生的人都到那去求学去的,老师是阿弥陀佛,菩萨是高级班,阿罗汉是中级班,我们六道去往生的是初级班。这三个班,初级班,凡圣同居土;中级班,方便有余土;高级班,实报庄严土。又特别的,它三个班在一起上课,真妙!所以它是平等法,在那里面看不到比较的,看不到,完全是平等,相貌平等,我们底下就可以看到,体质平等,都是紫磨真金色身,相好圆满到极处。阿弥陀佛身有八万四千相,每一个相有八万四千随形好,每一个随形好放八万四千光明,每一道光明里面都看到诸佛菩萨,在那里讲经教学。全宇宙在身相上就看到了。而且虽然有三等,有人天,有二乘,有菩萨,有这三等,实际上,阿弥陀佛用愿力,四十八愿把三等摆平了。这桩事,十方一切诸佛刹土里面没有,只有极乐世界有,这一点我们要知道。这是阿弥陀佛,释迦牟尼佛,教导我们,这一生就取极乐世界。无论修什么法门没有关系,我的方向目标是极乐世界,是亲近阿弥陀佛。这经上讲得很清楚,专修的人能往生,不是专修的人也能往生,这是不可思议的境界。一切佛经里头,都没有这种说法,只有这个经特殊。他往生的条件四个字,信,没有丝毫怀疑,真信;真愿,一心就是愿意求生极乐世界,亲近阿弥陀佛,有这个信愿就取得往生的条件。到极乐世界品位高下,就是念佛功夫的浅深,像我们前面说的,如果念到功夫成片,往生同居土;念到事一心不乱,往生方便土;念到理一心不乱,往生实报土。这是真的,经上讲得很清楚。但是四十八愿里面给我们说明,虽然有分,实际上同居、方便土得到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的加持,他们的智慧、神通、道力跟实报土里面的法身菩萨没有两样,他都得到,「皆作阿惟越致菩萨」。这个了不得!换句话说,生到极乐世界,纵然是下下品往生,可是到极乐世界之后,你所享受的是上上品的待遇。
我们相信佛没有假话,佛语真诚,不会骗人的,不是诱惑我们的,是事实真相。我们要相信,我们要争取,在这一生当中超越,不再搞轮回,不再搞这些愚蠢的事情,一切据为己有就是愚蠢的事情,没有自己。在这个世间一切随缘,一切真随缘,一切佛菩萨替你安排,自己不操心。菩萨给我们安排,顺境顺受,逆境也顺受,都欢欢喜喜,顺境没有贪恋,逆境没有怨恨,心永远是清净平等觉就好!这是真修行。时时刻刻法喜充满,心里头行住坐卧一句阿弥陀佛,除阿弥陀佛之外,什么念头都没有。
这个会集本实在难得,五种本子里头精要的,全都收在这里头,没漏掉,「十念必生、国无女人、莲花化生」统统都在这本子里头。「复妙摄各愿精要」,把五种原译本里头,那个愿的文很长,他精简了,用最少的文字,但是意思完全保留,这是「以少文而显多义」。例如,底下举例说,「《魏译》第三十八愿」,你看它的愿文,「设我得佛,国中天人,欲得衣服,随念即至。如佛所赞应法妙服,自然在身。有求裁缝捣染洗濯者,不取正觉。」这么长。「第二十四愿曰:设我得佛,国中菩萨在诸佛前,现其德本。诸所求欲供养之具,若不如意者,不取正觉。《魏译》此两愿显衣服与供具之如意。但缺饭食如意。如《汉译》第二十三愿,(《吴译》为第十四愿)曰:我作佛时,我国诸菩萨欲饭时」,就是想吃饭,「则七宝钵中,生自然百味饭食在前。食已,钵皆自然去。不尔者,我不作佛。(於此又可见魏唐之四十八愿,实不足四十八也。)今此会本,摄集以上三愿为:我作佛时,生我国者,所需饮食、衣服、种种供具,随意即至,无不满愿。」这文字简单,把前面全部都融进去了。「可见会本,文约义丰」,真的会得好,「诸译所具之弥陀胜愿,备显无遗。是以近世诸贤,公认此为善本,良有以也。」这几句话是黄念老的话,也是真话。
这个本子初出来的时候,有一些出家在家的大德,看到了赞叹,确实是个好本子。我们为让大家生起信心,特别把中文的《无量寿经》五种原译本,王龙舒的会集本,魏默深的会集本,还有彭二林居士的节校本,跟夏老的会集本,一共九种版本印成一册,大家统统可以看到。九种本子都在你面前,用任何一本都能往生极乐世界,没有高下,为什么?往生的条件只是信愿持名,这一句是每一种本子都有,都提倡的。至於你学习,你自己看,哪一种本子你欢喜,你就采取哪一种,不必厚此薄彼,不必去批评。每一个本子都好,都是佛说的。佛当年说法不是说一次,多次。我们知道佛说法没有讲稿,也没有大纲,佛完全从自性里头流露。为什么不同?听众不一样,时节因缘不一样,地点不一样,说法就不一样。譬如我们在这里学习《无量寿经》,在香港是这样学法,在中国大陆就又不一样,你到日本去又不能一样。到外国去,到哪个国家,哪个国家的人民他们的文化,他们的看法想法不相同,你要不迁就他,他不能接受。所以佛为什么多次宣说,道理在此地。印度幅员很大,那个时候没有团结,许多小国,跟中国春秋战国一样,在哪个地区,要符合那个地区的人民的生活文化,种种都要考虑到,都要顾虑到,它自然不一样。这是我们应该要体会到的。所以结集经藏的时候,做这个会集是正确的。我们的藏经从梵文翻译过来,翻译的时候有没有会集?有,第一本就是会集本。第一本里面统统是佛说的,但是不是一部经,《四十二章经》,就是大小乘经里面节录的四十二段,那就是个会集本。所以有人提倡不可以会集,这是他自己的一种看法,实际上,翻经的法师早已经就用这个方法,古时候叫合经,合起来,合经,就是现在的会集本。
这是介绍这一品品题,下面这是正式经文,我们看经文,「陈说请听」。佛陀嘱咐法藏菩萨,把他的修学经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