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18-5-16 14:56:29
|
只看该作者
它不是最小的。再把原子核打破、电子打破、中子打破,它也不算最小的,发现,他称为基本粒子。基本粒子还可以打破,基本粒子有几十种,打破之后称为夸克,也有几十种。这些东西还能打破,打破之后称为微中子、中微子。这个东西再打破,没有了,物质现象没有了,没有了,发现什么东西?意念的波动现象,产生微中子的幻相。这样一来就明白了,物质从哪里来?物质从念头变现的,没有念头就没有物质现象,真的是相由心生。
他们费了多少的时间、多少人力,一代一代接著,到近代的二十年才把这个事情搞清楚,释迦牟尼佛在经上,三千年前就讲清楚了,讲得比他还清楚。所以这些人对於佛法佩服得五体投地,没有想到三千年前他已经知道了。於是乎就问,三千年前没有科学,他怎么知道的?不可能知道。佛用的什么?不是用仪器、不是用数学,佛用禅定。禅定就是心达到极度的清净,没有丝毫染污,没有丝毫动摇。佛告诉我们,明心见性,圆教初住菩萨就看到了,虽看到了,不清楚,不是彻底明白。彻底搞明白、搞清楚要很深的禅定功夫,深到什么程度?八地。《华严》把佛、菩萨合起来,这个层次五十二个阶级,最高是佛,下面五十一个都称为菩萨。明心见性是哪一等?是第十一个位次,十一个以上四十一个位次叫法身菩萨,那都是明心见性的。这四十一个怎么分?人破了无明,破了无明就是没有起心动念了。没起心动念,哪来的阶级?没有阶级,平等的,都不起心、都不动念,平等的。虽然是平等,断证功夫是平等,但是无始无明习气还在,习气让他们在平等当中还有不平等。这个不平等,於智慧、神通、道力没有任何影响,只影响不能融入常寂光,就这个。除这个之外,换句话说,佛陀的德行、智慧、能量他们统统具足,跟佛没有两样,这真佛,不是假佛。
习气没法子断,你要想起心动念去断习气,起心动念就坏了,起心动念就是往下堕落了。那怎么办?随它去,不要去理它。这个习气经典上有个比喻,好比酒瓶,盛酒的,酒倒干净,擦干净了,确实没有了,闻闻还有味道,这叫习气。见思烦恼的习气可以断,有方法;尘沙烦恼也能断,也有方法;无始无明没有办法,因为什么?他不起心不动念,起个念头我要断它,马上就堕落了,就坠下去了,所以不要去理它。要放多久习气就没了?三个阿僧只劫。所以三个阿僧只劫我们叫无量寿,这个无量是有量的无量,它通真无量。习气断干净,他就真的无量寿,三个阿僧只劫之后就是无量寿的无量寿,他就融入常寂光。融入常寂光叫证得法身,他在实报土里面是报身,这就证得法身。
法身能现报身,什么都能现,遇到什么时候现报身?遇到法身菩萨。佛跟这批人有缘,他们证得报身,就是往生到实报土,在常寂光里面的法身如来知道,马上就现身,现同样的身,就是现报身,报身是为他们现的,帮助他们、协助他们。也就是,这个意思我们现在能理解,给报身菩萨做修学的榜样,为他们表法。报身如来跟法身差就差那一点点,习气没搞干净,所以四十一位法身大士能讲得通。但是他们是平等的,智慧平等、道力平等、神通平等、相好平等、度众生的能力平等,完全平等。真正是和睦相处、平等对待达到了极处,佛法讲究竟圆满,是这个境界。没有达到这个,这两句话不能称究竟圆满,平等对待、和睦相处,不能说究竟圆满,到法身菩萨才可以说究竟圆满。
