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雪谦·冉江仁波切]大药 第十二章 回向功德
后善
第十二章 回向功德
把一切回向获致正等正觉。
此乃结合二资粮之殊胜道。
因此,在菩提心的道路之中,
世俗谛和胜义谛为一:
是以慈悲为本质的空性——
此道令诸佛欢喜。
持续地观修菩提心,不久之后,
在遮蔽佛性的帐幕被清除时,
你将挣得“证悟者”的名号。
在本质上,菩提心的修道是实现本初自性的途径,而这个本初自性是我们所本具的。以大决心坚定不懈地观修慈悲与空性的双运,不久之后,你将清除“遮蔽佛性的帐幕”。这些障蔽是由令人苦恼的心理因素所制造的烦恼障,以及使我们无法了解万事万物自性和万事万物多样性的细微所知障。此二障使我们无法成佛。一旦我们去除此二障,我们将看见真如佛性。
在证得无染之殊胜功德,
展现不息、遍在而自生的佛行事业之后,
你将成为虚空下一切众生的怙主。
证悟具有无量的功德,显现为含摄一切的慈悲。“自生的佛行事业”不需要任何的努力或特定的意图。它自然而然地从诸佛的慈悲智慧中萌生。透过这种不息的慈悲,证悟者的每个行为都能够利益一切众生。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佛弟子妙音代父母师长、历劫冤亲、法界众生礼佛三拜,求生净土。
祈愿:
诚敬谦卑。和顺义理。欢乐慈孝。去恶就善。奉持经戒。吃素印经。看破放下。忍辱精进。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
并愿以印行功德,回向法界一切有情,所有六道四生,宿世冤亲,现世业债,咸凭法力,悉得解脱,现在者增福延寿,已故者往生净土,同出苦轮,共登觉岸。
|
|