西方极乐世界非常特殊,它那个地方有四土,常寂光土、实报庄严土、方便有余土、凡圣同居土,虽然有这些名字,可是他们是平等的。这些人智慧平等、德能平等、相好平等,你分不出来,他们自己知道,我们一般人不入这个境界不知道。同居土、方便土跟他们也平等,这个平等是因为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的加持。四十八愿是真的不是假的,四十八愿的能量不可思议,真的像经上讲的「唯佛与佛,方能究竟」。六道二十八层天不知道,阿罗汉、辟支佛不知道,三乘菩萨不知道,别教讲的十住、十行、十回向,要证到登地菩萨才知道,别教的十地等於圆教的十住。
从这些地方我们慢慢的就理解到,极乐世界不可思议,它跟一般诸佛刹土不一样。十方世界诸佛刹土大多数跟我们释迦牟尼佛是一样的,有十法界、有六道轮回。唯有极乐世界有名无实,你看同居土,我们同居土六道,他们同居土两道:人道、天道,没有修罗,没有饿鬼、地狱、畜生。所以极乐世界修行决定不堕恶道。在极乐世界修行,只有向上提升的,没有向下堕落的。而且极乐世界平等,人天道跟实报庄严土平等,智慧一样、神通一样、道力一样,你分不出来。同居土下下品往生,这是什么人?《观经》上讲得很清楚,造作五逆十恶,这么重的罪,如果在我们这个世界,他决定是地狱。但是,他能一念忏悔,真的这一念回心向善,信愿持名,求生净土,阿弥陀佛慈悲,也接引他到极乐世界去。往生到极乐世界,这就是同居土下下品往生,虽然是下下品,到极乐世界同样得到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的加持,四十八愿平等,真平等。我们讲的两句话,平等对待、和睦相处,在西方极乐世界完全实现了,它真的都做到了,这是我们应当选择的法门。
确实像老和尚所说的,好好念佛,成佛是真的,其他全是假的,要记住这句话。假的要放下,假的不能放在心上,放在心上我们叫上大当;善的放在心上就是三善道,恶的放在心上就是三恶道,那是制造六道轮回。六道轮回是假的,没有,是我们善恶念头放在心上变现出来的,就这么回事情。为什么不把阿弥陀佛放在心上?为什么不把极乐世界放在心上?常常念《无量寿经》,常常想《无量寿经》,想经里面所讲的境界,那就是想极乐世界、想阿弥陀佛,你将来必定生极乐世界,必定见阿弥陀佛,没错,这真的。生到极乐世界,一切问题全解决了。
在这个世间,年纪还轻,还能为苦难众生做出一点贡献,要做,好事。做这些好事,不求人天福报,求什么?求往生极乐世界,把这个功德回向求往生,千万不求人天福报,这就对了,这就是修的功德。如果有一念心贪著世间果报,那就变成福德,你会得到的,福报大的,到天上做天王,福报差一点的,到人间来做人王。我们要知道、要清楚、要明白,决定不能上当。早年,我到北京看黄念老,他的学生告诉我,他说他们的老师,就是黄念老跟他们说,净公上人要不生西方极乐世界,来生的福报很大很大。我们听了这个话,这警觉我们,我们要不求生就上大当了,福报愈大造业愈容易。你做了帝王,杀人不要偿命的,造作罪业没人敢说。多少帝王死了之后堕无间地狱,连唐太宗都免不了,唐太宗堕无间地狱。
我们发现《群书治要》,交给世界书局赶快翻印,印一万套,第一套样板,送到澳洲,那个时候我在澳洲,给我看。我们有七、八个人,在我居住的Highfield我们客厅里头,摆在桌子上大家欣赏,悟忍法师在,还有她的妹妹。她的妹妹突然扑通跪在地下,说我是李世民。我一听说唐太宗来了,请坐,他不肯坐,跪在地下。告诉我们,他是因为这部书出现了,这个功德,地藏王菩萨把他带出地狱。告诉我,这部书能救中国,能救全世界。我们过去找这本书是为中国找的,我知道有这么一部书,没有见过,找了二、三年。这些大的书局跟我都很熟,我常常买书,商务印书馆的总经理,我问他知不知道这个事?不知道;世界书局的老板,也都是朋友了,问他知不知道?不知道。我知道这本书,怎么知道的?世界书局出版了有一本书《诸子治要》,这里面说得很清楚,是《群书治要》的后面二十卷。这个书我看过,所以我就想找全书,找不到。
偶然讲经的时候我跟大家说了有这本书,唐太宗下令编的,唐朝亡国之后这个书就失传了。原来是日本在中国的留学生,唐朝时候还没有印刷术,书都是手抄的,所以分量很少,被他们带回去了。日本也很不错,在日本这本书他们认真学习,用它来做治国的指导方针,一千年。所以日本一千年长治久安,得力於这个。从西洋文化到日本之后,日本也看得很稀奇,把中国传统东西放在一边,疏忽了,全心全力学西方。所以日本丢掉传统四百年,我们中国疏忽传统两百年,第一个一百年疏忽了,最后这一百年真的丢掉了。那就是满清亡国之后,民国起来,大家对传统不相信了。
我在日本讲经,日本的法师告诉我,他们寺院里头都有记载,四百年前,日本大大小小的寺庙都有讲经。我相信,你看《无量寿经》,《无量寿经》的注解,日本有二、三十种,这么多,非常丰富,念老这个集注里头采用了很多。中国古人,《无量寿经》注解只有两种,《净影疏》,《净影》是小慧远著作,他的名字跟我们净宗初祖慧远大师完全相同,他是隋朝人,在历史上我们称他作小慧远。只有两个人,跟日本人相比差很远。日本人在中国,他们最仰慕的,都是唐朝初年,善导大师、智者大师。所以日本的宗派这两个最兴旺,对祖师的恭敬我们中国比不上他。古时候我们不知道,现在看起来比不上。日本所有寺庙庵堂有祖师殿,供养祖师的雕像,净土宗供养善导大师,他们认为善导是他们初祖;天台供养智者大师,智者大师,天台的初祖,在日本。净土下面有十三个宗派,确实在日本盛极一时,现在衰了。现在相信科学,对宗教怀疑了,但是民间信仰宗教的风气还很浓。都市里面,知识分子现在接受基督教、天主教,这两个教派在日本很流行。
所以,我们学贤公老和尚,他的表法表得圆满、表得细致,无微不至,表得究竟。这个光碟多看,遍遍你都有心得,遍遍都有新的发现。我看了大概有六、七十遍了,还有同学打电话告诉我,他看二、三百遍了,告诉我愈看愈欢喜,欲罢不能。好!这就是「读书千遍,其义自见」,常常有自见,自见就是悟处,小悟,积小悟就变成大悟,积大悟就变成彻悟。小悟很容易得到,根利的人可能不到一个月就得到了,三、四个月得到的很多;大悟要一、二年;那个根利的,我相信三、五年可以彻悟,彻悟就是明心见性、见性成佛了。
底下有两句话,「养成大拙方为巧,学到真愚始知贤」。自古以来,真正读书做学问的都希望达到这个境界。早年我在台中跟李炳南老居士学教,老师就常常感叹,他想学愚,学了几十年没学到,感到很遗憾。确实,一个是拙、一个是愚,那是什么?大德、实德,真实的道德。你看他很普通,实际上他的功夫、修养、学问超过众人,但是外面你看他,慈悲、愚拙,看不出来。可是真正有学问、有德行的人一看就知道了,从这个地方看到修养。所以不要学巧,不要自命为贤,那是假的不是真的。真贤,看起来像愚人,真巧,看起来像笨拙,海贤就是表演这个。你在外面看不出来,真有智慧,真有德行。这两句话要特别留意,要发心认真学习。
现在人求感应、求稀奇,老法师告诉我们,「感应、希奇,不要求」。真的也好,假的也好,你要求,我们就退步了。为什么?它干扰我们的清净心,它染污我们的清净心,它让我们的心失去平等,这对我们是大障碍,不要求。「啥都是自然才好」,听其自然,随顺自然,这最好的。心里头干干净净,就是一句阿弥陀佛,这个重要,除了阿弥陀佛之外全都放下。大自然里面的变化,佛经上讲得清楚,「唯心所现,唯识所变」。识就是我们念头,我们念头有善有恶,念头如果能够与善相应、与道相应,道就是大自然,那就叫德。起心动念,在中国传统文化里头与伦理相应,起心动念、言语造作都要守住「父子有亲,夫妇有别,君臣有义,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这是道,天经地义,不是人发明的,不是哪个创造的,这是大自然的。
随顺大自然就是德,德就是五常,仁义礼智信。仁者爱人,爱人从哪里来的?从父子有亲,这个亲爱是从自性里流出来的,我们从真心里头流出来的仁爱。仁爱是「凡是人,皆须爱」,善人,爱他,恶人,也爱他,久了,恶人就变成善人。你不用爱,你就没有办法亲近,没办法亲近,你就没有办法改变他,没有办法帮助他。你能够爱他,他也会爱你,他亲近你,久而久之潜移默化,他慢慢都改过来了。不必刻意,也是一切随其自然,愈是真诚感化力量愈强。汤恩比所以看重中国传统文化,是什么?就是五常,这是真实智慧里头流出来的。第二个是义,义就是合情、合理、合法,起心动念、言语造作、处事待人接物,情理法全都照顾到了。
礼,礼是规矩、秩序,有礼,社会就不会动乱,每个人都守规矩,这个社会和谐。中国人重视礼,为什么?中国是大家庭,五代同堂。你看看家谱,过去印的家谱,民国初年,打开,五代,到第六代再分,分成一支。五代同堂,兄弟们都住在一起,亲戚众多,这个家庭从上到下,二、三百人是最少的,家庭要是兴旺,六、七百人。历史上有记载,那很少有,有个家庭超过一千人,皇上送他一个匾,「天下第一家」。向他的老人请教,你这一家和睦相处怎么治的?他写了一百个忍字送给皇上,我就用这个方法治的,忍辱,忍。自己忍,叫一切人都要忍,全家老少大小统统要修忍辱波罗蜜。所以叫百忍家风,它有典故,这不是随便说的。和气生财,家和万事兴,人与人之间决定要和睦相处、平等对待。
我在二00五年,在马来西亚第一次跟马哈迪长老见面,他头一句话就问我,他说法师,听说你走过不少地方,也有些国家领导人跟你有往来,他说你看这个社会还会有和平吗?他是指这个世界,还会有和平吗?问得非常严肃。我告诉他,你能够把四桩事情做好,世界就和平了。他说哪四桩?我说第一个,国家跟国家平等对待、和睦相处;第二个,政党与政党;第三个,族群跟族群;第四个,宗教与宗教。这四个能做到平等对待、和睦相处,天下太平,什么问题都解决了。他听了说不出话来,我们停了大概有五、六分钟,态度非常严肃。最后还是我说话,我说是难,非常棘手,但是如果从宗教下手,不是做不到。毕竟现在这个地球上,用投票选国家领导人不少,信仰宗教的人比不信仰宗教的人口多,换句话说,我们掌握著投票权。宗教要能够团结,要能够回归教育,要互相学习,首先化解宗教内部的,就是宗教与宗教的矛盾。宗教都是用一个字团结,爱,没有一个宗教不讲爱。基督教、天主教、犹太教是一家人,上帝爱世人,神爱世人;伊斯兰教,他们是伊斯兰教,真主确实是仁慈的;佛教,大慈大悲,它都是爱。所以我们只要用四个字,「仁慈博爱」,就把所有宗教教义融合在一起了,不可以疏忽宗教。
汤恩比的话说得更好,这是个专攻文化史的人,他说人类最先有的是宗教,然后才有文化,文化是从宗教里面发生的;换句话说,文化的根是宗教,没有宗教,文化根没有了。所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